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大明公务员(1410)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但问题是,这种投入产出比太小了。也就是所谓内卷。
大量劳动力投入到无效的结果之中。
而转变模式之后,成为农业公司之后,第一人身依附关系解除了。
虽然说着一下子是解除不了的,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农业公司的员工与地主的佃户相差不会太大的。但是时间长了,可就不一样了。毕竟而今在法律意义上是不一样的。
其次,一块土地数百亩,就由足够的能力进行多种多样的经营,获得利润要比一小块土地上精耕细作要得到的更多。
更不要说,朝廷税收成本也降低了。
将朝廷面对每一个农户的收税,变成了朝廷对一个个公司收税,成本自然降低了。朝廷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比如青苗费,也可以直接投入其中了。
还有其他种种好处。但是最大的好处就是将劳动力从土地上抽出来,为工业发展提高力量。
工业发展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
何夕也意思到这一点了。
随着战事的发展,各地都需要人力物力。
工业需要人,军队需要人。但是人从什么地方来啊?只能从农业上来。但是怎么从农业上来,也是一个技术问题。毕竟而今粮食生产也是问题。
大规模推广这样的模式,让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抽出来。还能不降低农业生产效率。更是为将来大明的海外扩张,带来无穷的力量。
在此之前的扩展,说是为大明的犁寻找土地,并不正确。因为无论外面有多少土地,也不能落在大明百姓手中,但而今这种改革之后,却变成了可能。
更重要的是,将整个土地体系资本化,商业化了。
从此可以用商业资本的逻辑来理解与解释中国土地问题了。更是对士绅特权的釜底抽薪,这一步只要能够完成,大明就再也回不到过去。
第六十九章 难处
“何兄,你的想法很好,但是问题太多了。”刘璟说道:“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这一件事情辽东是可以实现的。无非分田而已,只要朝廷舍的。辽东土地完全可以分给下面的人。这没有问题。但是河北就不一样了。河北虽然多是迁移过来的,但已经过去而二十多年了,一代人过去,当初本来就不是均分土地,而今土地各有参差。这很正常的。即便当初百姓迁移过来,授田也没有到一家几百亩的地步。土地乃是国家之根本。天下之根本。而今大战在即,动摇根基。不是智者所为,一旦有事,南方战事正急的时候,闹出民变来,悔之晚矣。”
何夕说道:“此事不动手?何时动手?土地这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动,都会闹一个天翻地覆。而且大战在即,战事胜过一切,反而一时间不会出什么大乱子,最少朝廷之中,不会有反对的人。只要朝廷之中没有反对的人。其他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我当然知道这里面有问题,有问题只需一件件解决问题,而不需要解决人。”
这是何夕最大的感悟。
如果能单纯做一件事情,那简直是太幸福了。
然后,人与事是联系在一起的,很多时候要推进一些事情,必须要先清楚一些人。做事就演变成了两边不死不休的斗争。在斗争升级之后,很多人都忘记了初衷。甚至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而斗争,只是为了眼前利益,将对方搞死。
一旦陷入这种局面,这个朝廷大抵陷入死亡螺旋了。
亡国指日可待。
而土地问题是一切之根结所在,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之中。何夕想来想去,觉得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适合对在土地上下刀子了。
更不要说,北京所有的地盘,辽东,河北,山西,漠南。这些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最少并没有强悍的士大夫集团。这就足够了。只要能完成这上面的改革。等将来大明统一天下,可以用这些地方出身的官员,去压制其他地方官员,特别是江南士大夫们。
毕竟何夕也明白,这种改革对于士大夫们来说,完全是不可接受的,这代表耕读传家的经济模式破灭。代表着天下所有人,不管是土地,还是手工业,以及其他各种物产,都卷入商业化的浪潮。
而这种激烈矛盾,何夕根本不可能等打下天下之后去推行,因为,那个时候他面对的反对力量太大了。毕竟,天下只有一个大明,一旦北京政权夺取天下,就不再是一个地方性质的政权。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势力平衡。
而上上下下没有这种紧迫感,很难咬紧牙关,用逼反地方的态度推行变法的。
这或许是,商鞅变法之后,中国历代一统王朝变法都不算成功的原因了。那就是中国太大了。利益集团太多。维持统治,尚能将这些利益集团苟合在一起,一旦变法,就是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尖锐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