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大明公务员(1452)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张宗德出身辽东,与南边这些工匠没有什么关系。
而且大明总体上对技术其实并不是很热心的。这种技术交流,其实有何夕在背后的推动,在洪武二十五年后,何夕根本没有做什么小动作,只是降低这种背后推动,再加上张宗德换了葛天工,双方关系疏远。渐渐不联系也是正常。
毕竟,这本身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交流模式。
而今太平铁厂生产火铳的体系,或许落后于北京,但也不至于不能生产。是有技术储备的。但是将打造冷兵器的作坊,改成打造成火铳的作坊,即便是原本成熟的技术方案,难度不下于重新修建一座作坊。
而南京方面,说起来人才济济,但是能承担这样繁重的事务的人。方孝孺一时间找不出来。
火炮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问题。
大明对科研从来是不重视的。不,应该说大明除却何夕之外,根本没有所谓科研的概念。所有科研的组织,是跟随何夕的移动而移动的。南京方面并不是没有人才。毕竟太平工理书院,现在还在正常招生,也培养出一批人才。
但是根本没有人组织起来,对一个项目进行攻关。
比如,傅友德提出的行军炮。
对于方孝孺来说,这事情也很难办。
至于硝石,大明不是不产硝石,只是大明产硝石的地方。
大明产硝石的都在北方,特别是西北。而大明火药生产重点却在东南,无他,是因为而今大明重心就在东南。火器的作用,不用何夕提醒大明朝廷就知道。
故而南京本来生产大量火药供应军需,虽然不是不让地方上生产。但是重点却是南京,这也是为了保证制衡。
而朱元璋知道未来是火器时代之后,对火药生产更加看重了。
不客气地说,除却北京之外,南京是火药最大生产中心,甚至在开战之前,北京都比不上南京。北京是军事重点,有供应边军火药的重任,故而也有火药厂。
但毕竟比不上南京。
问题就来了,从北方,从西北运输硝石到南京,花费太大了。特别是在开海之后,大明发现有另外一个硝石产地,虽然看上去很远,但实际上很近,那就是东洋,确切的说,是日本,琉球。
只是而今日本乱起,硝石供应很成问题。
毕竟,傅友德要的火药数量,不是之前的几倍,而是几十倍。
傅友德只能确定将来火药消耗数量将有非常非常多,至于多多少?傅友德也不知道,只能说是多多益善。而且傅友德本身,就给朝廷难题的想法,毕竟朱允炆也给他难题了。
他总要给自己争取一下。
日本硝石不要指望了。如此一来,总体硝石产量是在消减的。而需求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朝廷一时间能够供应上来才是怪事。
方孝孺细细将其中问题一一道明。朱允炆说道:“难道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方孝孺说道:“硝石倒是有解决办法,臣想办法与琉球商议,或者干脆派兵去琉球,加大硝石生产。倒也是能够供应上来。只是需要时间。但是其他两件事情,也不是不能解决的。但是缺人。”
朱允炆说道:“怎么说?”
方孝孺说道:“开战之初,臣就去过太平铁厂。太平铁厂与太平工理人心惶惶,但是各种技术之先进,却是大明仅有的。欲求兵器之利,必须在太平铁厂。只是太平铁厂这一段时间,问题多多,最大的问题是,派过去主持的人。根本不懂其中奥秘,指挥捞钱,对于其他的事情,乱下命令。做不出来,就横加指责。这些天,太平铁厂的工匠,逃亡日多。官员加以私刑。如果再不处置,恐怕将来想用的事情,就不能用了。”
丁显在一侧,看重方孝孺。嘴角似乎微微勾起,怎么看都有一丝嘲笑的意思。
丁显有这样的表情,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朱允炆登基,本质上是对朱元璋当政时期一系列政策的反动。
其实最大的反动,就是土地上。
只是朱允炆登基以来,忙于稳定自己的地位,他根本不知道,一直到洪武二十七年的全国耕地总额,他在登基之后,已经开始下滑了。这不是一个人在做。而是很多人都在做。
朱元璋费劲一切手段,将大明的耕地清丈出来。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他们对朱元璋恨之入骨,却不敢乱动,而今还仅仅是试探。想办法将已经清丈出来的土地再次变成隐田。如果朝廷不加以阻止的话,数年之后,一场的疯狂的洗劫就会开始了。
历史上就是这样的。洪武年间的耕地到了弘治年间仅仅剩下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