关灯
护眼
字体:

请她归(79)

作者:垂拱元年 阅读记录


瞧出洛夏犹豫,黎烨心生疑虑,肃然道:“如实说来。”

洛夏生了惧怕,却也不敢将三年前满城流言蜚语说与黎烨,最后只道:“老夫人给了少夫人一笔钱,少夫人拿着钱回老家去了。”

黎烨这才不再追问,屏退丫鬟,望着戒子,不知为何,想起了苏鸾儿。

她也是个医女,也救过他的命,甚至,明知他的身份,却自始至终,没有动过歪念。

她为什麽不挟恩图报呢?

在她眼里,不管他是何形貌,是何身份,都比不过萧云从麽?

···

檀山坞的医馆内,苏鸾儿照常在给病患看诊。

“苏大夫!”萧玉忽然兴高采烈地跑了进来,看见院中等候看诊的病患,也不遮掩面上喜色,仍是朗声说道:“苏大夫,我哥封侯了!”

萧云从进京已有一个月,今日刚有消息递回,萧云从被圣上封为归义侯,萧氏子弟有愿意进京者,经考选合格也可授予相应官职,至于坞中其他儿郎,留守本乡或出外谋生,只要交官府备案,务随己便。

院中的病患闻言,都道恭贺,有些爱打听的还特意从萧玉那里问了许多细节,显是听说萧氏族人都能进京做官,动了心思。

“苏大夫,我哥封侯了!我们要去长安了!”

萧玉虽出身萧梁皇族,却生在檀山坞,并没有享受过皇族的富贵,只听父辈和年长的哥哥们说起过当年风光。而且萧梁灭国后,末帝被掳往长安,也只封了一个安乐侯。萧云从一介坞主,能封归义侯,足见其宠遇,何况,他真的得到了圣上允準,让坞中儿郎自谋前程。

萧玉幼时和几位哥哥同在族塾读书,萧云从曾亲自教导他们不可荒废学业,还说坞壁只是一时避难之所,将来,他们依旧要到走到最繁华的地方。

他做到了,萧氏子弟可以做官,且不是以低人一等的降民身份,而是经过让人信服的考选,堂堂正正。

“苏大夫,你也快準备準备,过几日随我哥一起去长安吧。”

萧玉心想,苏鸾儿既是她哥的私属大夫,自然是要随他一道进京的。

苏鸾儿安静地听罢消息,道过恭贺,却是摇摇头:“我就不去长安了。”

“不去了?”萧玉既意外苏鸾儿的决定,也替她可惜,又劝:“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小夭想想啊。”

萧云从的来信里还提及一项齐朝新创的国策,便是考选入仕。这之前都行九品官人法,入仕者几乎全为世家贵族出身,如坞壁中的一些寒t门士子,本无做官机会的,只能依附豪族成为幕僚门客。

但考选之法一施行,不问门第,不问出身,各凭本事入朝为官,有才学之士必定要去试一试。长此下去,无需兵戈胁迫,出类拔萃者自然会向长安涌聚。

萧云从的来信里已经清楚言明这一国策的影响,且新国策自檀山坞先行,有文选有武选,对坞中儿郎来说是个堂堂正正入朝做官的契机,他特意嘱咐族人不要冥顽不灵,白白错过了良机。

“以前,坞壁有我哥经营,士农工商四民俱备,也聚集了不少才学之士,坞中日子可谓风生水起,但以后不一样了,齐朝允许普通百姓考选入仕,坞中的才学之士,优秀儿郎,必定不会长久留居这里,恐怕不消三五年,坞中便只剩下田舍郎了。”

萧玉继续劝:“苏大夫,你若继续留在这坞壁中,那等小夭长大,概也只能嫁一个乡野小民,可若随我哥进京,有我哥这层身份,小夭将来的姻缘总不会差。”

苏鸾儿听罢萧玉细说考选之事,愣了好一会儿。

这是黎烨想了很多年的选官法。

他最看不上衙门里那些不学无术、尸位素餐的同僚,总说等时机合适,要想个法子把人裁下去,提拨那些有真才实学,能办实事的人上来。

考选法便是他用了整整三天写出来的奏状。那时正逢夏日,他次次挑灯至深夜,她在旁边打扇陪着他,每回写到兴起处,他还会与她谈论,问她这样做是否妥当。

写了整整三天,到最后,他却又失望地说了句,“不行,现在还不行。”

说罢就要撕了奏状。她及时拦下,说:“现在还不行,也许很快就行了呢。”

便把他辛苦三日的奏状收进了匣中。

如今,他当初的想法终于付诸实施了,还是从檀山坞先开始。

不管怎样,檀山坞的百姓不必再遭受兵祸了。

苏鸾儿收回神思,仍是对萧玉道:“小夭很喜欢这里,我们都觉得这里很好。”

萧玉看着她,思索了片刻,几次欲言又止,终是问了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