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寒舟渡(138)
作者:燕识衣 阅读记录
这日王府的总管太监禀过开支杂事后,又奉上来一柄长剑,道:“郡主,前些日子,王府来了一个自称王爷旧部故人的书生,那书生送上这柄剑,说是先征北将军卫清昀留赠胞弟的遗物,想请王爷代为葬入卫家二郎的衣冠冢。”
“只是年头日久,王爷瞧着剑鞘上有些损伤瑕疵,便命寻了匠人去修补完好,今日刚刚修好送来,您瞧着,是先收进库房,还是趁着年节祭扫直接入葬?”
沈妙舟有些疑惑:“卫少将军遗物?”
孟太监道是,“王爷原本也觉得颇为可疑,但后来认出了这剑首嵌饰的玉料,正是当年由他亲手赠给卫将军的一块古玉,万万错不了的。”
她闻言看去,果然瞧见剑首上嵌了一块如意形状的羊脂白玉,品相质地极佳,绝非凡品。
沈妙舟点点头,漫不经心地收回视线,“既是受人所托……”话还未说完,她余光扫过剑柄,蓦地一凝——
在剑格的位置上,用篆体雕刻了两个字。
沈妙舟杏眸一点一点睁大,直直地盯着那剑格,整个人呆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好半晌,她指着那两个字,纤白的指尖微微发颤,问:“这是什麽?”
孟太监见她反应竟如此之大,一时有些诧异,小心地看一眼她所指的位置,松了口气,笑着解释道:“哦,这个啊,听那书生说,是卫将军胞弟的表字,卫将军亲手刻的。”
卫家二郎的表字。
澄冰。
卫澄冰。
一些模模糊糊的猜想浮现出来,沈妙舟一把抓住孟太监的胳膊,急急追问:“送剑来的那个书生呢?还在不在这里?”
孟太监被她吓了一跳,连忙道:“在在,在的。王爷虽收下了剑,却并不十分信得过那人,怕他以送剑为名来探虚实,便暗中派了人盯住他,眼下他人就住在东城,还未离开庆阳。”
“带我去见他!”
“嗳嗳,是。”孟太监憋了满腹的疑窦,却也不敢多问什麽,忙不叠地点头应是,叫了两个护卫跟随,自己在前头匆匆领着她往城东而去。
沈妙舟走得极快,孟太监不得不小跑着在前为她引路,穿过几条小街,来到一条既深且窄的巷子之中,走到巷子尽头倒数第二家,孟太监擦了把汗,喘着粗气,正要上前敲门,沈妙舟的动作却比他更快,已经迈上台阶,一把推开木门,走进院中。
孟太监慌忙地跟上去。
屋内的人似乎被这声响惊动了,连外袍都没有披上便走出来,正正和沈妙舟打了个照面。
那人虽然也做了些掩饰,腮边已蓄起短须,肤色也抹得发黄,但沈妙舟还是认出了他。
不是旁人。
正是传闻中早就死在了诏狱里的,崔缜。
在看清他相貌的剎那,沈妙舟心头猛地一沉,全都明白了。
什麽都不必问,再没有旁的可能,卫凛,就是卫家二郎。
她曾听阿娘提起过,卫家诗礼清贵,家中的儿郎一文一武,皆是人中龙凤。长子是天生的战将,次子是徐太傅高足,自幼便有神童之名,来日必成状元之才。
后来果不其然,卫家二郎和同门崔缜都在才十几岁的年纪就中了举,一时间大周双璧名动京师。
因为和崔缜是年少之交同门之谊,所以卫凛偷天换日,冒着天大的干系、生受了八十道脊杖也要保下崔缜一条命。
怪不得,他对徐太傅的态度那样不同。
原来如此。
卫凛当年侥幸保住性命,逃出杀手楼,明明有机会去过寻常平静的日子,却仍是改换身份做了锦衣卫,为什麽?
沈妙舟忽而想起在大同的那晚,卫凛曾说——
“我原以为你们百般追查,尽是为了当年旧怨。”
当年旧怨。
沈家和萧旭素无往来,唯一称得上旧怨的,只有那场大战中,她阿娘的死。
所以,卫凛早就知道十年前虎略口一战惨败的真相,知道萧旭在其中作的恶,自然也知道,害他家破人亡父兄获罪的,也t是萧旭父子。
她原本以为卫凛和萧旭来往,或许是因为皇权更叠,想要为来日筹谋一条退路。
可她到此刻才明白,不是的。
他早就清楚了,卫家最大的仇敌就是萧旭父子,又怎麽可能还会效忠于他们?
这个疯子,他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死活。
若是她猜得没错,他分明是身负大仇,便以身入局,逼着自己去走一条前途未蔔的绝路!
他说萧旭现在还不能死,日后可以替她杀了萧旭,都是真的,不是在骗她。
一切都说得通了。
卫凛和她,从来都不是仇敌的……
上一篇:穿书后我成了妖尊徒弟
下一篇:怯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