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大明公务员(1702)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消耗太大了。
朱允炆说道:“北贼何敢如此?”
丁显说道:“正是铁路。”
朱允炆说道:“铁路?”
作为皇帝,朱允炆的工作很满的。他虽然比不上朱元璋勤政,但也不差。但是天下之间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一个人要处理完,根本不可能,一定要有侧重。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也是大臣们糊弄皇帝常用的手法。
皇帝面对奏折海,很多时候,就是下面人要他看什么,就能看什么。
不要忘记方孝孺是什么出身。即便方孝孺不做什么手脚,但是方孝孺手下的人就不会做什么手脚了。
铁路好不好?
铁路的效果,在哪里摆着。明眼人都知道铁路的好处的。铁路甚至可以说是何夕新学与新政的招牌。很多人其实不理解新政有什么好处,内涵是什么。但是说起铁路,自然知道是什么东西。
方孝孺对铁路也是无言以对。
面对铁路,所有对新政的诋毁,都说不出来了。
但是说不出来,就没有办法对付了吗?那也太天真了。政治如果仅仅是分是非黑白,那就是清平世界了。
很多时候,只看立场,只看利益,而不是看是非对错。
于是,方孝孺默许之下,对铁路,甚至其他很多东西进行了封杀。
除非一定层次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北边有这东西。甚至给朱允炆的奏疏之中,也避重就轻,含糊其辞,在文字上做手脚,将重要的变成不重要的。
京营铁路在南京奏疏之中,变成了修京营直道。
秦直道驰道是有区别的。驰道,就是类似铁路,不过是没有铁轨,而是木头。而直道却不是。但是在这些人的笔锋下面,稍稍一含糊,就是这样了。
不得不承认,语言是一项艺术。
朱允炆对这一件事情,根本没有多想。毕竟在他看来,修缮道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五十四章 朱允炆的决心
所以,朱允炆对于铁路,是知道,但是知道不多。具体对铁路的影响,更是不大明白的状况。
丁显对此也是知道的。他其实可以很早就将这些事情告诉朱允炆的。但是他选择性的配合方孝孺,仅仅是点出一些,并不说全。原因也很简单,丁显在等待时机。
毕竟,之前如果说了,朱允炆即便有一些反应,也不会对方孝孺怎么样。
朱允炆方孝孺两人之间,本来就由隔阂。无非是这些隔阂更深一些。
丁显要等一个点燃朱允炆怒火的时候。
就是现在了。
丁显不客气的将铁路的种种,最重要的对军事的重要性,最后做出总结,说道:“北京已经在修从北京到陕西的铁路了。即便这一条铁路不修到陕西,仅仅修到大同,北京的后勤消耗,就减少一半有余。也就是铁路每前进一尺,北京的后勤消耗就减少数百两。如果铁路直通陕西,那么北京在陕西打仗,并不比在河北打仗消耗更多。这才是北京觉得能够胜过我们的关键所在。”
朱允炆平静的好像是雕塑一般。
丁显却跪在地面上,不敢起身。
以他对朱允炆的了解,而今的朱允炆已经在爆发的边缘了。
不错,朱允炆对外宽而内忌,处处效仿朱元璋。但是朱元璋能做到的事情,对他来说,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他对大臣们对他的种种手段,内里其实一直憋着气。
而今这一股气到了临界点。
说到底,方孝孺与傅友德是不一样的。
傅友德的基本盘是很硬的。不客气的说,傅友德真要是怒了,是能造反的。成功与不成功是一回事,有没有这个能力是一回事,傅友德倒戈北京,所谓北方防线,立即烟消云散。
所以,朱允炆对傅友德从之前的动手,到而今的忍耐,本质上都是对傅友德实力的尊重。
而方孝孺看似在朝中地位很高,是从龙功臣之首,是文官领袖。但是方孝孺手中是没有刀把子的。朱允炆刚刚登基的时候,是需要方孝孺为他稳住局面的。
但是而今不一样了。
而今朱允炆已经坐稳了局面。
方孝孺虽然有用,但仅仅是有用而已。并不是可或缺的。否则朱允炆不会动了对方孝孺的心思。只是在权衡利弊而已。
所以,傅友德让朱允炆吃得瘪,朱允炆要忍着,但是方孝孺却不是这样的。只是方孝孺一直很恭敬,在大事上并没有与朱允炆对立的想法。甚至隐瞒铁路这一件事情,很难说方孝孺故意为之。
很有可能是方孝孺故意回避这一件事情,而下面人领会心意,将这一件事情给压下来而已。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也并没有想过隐瞒这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