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给玄德当主公(780)

作者:臊眉耷目 阅读记录


但仔细想,完全没有必要。

以他的身份,就算是试探出自己有野心,又能如何?

出了这个帐篷自己不承认,难道董昭还有本事抹黑自己不成?

说实话,他若真想抹黑自己,也根本不需要在这里试验自己,这年头要抹黑一个人,还需要非要去试探他是否真有野心吗?

历史上的董昭就是个投机的人,例如张杨奉迎刘协的时候,董昭就借机入了朝。

后来,他又借着给曹操建言迁都许昌的事而成为了大魏重臣。

但是他要做这些事有个前提——那就是他觉得这个朝廷,也就是大汉朝目前的最高权利都没有希望了。

很多人目前都对长安朝廷失去了耐心。

即使现在的朝廷比历史上要稳固,但是大汉朝的世人以及望族,在这个大争之世都逐渐生出了异心。

人心真的是变了呀。

人心为什么会变呢?

也许是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争。

也许是因为天补均平而致使地方豪强受损巨大。

也许是因为科举制度,让顶级阀阅失去了垄断仕途的资源。

也许是因为朝廷现在被董卓掌控在手里。

也许是因为满朝公卿看不惯董卓,与天子何太后捆绑在了一起……

有太多的理由了。

这些理由导致最高权力所在地长安,失去了人心。

当然,这并不能说长安的政治群体做的不好。

相反,或许还是因为朝廷做的太好了,因而让类似董昭这样天生的反骨仔决定另谋出路。

当然了,这样的反骨仔也可用的。

刘俭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终于缓缓开口。

“若是能为大汉天下,为大汉万千黎民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俭情愿为常人所不能为之事。”

刘俭这话也说的极为隐晦。

你说他这话是胸有大志,他这话就算是胸有大志。

你若是觉得这话是有不臣之心,那其实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董昭听了刘俭的话,心中有数了。

他向着刘俭,长长的施了一礼。

“将军胸怀大志,心系万千黎民,昭虽不才,愿倾力相助,助将军成就大事也。”

刘俭急忙站起身,来到董昭的身边,虚扶起他,并亲自引他来到座位前,又让其坐下。

“公仁,你我皆心系国家,为国为民,无需如此,只是依公仁之见,大汉天下如今乱成这个样子,不论是天下诸侯,还是各地魁首,如今还有太学生……行事皆不遵法度!似乎此若要匡正天下,使一切步入正轨,刘某人应当如何?”

董昭言道:“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辅佐天子,振奋王室,此五伯之功也。天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天子于关中,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邺耳,方为上策也。”

第四百零一章 左将军不会置万民于水火

董昭的话,若是换在别人的身上,或许会让人感觉到兴奋,但是听在刘俭的耳朵里,却只是让刘俭觉得,董昭实在是太功利了,也是一个急于求成之人。

奉迎天子到邺城,这对于刘俭好吗?

对于朝廷好吗?

对天下百姓好吗?

说实话,以朝廷目前这种状态,此举不论是对大汉朝的天下还是对刘俭,都不好。

至少目前这种形势下不好。

关于朝廷在若干年之后的处置方式,刘俭有他自己的一套想法,同时也有他自己的一套计划,但这套计划,绝对不是像是董昭说的这么简单。

董昭撺掇自己奉迎天子,其实只是为了给他自己谋利。

且不管这件事如何施行,会对天下产生何种的影响,但是到了最后,董昭一定都会成为这件事当中最大的受益者,他的地位也会因为促成此事,而在刘俭的手下水涨船高,甚至还会备受信任,从此一飞冲天。

真是个精于算计的人啊。

不过刘俭在面上并没有表示出对于董昭的反感。

相反的,他听完了董昭的话之后,脸上还露出了畅快的神色。

“听了公仁一席话,实是令俭茅塞顿开,只是公仁所言之事太大,当中又涉及诸多难题,朝廷方面目前又根本没有缝隙可以插针,故而此事对我,可谓难上加难。”

董昭也承认刘俭所言。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想要将朝廷从长安搬到邺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董昭认真的再次向刘俭拜了一拜。

“将军所言甚是,以当前之势,想要将朝廷完全搬到邺城,自然是不可能的。”

“关键的问题还是在董卓身上。”

“如今的天子与太后虽然暗中厌恶董卓,但不得不说,他们还是需要依附于董卓的,董卓执掌大汉所有的兵将,还有西凉军与并州军两支强军,这些强兵就是大汉朝在长安维持安定的基本。”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嫁高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