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给玄德当主公(7)

作者:臊眉耷目 阅读记录


不过好在,这十年来,刘俭还是依照先知优势和刘周的帮衬,得到了一些人脉资源。

首先就是眼前这一大一小两个玩伴,简雍和张飞。

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刘备的同乡,也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两个人,刘俭不知道历史上刘备和他们是如何认识的,但既然他来到了这个世界,那认识这两个人的速度,则势必要加快。

结识这两人的过程不算太难。

刘俭虽非望族出身,却是中富之门,先辈中也有人举过孝廉,家中有旁支经卷传世,这也注定他不是普通的市井之徒能够结交的。

而简雍虽有些才学,不过却和刘备一样,家道中落,祖先传下来的辕固撰的《齐诗》手抄本,也被简雍拿去置了生计之物,妥妥的落魄子弟。

至于张飞,出身屠户。

在汉代,铁匠和屠户的地位虽比较高,但也只是体现在财货上、田产上、徒户人丁上,在声望与政治资源上,屠户就得靠边站。

当然,某位姓何的是特例。

在这样的前提下,刘俭与张飞、简雍结交自然容易,而且他没有自持身份,倾心相交二人,这样的行为在这个时代不能说是没有,但确实不多,毕竟门第和身份的概念在汉朝根深蒂固。

于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四个不务正业的年轻人,开始不时的游荡在涿县的大街小巷,纵情声色,游猎犬马,且以‘涿县四虎’自称,用来提高自己的声名。

至于四个人‘虎’在何处,他们自己也说不上来,总之这个绰号很霸道就对了。

……

简雍露出几分唏嘘之情:“放眼整个涿郡……不,应该是说幽州,能有几人有幸拜卢尚书为师学经?然你们一家之中,就出了你和阿备两人……以为兄度之,阿备这几日一直没有出现,应是与表字之事有关,对吧?”

“兄长果真不笨。”刘俭打趣道。

简雍翻了翻白眼:“为兄自然是灵着呢……嘿嘿,这人么,要做大事,还是需要声名的,阿备冠礼事小,可这表字若是要由卢子干起了,日后传将出去,也算他能在士林中站住脚了。”

刘俭赞同道:“似咱们这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在这个世道每想往上爬一步,都是极难,只能抓住每一次机会,区区一个表字,由谁来起,对于高门大户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我与阿备这种身阶的人而言,这辈子的每一步,都不能踏错。”

一直没有说话的少年张飞,在一旁一边闷头吃肉,一边道:“别人俺不知,但俺只是知道,咱们兄弟中,俭兄是有大智慧的,只要有俭兄牵头,俺什么事都敢做!”

第三章 兄友弟恭

要说刘俭和刘备能拜在卢植门下,还是有运气成分在的。

卢植身为马融之徒,是海内名儒,按道理来说依刘家的身价,是决计攀附不上的,更别说送孩子去缑氏山学经了。

天幸涿县刘氏与卢氏的先辈有些恩谊,即刘雄和卢充一辈。

虽然这份恩谊并未发生在刘周和卢植这一代,但对于深研古文经,通读诸家《左传》的卢植来说,有恩也当报的道理,他比谁都明白。

就算是隔着一百年,到他这辈也得还了。

说白了就算是卢植不想报恩,但他的身份也必然会促使着他去替先辈了偿这份恩情……没办法,谁让他是大儒呢?大儒就得有恩必报,不让报不行!

事关声望名节啊。

而卢植报答涿县刘氏先辈之恩的办法,就是收了刘周推荐来的一儿一侄为门徒,既省事又足够让对方感激。

说是弟子,实则卢植教刘家兄弟的时间连两个月都不到。

五年前刘备和刘俭两个幼子领父命,长途去往缑氏山学经,耗时两月方抵缑氏山,不想学经两月后卢植就被朝廷派往九江平叛了。

而在学经的这两个月里,卢植因还有太学博士的职务,在缑氏山学堂露面的时间颇为有限,讲经之事基本皆其子卢殷代替。

刘俭记得自己见卢植面的次数,用两只手指头就能数出来。

不过,学经对于刘俭来说只是一个噱头,刘俭对东汉那些被一代又一代人注释了数十万字的百字经文不感兴趣。

一篇三万字的《诗经》,光是被各家名士解读的篇幅,洋洋洒洒不下百万字,谁有心情去研究那些狗屎?

刘俭感兴趣的是卢植门下的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天生携带政治资源,若能结交,对日后定有裨益。

但汉朝的身份阶层制度,给刘俭上了一堂课,让他深切明白了这个世道的运转规律。

在这里,出身低与出身高的人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还是赤裸裸的写在脸上的那种。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嫁高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