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给玄德当主公(478)

作者:臊眉耷目 阅读记录


刘虞自打到了青州之后,为了增加青州地方的财政与盐税,针对本地的盐务就开始进行治理,一是控制财源收入,二则开始官私联合,控制海盐业的稳定。

盐务在汉朝之所以是非常暴利的行业,主要还是因为还是比较难提取。

在青州,取盐的方式主要还是采取取卤做原料,通过柴火煎熬提炼食盐。

其方法是将海盐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这个过程会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还有柴草,所提取的盐自然是珍贵无比,而因为占有的生产力多,整体价格方面也降不下来,再加上大汉朝的盐产量对于人口而言,总数还是不多,如此地方私营盐务的家族便借此谋取暴利,青州倒弄盐的家族都成了本地的豪右巨富,凭借盐务在地方掌控了巨大的资源。

刘虞想要治理青州,在某些事务上就不得不对他们妥协。

当然,刘虞也不会将所有的利益全部让给这些执掌盐务的家族,他以州牧的身份与他们划定了利益,让各家族在能够摄取到足够利益的情况下,使地方郡县也能够收取足够的盐税,同时让百姓也能够在制盐的过程中,通过奉献劳力,取得一定的实利。

同时,刘虞也与青州的地方各族达成共识,要求青州方面的市场盐价,必须要由牧署来定,以便他下辖的民众都能够尽量买的起盐吃。

当然,外州的盐价具体是什么水平,那刘虞可控制不了。

不过相比于前几任与地方盐务豪族暗中勾结,用盐务谋取暴利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员来说,刘虞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值得夸赞了。

刘俭和刘备,在参观了各县民间的制盐工坊,以及听了刘虞的叙述之后,都对其所做出的功绩表达了敬佩之情。

在无法改变生产力的情况下,刘虞以政治角度确实照顾到了各方的利益,把事情处理到了最好。

但这件事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无法改变青州现有产盐生产量”的情况下。

刘虞没有办法改变青州现有海盐的生产量,故而他只能委曲求全,通过沟通协调,尽量让各个阶层的人在盐务上都能取得一定的实惠。

当然,即使是让各阶层的人都能得利,但青州盐务最大的实惠既得利益者,还是在当地运作执掌制盐的豪门望族。

他们都是在青州境内经营盐务多年的豪右,虽然定期向官署交付盐税,但刘俭不用猜也知道,在用各种非法的手段偷税漏税这方面,他们必然是跑不了的。

而且税收只是一方面,在关乎民生的盐务产量以及对外的销售定价权这件事情上,官署还得跟他们不断的进行商议,且主动权并不在地方官署一面。

纠其原因,还是因为物以稀为贵,造盐的成本越高,耗费的人力越多,工艺越繁琐,就越容易发生这种事情。

但是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刘俭觉得青州的盐务可以改一改了。

改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能够使青州整体的盐产提高上来,使产盐的成本降低,扩大产量,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挤压掉那些老牌的执掌盐务的豪右大族的话语权。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很多阀阅,望族,世家之所以牛逼,不外乎是他们掌握了稀少的珍贵资源!

这个资源有可能是书籍,有可能是人口,也有可能是土地或造盐。

但当他们掌控的资源变的不再珍贵而成了烂大街货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过多的使用政治手段,他们优势在瞬时间就会土崩瓦解。

针对青州的盐务,刘俭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只要普及晒盐法,使食盐的产量大幅度的增加,就可以在青州掌控最高的主动权。

这个方法普及于北宋……但是现在,提前弄出来的时机到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刘虞说:德然,我只适合治民

在与刘虞在各地调研巡查的时候,他还特意带领着刘俭参观了目前他在黄县正在筹备第二大产业……造纸!

相比于已经成熟了千年的青州盐务来说,造纸可以说是整个大汉朝,或者说是整个地球目前的最新兴的产业了。

青州原本就有造纸的底子,特别是东莱人左伯发明了“左伯纸”之后,终于使大汉纸张的制造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刘虞当初曾与刘俭在冀州相见,两个人针对大汉朝的纸业以雕版印刷业进行过一番深层次的探讨。

两个人都心知肚明,造纸业和雕版印刷业所形成的一套新兴的产业链一旦固定,对大汉朝目下的腐朽局面,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不但汉王朝会再次兴旺,整个社会的格局和所有汉民的素质,都会往上跨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嫁高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