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公务员(1719)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丁显说道:“外面已经传遍了太后为方孝孺求情的事情了。”

朱允炆说道:“确有此事。有什么大不了的?”

丁显说道:“外面有一些不好的流言,臣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朱允炆刚刚说了这一句话,脸色突然铁青起来。

朱允炆很聪明的。他立即拼接出来的。

不好的流言,不敢说。无非是有损皇家颜面。提起两个当事人,方孝孺与太后。

朱允炆立即明白是什么事情?

男女之间,无非是下三路的事情。

方孝孺是潜邸旧臣,长期出没在东宫之中。而皇太后是士大夫出身,对读书人有好感,对方孝孺有过几次照顾。刚刚还派人过来求情。

时间线上有长时间的吻合,皇帝皇太后也在东宫之中,看上去关系不错。

这样一来,什么样的八卦说不出口。

这让朱允炆如何不恼怒之极。

如果真按照太后的意思保下来方孝孺,还不知道外面说些什么的。

朱允炆当然知道她母亲与方孝孺没有什么。原因很简单,宫禁森严。因为洪武年间出过秽乱宫廷的事情。朱元璋大怒,对下面进行了大清洗,而且立下非常严格的规矩。

要问题早就查出来了。而且文官到底是外臣,进入宫中是有区域限制的。其实真要秽乱宫廷,更有可能是侍卫,与权贵子弟,他们走亲戚为由,或者执勤为由,是有可能的。也是有过先例的。

但是即便方孝孺不可能,但也挡不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啊。

不得不说,自古以来,老百姓就喜欢下三路的谣言,简直可以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比如汉代就由西京春秋之类的小说家言,其实就是流言汇总。

朱允炆什么也没有。只是用笔蘸了朱砂。在案卷上一勾。了结了方孝孺的性命。

丁显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接过了案卷就退了下来。

他心中很是高兴,但是外边一点也不显露。

这一件事情,自然是丁显策划的。甚至不是今日,当丁显准备代替方孝孺成为首辅的时候,他就已经有所策划了。毕竟,他给方孝孺安了很多罪名。

大不敬,诋毁君上,违背组训,至陛下于不孝,等等。

这些比较虚的罪名。

还有一些纵容属下贪污,御下不严等罪名。但是要朱允炆杀方孝孺还是有一些牵强。

方孝孺这个人在私德上根本没有什么罪过,简直能用完人来形容,只有一个妻子在身边。身边家人也不多。虽然不是太节俭,但也绝不奢侈。

从私德上抓不住把柄。

丁显很想搞出一些问题,比如方孝孺本人,或者家人做过什么死罪的事情。直接搬出来,伸张正义也就行了。也就不用如此费心思量了。

很多大人物都是这样处死的。

所罚非所罪。

丁显只能想办法给方孝孺弄一个死罪。虽然大不敬这样罪名,弄死方孝孺是可以的。但是朱允炆不觉得方孝孺该死的话,这事情就通过不了。

丁显只能出此下策了。

这一策的奥秘就在于。

方孝孺无法证明这一件事情不存在。

也不可能让方孝孺有机会去证明。最少朱允炆不会的。他为了自己的尊严,这一件事情一定会封死的。

甚至会调查一清二楚。

而流言这种事情,恰恰是不可能调查清楚的。更何况,这一件事情丁显一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了。这么长时间,已经更新了好几个版本了。毕竟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这种事情上也是一样的。

与当初丁显放出来的风声,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在南京城脚下,有很多关于宫廷的各种流言,真要说起来,那简直是说什么的都有,丁显甚至怀疑,即便他不放出去这样的风声,迟早也会有这样的流言。

所以,这也是查不清楚的。

而且,丁显也敢肯定,没有人会将这样的话报告给朱允炆。毕竟任何一个情报官也就是锦衣卫,在报告之前,都要思量一件事情,如果报上去了,上面要你查清楚,你该怎么办?

自古以来流言案,几乎没有查清楚的先例,查不清楚的话,当初举报有功,也变成没有功劳了。甚至还被上上下下排挤,这样的事情,从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所有人都知道,就是上面人不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案件,大案政治事件,都喜欢用下三路搞事。因为简直是太好用了。今日自然是丁显出手了。

不过,丁显现在不能立即去杀了方孝孺,他还要等。

等什么?等朱允炆后悔。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