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公务员(1448)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朱允炆心中首先想到的不是战斗力不战斗力,能不能打仗之类的事情。而今是忠诚。

是的。朱允炆而今虽然只能通过这些勋贵指挥大军。但是大明所有军队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而今是大明天下,朱家江山。这是朱元璋的余荫,也就是说,这些勋贵在军队之中拉帮结派是一回事。但是大部分军队还是认同朱家的。这种情况下,这些勋贵或许能向北边倒戈,因为北边也姓朱。但是不可能造反。

吕氏乱政的时候,有人能振臂一呼,为刘氏袒。而今军中也是可以做到位朱氏袒的。

毕竟朱元璋才死了多长时间,余荫未尽。

但是,经过傅友德所谓改革之后,这份忠诚还剩下多少?须知,当年司马家用了发动兵变的所谓三千死士,其实有不少,都是原来曹魏的将士。

朱允炆怎么能不怀疑,怎么能不担心。他不知道,眼前这位,百年之后,身后名世与曹操,司马家并列,还是与郭子仪,同行。

只是,朱允炆不可能在傅友德面前直接问这个问题。

因为话一旦说开,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朱允炆说道:“军事改革,此事关系重大,朕不能决于暗室之中,这样吧,你先写一个章程,等我召集各方重臣商议。”

傅友德说道:“臣已经写好了,请陛下审阅。”

朱允炆感到了什么叫做咄咄逼人。朱允炆心中暗道:“傅友德是听不懂朕的话吗?这是在逼宫吗?”

朱允炆觉得,他其实说得够明白了。

比方说,说起身更衣,其实不是更衣是如厕。再比如,有时候更衣也不是如厕,是不想见你了。不想再谈了。朱允炆觉得自己的意思已经很明白,无非是想拖一拖。

傅友德如果知道朱允炆的想法,那一定会喊冤枉的。

因为傅友德与皇帝打交道经验丰富,但是与他打交道的皇帝是朱元璋。

对于傅友德来说,什么重臣不重臣的,皇帝的意见最重要。皇帝说要召见重臣,但是一定要让皇帝先搞明白。下面的事情才顺利。如果皇帝觉得不行,下面的事情,就不要说了。

定然不行。

这一方面是皇帝的权威,另外一方面也是朱元璋在军事上的权威。

傅友德天下名将,但是在军事上,也不敢在朱元璋面前炸刺。他下意思将这样的事情当做流程了。觉得给了朱允炆,朱允文就能看懂是的。

朱允炆却是有自知之明,这东西,上面写得每一个字他都懂,连起来似乎也能看懂,但是这文字下面的种种,就不懂了。

第九十三章 傅友德的想法

毕竟,很多军中,不,不仅仅是军中,几乎很多官场上职场上的关键问题,都藏在看似寻常的地方,外行人是看不出来的。一字一差,天壤之别。

而朱允炆很明白自己的水平的。

这也是朱允炆的优点之一。

朱允炆虽然不舒服,但是也是要应对的。他将奏疏放在一边,说道:“朕不懂这些,岳父给我讲讲吧。”

“是。”傅友德说道:“老臣遵命。”

随即傅友德给朱允炆详细解释了一下。

傅友德想将大明军队进行重新编制,以三千人为一营。其中一千五百火铳手,一千骑兵,五百炮兵。然后卫所剩下的老弱,为辎重兵。

之所以如此。傅友德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还真不是战事的缘故,而是卫所战斗力不足的。

诚然,当年的很多老卒还在,卫所的战斗力还能维持,但是也仅仅是维持而已,一来年轻人没有老一辈的能力,毕竟老一辈是跟随朱元璋一步步杀出来的。能活着的都上过战场,见过血。但是而今大明虽然还有战事,但根本没有全国性的战事,再加上腹里的卫所,早就下令,要三分战,七分屯。

战斗力能维持这样,已经不错了。

其实卫所刚刚建立之初,也不是满编的。后来经过调整,朱元璋才算将各家卫所的编制填满,那是洪武初年的事情了。这二十多年下来,卫所编制虽然满了。但是很多人都庄稼汉,之前卫所体系之中,就没有老弱这个概念。而今却有了。

兵贵精,不贵多。

傅友德其实是将一个卫所五千多人,压缩成三千多人了。辎重营的建立,固然是一旦火器全面装备军中,辎重将是非常之重要。专门有人执掌,也是必要的。另外就是辎重,其实可以征召民夫的,多一点兵,少一点兵,不影响战斗力。

可以安排老弱与空额。

只要保证三千战兵是齐员满编的,不影响战斗就行了。

其实,朱元璋死之前,军中并非没有老弱空额,但并没有这么多。而朱元璋死后,短短半年,这样的事情就出现不少。傅友德也阻止不了。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