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公务员(1575)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很简单一句话,卫所是世袭制度的。

卫所军官是世袭的。

虽然而今并没有世袭几代,但这才是整个大明军队的军官团体最大的利益所在。

即便,大部分勋贵们,也就是卫所最上层的这些人。都没有到来北京。看似就没有人阻挡何夕对军队的改革了。何夕也不敢轻易对这些人动手。因为很多人就在何夕的势力之中,比如叶沈。他身上也是有世袭官职的。

这些人其实才是大明王朝的最大的基本盘。

因为他们与国家同在。

就不谈,前期卫所将领如何了。单单说明中后期,戚继光,俞大猷,张居正,等等一批人都是军户子弟。即便是科举之中,军户子弟所占的名额分量也相当不少的。

他们对大明王朝的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

只有明军,还是明军,不管是北军还是南军,都不可能动摇这样的这样的团体。基本明中后期,卫所制度彻底腐败了。但是,卫所军官团体依然存在。那时候不过变成了毒瘤而已。

就何夕本意,其实无意与这个团体为敌。

无他,与勋贵不同。勋贵本身是少数的。大明就那几个国公,几十侯爵,加伯爵,有名有姓的爵位,最多百来家。

相比天下是少数的。只能获得足够的权势,压制他们,将这些人家连根拔起,不是做到。朱元璋能做到的事情,何夕不觉得自己做不到。

但是下面这些卫所世袭军官就不一样了。

大明三百多个卫所,每一个卫所之中,都有这样的人家,为数还不少。数千数万家虽然相比大明百姓是数量少。但是问题是这些人遍布军中上下,控制住了整个军队。

他们的态度就是大明军队的态度。

大明百姓是一个很广泛,而且不可能有统一意见的集团。

所以,大明百姓想法,对于何夕来说并不重要。甚至在分析具体情况的时候,引入大明百姓这个既没有实体,也没有强烈意见的概念,毫无意义。

但是卫所世袭军官就不一样了。

何夕不敢对他们下狠手。毕竟,如果他真这样做了。很有可能,某年某月,军队整体倒戈了。何夕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不是杀人可以解决的问题。何夕杀了一个人,这个团体还在,就会有另外的人出现。

既然何夕做不到用决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那么,只能妥协了。

毕竟何夕本身,也没有一定要将卫所军官团体全部干掉,德意志帝国有容克贵族们,何夕要的是现代化,是工业发展。有进步就够了。其他的不是不能容忍,不是不能妥协。

即便朱元璋这么强横,他对勋贵们毫不客气,但是对下面的老兄弟,特别是世袭指挥使,世袭指挥同知,这一级别的将领,其实很好的。

这也是为什么?

朱元璋杀勋贵的时候,逼得那么狠。下面人也只能乖乖从命。

朱元璋并没有动这些人的想法。

只是,有一点何夕不能容忍。他可以容忍某些人的特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却不能容忍现在军中体制,与世袭。且不说世袭必然带来的军队战斗力下降。

单单说一点,卫所制度本身就有太大的问题。

何夕自然要对卫所动刀子。

面对卫所世袭军官团体。

何夕自然投鼠忌器,要选一个最合适的机会动手。

而今就是最合适的机会。

首先,这一场大战,几乎所有的军队都调动了。大部分军队都离开了他们原本的驻地。这给何夕动手创造了条件。

其次,为了增兵,大规模扩军,大量非卫所的军官加入了军队,而这些人都是何夕的徒子徒孙。

最后,这是一场大胜仗。

虽然这一场大胜仗是叶沈打的。但是谁都看出来,真正决定这一场战事胜负的并不是叶沈,而是何夕。何夕除却没有亲自上阵打仗,其他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

这一场大胜仗,让何夕的威望大涨。

当然了,整个北京政权人人都有好处。之前很多人都将北京政权当成了草台班子,而今却没有人敢这样想了。

朱雄英也真有了几分帝王之气。

不过,威望涨得最厉害的还是何夕。

如果不是何夕拉着朱雄英亲征,单单这一战,朱雄英就要考虑功高震主了。

在这个时候,何夕有能力最很多事情,决计不会有其他人阻拦的。

朱雄英还是有些舍不得前线的风光,问道:“姑父,有什么事情非要回北京做不可?”

何夕说道:“自然是封赏了。”

“前线的战事,收尾大概还需要一个月,打是打完了。真正关系到朝廷的大战才刚刚开始。此战如果封赏好了。自然将来人人奋勇,如果处置不妥当,将来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