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公务员(1169)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说起来好像都对。但是实际上,燕王一眼就看出来。

这是冲新法来的。

因为新法在很多地方,是与地方风俗相违背。而新法本身即便没有进行推行,单单是一些法律上的变动,就已经给地方上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工作量。

比如清丈之后,民户的登记,百姓离开家乡开路引,之前是不许的。而今是要开路引,这部分的工作。最重要的,其实是分家。

之前,在家族之中,是长辈的一言堂。因为长辈是有绝对的经济大权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权全部归长辈所有。小辈们根本不可能反抗的。要扫地出门,就能扫地出门的。

但是而今不一样了。官府支持个人的财政权。也就是家产,不全部是家长所有,成年男丁也有一分。这就引申出来很多问题。

第九十章 暗潮翻涌

虽然说,在实际实践之中,只要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问题,定然是晚辈吃亏。如南京那个案子一样,但是刑部已经将这个案子定成了典型,下面断案就不能做的太过了。

决计不可能将分家产定型为忤逆不孝。

虽然分的家产一般很少,但是能得到了自由,很多年轻人都是愿意的。

而江西与其他地方不一样。

江西好诉,这个风气从宋代就开始,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或许是江西百姓识字率高,懂得多,很多江西的地方官,在律法上还被江西的状师拿捏了。

这让很多官场人对江西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江西多刁民。不好混啊。

对状师,恨之入骨。

所以新法推行之后,在其他地方不好说,很多地方都没有反应,虽然有个别地方官努力响应,自然是为了搏了出位。只是而今整体官僚系统之中,还是守旧派占据巨大多数,他们碍于朱元璋的态度,不会表态。但是很多事情不需要表态的。

不做为,比做事要容易太多的。能有很多办法,让朱元璋也没有办法处置。

固然,朱元璋做为皇帝是不讲理的底气的。随时可以掀桌子。但是朱元璋也知道,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对于这些小官,不值得。

这也是朱元璋支持何夕在修建北京城的原因,其实就是在北京另起炉灶。将来代替现在大明官僚体系。

算是釜底抽薪之计。

而这位小小的典史,也算是忠心为民之人,他实在忍受不了,变法以来种种乱象,也算得上冒死上疏。

他主要说了很多问题。

比如,地方多诉讼,新法以来,地方分家的诉讼多了十几倍,更有不知道多少父子夫妻为仇。子不孝,父不慈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一句话,风气日堕。

作为一个儒生是完全不能承受的。

其实,这些问题并非不存在,只是隐藏在家族管理体系之中的。说一句不客气的话,这个年头这个风气,如果不是逼得不行了,谁会出来闹啊。很多生命都消失的无声无息的,家法这两个字,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

只是,之前看不见,就当做不知道而已。

而今看见了,就是世风日下。

贞节牌坊下面有多少冤魂?从来没有人在意。

当然了,有一些问题是真的有问题,比如,诉讼多了,很多胥吏,吃了上头吃下头,将两方吃的干干净净的。以及很多司法上的事情。毕竟之前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案子,地方官府的人堪堪够用。而今多了这么多案子,这么多事务,很多事情都管不来。

以至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可以说,整体上来说,朱元璋从清丈田亩开始的变法,都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就是增加地方官僚的事务。而朱元璋并没有增加人手的意愿。也没有涨俸禄的想法。

后者,朱元璋也算有。因为朱元璋看来,等何夕进行过币值改革之后,将宝钞变成银票之后,银票的币值涨回来。就算是为官员涨薪了。

燕王看完,放下奏疏。

太子说道:“四弟,你怎么看?”

燕王说道:“小弟常年在边疆,这里的事情不怎么懂,也没有什么看法。”

太子说道:“你知道父皇为什么让人拿这个给我吗?”

燕王说道:“为何?”

太子说道:“父皇大概觉得,是我支持此人上疏反对新法的。但是怎么可能?我没有那么无聊?”

太子觉得这一封奏疏,就是朱元璋给他一个警告。朱元璋说的不仅仅是这一封奏疏,而是现在大明上下,正在酝酿的反对新法的浪潮。

毕竟朱元璋的很多布局,大家并不是不明白。而今新北京很多事情都被人放在放大镜下面看。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