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公务员(1187)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张宗德走后,何夕起身活动一下身体,揉了揉太阳穴。

不得不承认,多少年没有思考数学问题了,而今忽然有这一件事情,让何夕有些吃不消,好在大学的知识点或许全忘记了,但是高中的知识记得还很牢。

最少没有跟丢思路,不至于连听都听不懂。

就在何夕转换一些思路的时候,杨士奇过来了。

何夕重新落座,杨士奇开始汇报这一段时间的情况。

杨士奇说道:“天津河道而今有二十艘船一起作业,排水量大增。河南当地禀报,河南都指挥使,带着附近好几个卫所,奋战月余,终于合拢了。河间,保定等地,一些地方的水也退了。只要老天爷开眼,放晴一个月,这一次水灾也就过去了。”

何夕叹息一声,说道:“希望如此吧。”

夏秋之季,本来就是多雨的时候,而今连不准确的天气预报也没有,说话之间,来上一场大雨,何夕并不觉得奇怪。

一个月不下雨,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水灾最困难的日子过去了,但还有漫长的收尾过程。

一地鸡毛的,并不比对抗洪水本身要容易。

杨士奇说道:“这几个月内,从河间拉来丁口二十余万,其他合计有二十余万,整个北京城中,而今有四十余万人了。这也引发了很多问题。”

何夕说道:“都说说什么问题。”

杨士奇说道:“首先是丁口,河间府总计人口不过四十余万,这一次迁徙过来,今后河间府的一半人丁了。河间府上下,都在我那里不走了。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向朝廷交代。其他的地方,也或多或少有这个问题。”

何夕沉思片刻,说道:“说到底是田赋的问题?告诉他们,让他们重新清丈田亩,核定田赋就行了。如果上面怪罪,一切由我承担便是了。这算什么问题?”

杨士奇说道:“大人,此事不可轻忽。这些百姓迁徙过来,可以说,各府县的人丁大减,耕种的土地也会减少很多。大人不是说过,北方粮食总体短缺,而今迁徙百姓,有误农时,这一点,朝廷上很多人都是意见的。”

一句话,工业在与农业争夺人口。

而今的整个北京,不过三四百万人口而已。无中生有的新北京城,要达到何夕想要的规模,自然要大规模对地方吸血了。

这是很自然的。

而将农业人口转换为工业人口,变相的与地主争夺佃户的权力。

说实话,在北方还好。

因为北方最少现在是地广人稀,再加上朱元璋鼓励开荒。根本没有那么多佃户。大部分人都是有自己的土地的。所以北方地主阶级对北京城这种吸纳人口的行为,无可奈何,也无从下手。

但是这直接影响了河北的粮食生产。

会进一步加剧,北方粮食紧张局面的。

毕竟增加这么多非农业人员,都是要吃粮食的。

何夕听出来,即便是杨士奇对这一件事情,也是有些微词的。

倒不是,杨士奇不知道何夕这样做是必要的。而是工农比例的问题,粮食是国家根本,任何时候,粮食的重要性,都要在钱之上。而大明北方地方本来就不是粮食产区。河北地区粮食产量虽然不高,但是起的效果是很大的。

毕竟河北粮食距离前线近,运输成本低。

而何夕如此一弄,就必须从南方运输来更多的粮食。之前,一年海上运了两三百万石都有剩余。但是按照何夕这样的做法,估计需要更多,即便是辽东耕地开发的够好。

也不过是弥补河北耕地的损失而已。

这种取舍,在杨士奇看来是有问题。只是他在委婉的说出来而已。

何夕沉默了片刻,说道:“燕王什么时候回封国,你派人打个招呼,从他手中多卖一些牛,在北京贩卖,我记得有很多新农具之前都卖不出去。我估计这一次就能卖出去了。”

杨士奇听明白何夕的意思了。

增加牛的使用,增加新型的农具,从而提高北方粮食产量。只是杨士奇看来,这个办法是相当有问题的。

杨士奇说道:“大人,这恐怕远水不解近渴。”

何夕说道:“杨大人,你觉得我们大明未来的农业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句话,让杨士奇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在他看来,千百年来都是这样种地的,难道还要有什么不一样吗?

第一百零二章 农业专业化经营

何夕浅薄的知识,其实一直在担忧。

安置六十万人口在北京城中,虽然没有发什么安置费用,但是实际上,这些人都被正在修建的北京城工程,与各地配套的工厂给吸收了,整个北京城工程大概有四十万人之多。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