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元贞打起精神道:“我给蒋家去封信,问问上京那的具体情形。”
杨變也没阻止,只是监督她写完一封信后,就让她躺下了。.
次日,元贞见了萧杞。
经过一番套话,元贞从萧杞口中得知,根本不是他闹着要来襄州的,而是宣仁帝突然派人来与他说,元贞快要生产了,问萧杞想不想去见姐姐。
萧杞自然想的,于是就跟着虞夫人来了。
“既然来了,就安心住下,多玩阵子再回去。你姐夫不是个小气的人,以后他要是让你打拳练射箭,你不愿就直接说,不要嘴上答应了,私下却闹小脾气。”
果然之前在上京时,阿姐对自己冷淡,是因为那次射箭之事?阿姐也不是觉得他射箭射得不好,而是觉得他私下闹小脾气不好?
这些日子,元贞经历了许多事,萧杞何尝不也是经历了许多事。
被人针对打压,阿姐不在宫里了,他们欺负人都欺负得明晃晃,偏偏小娘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反而骂阿姐丢下烂摊子人就走了。
他想知道阿姐的事,还得是通过宫里的流言,好多时候事情已经发生过了,他却要许久之后才能知晓。
万般心绪千言万语,都化为一句话。
“阿姐,你不怨吗?”
怨?怨什么?
怨朝廷不当人,怨所谓的父女之情,其实没她想象的那么好,在碰到困境抉择时,她很容易就被舍弃掉了。
她已经许久许久没想过这些事了。
元贞想了想,看向萧杞,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你读过那么多书,书里不是告诉过你吗?《始诛》有云: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说的便是让你要注重内心修养,不为外物所役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①,只要自己内心强大,就不会在意这些无关紧要的外物。”
“弟弟受教了。”
萧杞忙站起身,行礼受教。
这一瞬间,两人又仿佛回到了从前,每次萧杞有什么不解,都会来找元贞解疑。而每次元贞指点他后,他都会学着像在讲筵所里那样,对元贞行学生礼。
元贞眼神复杂:“虽是来玩,功课也不要拉下了。每日要勤学苦读,若有什么不懂的,可来问我。”
“是。”萧杞欣喜道。
感觉也仿佛回到以前,那时候还没发生这么多事,他和阿姐还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
伴随着蒋家密信同来的是个坏消息。
褚修永迎敌不利,中了北戎的圈套,战死在原阳,他所带领的四万禁军以及三千骑兵也死伤惨重,或是被俘或是溃逃。
北戎已经打到了阳武和长垣,距离上京也就一百多里的距离。
朝中频频异动,如今建议迁都的声音甚嚣尘上,甚至压过了主和派和主战派的声音。
但其实都知道是无稽之谈,以前迁都也不是没提过,皆被阻拦。皆因许多世家豪门权贵皇亲的根基都在上京及其附近。
近百年的经营,难道要一朝丢弃?
且迁去哪儿?
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心思,一切都逃不过‘地头蛇’的利益。
当初大昊建朝时,将京都设在上京,惠及了多少当地的世家豪绅,他们又借机出了多少名臣将相宫妃?
数都数不清,算都算不明。
且抛弃家业是小,一旦去到新的地方,等于自己一切要从头再来,而当地的‘地头蛇’能不打压他们?
他们曾经对别人所做的,都要被人‘回报’回来。
所以不能迁,一定不能迁。
可不管朝中怎么吵,北戎已经快打到上京城下了,必须要派人迎敌。
可派谁去呢?
无人请战。
以往总要为谁为帅谁为监军,争个输赢高低,如今竟无人敢请战。
这时候都不说话了,都变成了哑巴,只能宣仁帝强行下命,可上面的诏令还没发下去,被挑中的两名大将,一个摔断了胳膊,一个摔断了腿。
这时,穿着铠甲披着猩红披风的老将,再度登场。
经过两场病,他已经没有以往威势了,脚步不再有力,手也有些颤抖,像头进入暮年的老虎,除了一张虎皮,心血精气早已耗尽。
“臣,请战。”
……
寒风凌冽,细碎的雪沫子被狂风绞得漫天飞舞。
城外,权中青登上坐骑。
“爹……”
权简拉着马缰,硬是不丢。
权中青低头看他,沉默了一会儿,方感叹道:“是爹拖累你们了。”
“爹!”
“我权家起于微末,受朝廷重视,被帝王提携,委以重任,驻守边疆多年,父子三代皆是战死沙场,如今只剩你一个独苗,我权家对得起朝廷了!”
上一篇:小家小业
下一篇:凶奶奶是年代文真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