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大明公务员(762)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原因很简单,大藤峡是本来就有的问题,被人恶意引爆了而已。
大藤峡瑶民深居山中,以大藤峡为中心,有十几个县大小的地盘,都是瑶人居住地。朱元璋之前的政策,就是承认现状。因俗而治,只要瑶民不出来闹事就行了。
朱元璋这个政策沿用一百多年,到了成化年间。因为人口增多。汉人与瑶民争夺土地。才发起了激烈对抗。
让大藤峡屡叛屡降,打了好多次。
很多时间,建设难,但是搞破坏很容易。
朱元璋为让汉人与瑶民和谐相处,甚至杀过一个有害于瑶民的官员。才算是将瑶民安抚下来了。
但即便朱元璋是皇帝,也不可能无条件让步,点火之人。不知道真仇杀,还是假仇杀。反正瑶民死了好几个头人,而朝廷这里死了好几个官员。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也不能让步。
那怕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也比如让瑶民交出凶手。瑶民自己是不交的。
如果是电视剧之中,此刻一定会有一个神探,来查明真相,处置幕后黑手。让汉人与瑶民重归于好。
可惜,这是现实。
瑶民与汉人之间本来就有矛盾,不过因为人口少。土地比较多。这矛盾还不算激烈。有这个现实因素在,双方互信是很难的。到了这个地步,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甚至朱元璋之前对瑶民的让步,也不是没有副作用的。
瑶民有时候搞不清朝廷需要什么。一官员,被朱元璋明正典刑。与被瑶民杀了。都是死,但是性子是完全不一样的。于是,从去年开始,大藤峡之战就开始了。
只是当时各地乱子很多,大藤峡并不起眼。
而今各地的乱子都平息了。大藤峡就暴露出来了。
前一段时候,朱元璋特别下旨,令镇远侯顾成去镇压。
已经成为朝廷关注的焦点了。不过,这也是旧焦点,而今的新焦点就是山东大旱,似乎有人暗搓搓指山东大旱是天意。于是山东大旱更多了很多朱雄英看不懂的角力。
朱雄英对这些了如指掌,同样对山东大旱也不陌生。毕竟是皇孙,该有教育与消息渠道还是有的。只是,他到底是年纪小。并不知道,他看到一行字,或者几行字,对于下面百姓真正是什么样子的。
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当朱雄英真正理解山东大旱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是在登莱港口了。
第十六章 饥民
因为运输粮食的原因,在海上航行了二十多天的船队,要在登莱港停靠,将粮食卸了之后,才能转道辽东。
登莱这里是一个军港,而今却充斥着无数百姓。
朱雄英远远的看着,这些百姓干瘦的身体,衣不蔽体,似乎每走一步都在哭腔,被赶上船只。一时间义愤填膺,对杨震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杨震一看,就猜得七七八八的。不过,不敢乱说话,说道:“我派人去打听一下。”
一会功夫,就打听清楚了。
“这是山东布政使吴印主持的,凡是流民都要到辽东安置。”杨震说道。
朱雄英说道:“为什么?”
杨震说道:“因为辽东巡抚出粮食,他们到了辽东之后,能活下去。”
朱雄英说道:“难道我们没有带粮食吗?”
杨震说道:“不够。远远不够。山东是北方人口大省,有数百万人口,我虽然没有算过,但是揣测,山东一年粮食产量一定在一千万石以上,缺少这么多粮食,我们带来的粮食才多少了。而今朝廷要做的事情,将这些粮食花在正事上,不管用什么办法。尽可能扩大粮食生产。让百姓活下去。而不是将粮食分给流民。”
朱雄英还是不明白,说道;“为什么?”
杨震说道:“因为他们没有地,也离开了原籍。对任何府县来说,都是外地人。不稳定因素。”
没有地,也就是给他们的粮食是纯消耗,不可能带来粮食生产。正因为流民离开了原籍,他们不在父母官的名册之上,本县饿死百姓,那是饿死县里的百姓。这个数字多了。县令还是要挨板子的。所以,县令瞒报也好。掩盖事实也好,他们也是尽量让本县的百姓不饿死。而这些流民,关他们地方官什么事情。反正他不报,朝廷也就不知道。
更有很多地方官驱赶流民。任他们死在荒郊野外。就可以当做不知道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洪武年间,大明底子厚,即便遇见天灾,百姓损失也不大。不足以形成流民潮,少数流民这样处理就够。如果形成了流民潮,流民都围城了。那就是另外的办法了。
所以,对于这些人被辽东接走。地方官是乐见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