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大明公务员(1329)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于是,朱允炆就同意了。
只是,朱允炆万万没有想到,在朱元璋死后,他们才发现出了大事了。
那就是,朱元璋并没有留下任何继位诏书,而朱允炆虽然掌握了权力,他的身份依然在内阁行走,学习政事,并没有任何继承权的名义。
虽然,在朱元璋身前,方孝孺暗示很多人上奏,请立太孙。但是朱元璋一听立太孙,就暗示要将朱雄英给叫过来了。如此一来,朱允炆也就安分了。
但是朱允炆很不理解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做?还是丁显给朱允炆解惑了。
丁显推断,那就是天家哪里有父子啊,宋代很多皇帝临死都不准备册封太子,不就是太子一立,皇帝的权力就受损了。更不要说,陛下是贪权的。他一日不立太孙,他一日大权在握,所有人都有求于他。而他一旦确定太孙,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朱允文对这一件事情是有疑惑的。
他的疑惑是,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朱元璋当年对太子朱标那么信任。
丁显觉得,大概就是太子让朱元璋失望了吧。
不管怎么说,丁显的想法,也不算错。朱允炆也就信了,不再提储位之事了。不过,大部分人,包括朱允炆都相信,朱元璋一定会有安排的。
毕竟,谁都不会觉得,朱元璋是一个糊涂人。储位不清楚,会给天下带来多大的政治风波。这一点,谁都相信朱元璋不会在这一件事情犯糊涂的。
毕竟,朱元璋一直到陷入深度昏迷之前,都没有表现出神志不清。
只是,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不是别的事情。就是朱元璋停灵之后,根本没有找到任何关于传位诏书。这也罢了。
毕竟如果朱允炆第一时间控制了现场,无非是自己造一份而已。但是并不是。
朱允炆根本并不比其他先到。
几乎在朱元璋死后,徐正通知了所有人。包括,几位国公勋贵,太子一脉,亲王一脉,还是蜀王等几个年幼没有就藩的皇子公主,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等等。
黑压压一群人,朱允炆根本不能控制局面。
于是,朱允炆想要登基,就不得不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他没有法理。
这就很尴尬了。
朱允炆此刻跪在朱元璋灵前,心中满是疑惑,心中暗道:“皇爷爷,您为什么这么做?还是有人在其中作梗,将你早已备好的诏书,给调换了。”
朱允炆内心之中,还是倾向于后者,毕竟在朱允文看来,朱元璋还是属意自己的。否则不会将朱雄英打发到北京去。只是差最后一封遗诏而已。
想来一定是朱雄英留在宫中的人,做了什么事情。
朱允炆只能往这边想了。
不过,他心中多少疑惑也没有用。毕竟要解决眼前的问题。
第十八章 无诏天子
灵堂之外,魏国公,宋国公,颍国公,曹国公,等勋贵们都在这里等着。蜀王也代表,皇子皇孙们站在这里,方孝孺代表朝廷一脉也等着在这里。
朱允炆过来之后。
一行人行礼过后,陷入沉默之中。
李景隆目光有些飘移不定。他知道他在勋贵之中,不过是凑数的。前面三个国公在,没有他说话的份。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如此重大政治场合。这个会议,可比寻常朝会重要多了。
他有些好奇,接下来这些人该怎么办。但是同时,不敢多说一句话。须知,这个场合,多说一句话,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诸位,国不可一日无君。”方孝孺起了一个头说道:“陛下生前属意夏王殿下,我等应该迎夏王登基。”
“不错。”傅友德说道:“夏王当即天子位。”
傅友德早就已经投奔朱允炆了,此刻旗帜鲜明地支持朱允炆。
冯胜不说话,徐达脸色复杂之极,也不说话。朱允炆本以为这一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却不想有一个人出声了,不是别人,正是蜀王。
蜀王淡然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要奉大行皇帝遗诏才行,遗诏何在?”
这一句话,震动了所有人。
没有遗诏,这一件事情谁都知道,蜀王是明知故问。分明要给朱允炆一个难堪。这一点让所有人都吃惊。
其实,对于没有遗诏这一件事情,不是没有人怀疑。
比如徐达。
以徐达对朱元璋的了解,朱元璋一举一动必有深意,他不可能不对身后事做出安排,怎么可能没有遗诏?没有遗诏,只有两个可能,是朱元璋故意不让有遗诏的。或者说,那就是遗诏并不符合某一个人的心思,临时伪造又来不及,所以,这遗诏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