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给玄德当主公(1010)

作者:臊眉耷目 阅读记录


而这些望族高门帮助陶谦整治徐州,那他们所需要的利益自然也要比原先加倍。

而这些利益又从哪儿来呢?自然是从中小豪强身上的利益刮去,毕竟蛋糕就那么大,别人多了几分,旁人就少了几分。

中小豪强的利益被夺取了,那他们的损失又由谁来负责呢?

自然就是最底层的黎庶百姓,就是这么一个人欺负人的道理。

陶谦没有能力整治豪强,于是徐州就处于一种权力在地方四散的局面。

权力在地方四散,那最底层百姓就屡屡反叛,百姓屡屡叛变,陶谦就得不断的派兵镇压,时间一长,徐州就有点儿乱套。

徐州乱的势头过大了,可能就得需要外人过去帮忙镇压叛军。

陶谦昔日就与袁术交厚,如今袁术虽有兵马,但却没有驻扎之地,于是陶谦就有意想让袁术过来帮他平定叛乱。

针对此事,陶谦手下的人却有不同见解。

他们有的人支持陶谦让袁术过来徐州,但有的人却希望陶谦能够找袁绍来。

而且还有人希望陶谦能够找刘俭……

第五百一十二章 徐州诸派,各有所思

丹阳郡距离汝南郡较近,陶谦的家族与汝南袁氏一脉自四十多年前就有资源和人事利益上的往来,所以陶谦本人对于袁氏还是比较倾向的。

这种关系,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

而袁术本人生母的家族,与丹阳陶氏家族亦有联姻,于是陶谦对袁术这个人就比较有好感和倾向性。

这就是东汉时期顶级望族用以勾结固守利益的另一种手段,就是望族彼此之间多有姻亲往来,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下来,就形成了盘根错节的亲属关系。

虽然很多望族不是同郡,但若是仔细捋顺,就会发现他们都是有七大姑八大姨这样的亲戚关系在的。

陶谦和袁术现在就有这样的关系。

有时候,这种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影响人的判断。

毕竟现在是一个以宗法和血缘为第一至上的社会,除了自己本家的族人,就是与自己族人有亲戚关系的家族最为可靠。

陶谦就保持着这种老观念。

他一大把年纪了,如今在徐州的掌控力不强,各郡国的反叛势力实在是太多,故而他希望能够得到外援的帮助。

虽然陶谦现在最希望这个外援是居无定所的袁术,但是他手下的人却并不这么想。

陶谦是依仗徐州的各大家族治理地方的,虽然他初到徐州,用这种方式整合地方势力的速度比较快,但也因此使徐州的权柄四散。

在某些方面,各大家族的利益与陶谦本人不同了。

在陶谦的一众麾下之中,最受他信任的人乃是曹豹。

曹豹是替陶谦统领丹阳军的将领,其本人亦是丹阳郡出身。

丹阳郡如今距离袁绍与曹操的地界相近,而袁曹二人在天下人眼中历来皆为一体。

所以曹豹希望陶谦能够与袁绍、曹操二人联合,得到南方的援助而平定徐州境内的贼乱。

但是治中从事王朗却不这么想。

王朗早年师从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

陶谦在徐州举其为茂才,拜为徐州的治中从事。

王朗当年从杨赐为师,属于今文系的杨家门生,与如今朝中很多的公卿较多往来,可以说,王朗若是留在朝中,必然是官运亨通,日后早晚都会成为三公。

不过王朗这个人还是比较有志气的。

对于官位爵位,他虽渴望,却并不放在第一位。

他在经学学术上精力的投入,远远大于他在官场政治上的投入。

王朗这辈子最佩服的一个人,并不是他的今文系的老师杨赐,而是融合了古今文两家,创立郑学一派的大儒郑玄。

虽然嘴上不说,但王朗心中一直有一个理想!

那就是通过自己对经学的注解,遍注百家,创立自己的理论学派,像郑学一样,结合古今文两学之所长,创建一门和郑学一样的独树一帜的……王学!

不过王朗自认为没有郑玄那样在经学上的天赋,他自思,自己在学术方面的造诣虽然厉害,但恐穷其一生之功,却也未必能够创立出一门能够与郑玄所创的郑学不相上下的学派。

就算是能够创出王学,只怕也要位列郑学之下。

若是不能位列大汉学术顶尖之流,那王朗宁可在自己这一辈也不要开宗立派!

一代不行,就两代,两代不行就三代!

自己给后代打一个好的基础,不信自家的子孙不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独创一门顶尖的学术!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嫁高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