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公务员(1105)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因为朱元璋的学问根基不厚,有些事情,他是想象不出来的。关于经济学的一些东西,在现代人学习的时候,可以比照社会上的很多案例,来加深理解。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只能靠想象了。

有些东西,是很难的理解的。

而太子在这上面学到的更浅薄。

这从两个人得到现代知识之后的倾向就知道了。

朱元璋对明清历史方面是有兴趣,但更有兴趣的是现代社会。但是太子却被“靖难”给困住了。根本没有深入了解其他方面。

只是泛泛而读。

朱元璋说道:“何夕是什么样的人?你最清楚了。这方面的事情,交给他做,是最有可能办成的。何夕与我家休戚与共,他不会故意坏事的。再加上他在辽东的表现,既然敢提出来,就由一定的把握的。且看之吧。”

太子说道:“父皇,儿臣恐怕一发而不可收拾。而且儿臣也知道何夕,何夕如果没有来到本朝,他在未来也是一个泛泛之辈。如果能将本朝的生死大计,托付此人。”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子,说道:“太子,你错了。你徐叔叔,当年也不过一马前卒。而今却能与卫霍齐名,以出身看人的成就,本身就大错特错。这样说的话,你老子我,还不配坐这个位子了。”

太子说道:“儿臣失言。”

朱元璋说道:“好。就当你说的对。这一件事情有风险吗?自然是有的。但是本朝的生死大计吗?纵然何夕办砸了,最差什么结果,北京一片混乱。盗贼蜂起,乃至于蒙古死恢复燃?你觉得这个局面,朕收拾不了吗?”

太子哑然,说不出话来。

不要说,北京一地,就是天下重新分崩离析,朱元璋都有信心,再扫平一次。更不要说,区区北京城营造出了问题。说大,自然也是大问题。宝钞毕竟是大明的法定货币,有所变动影响巨大。但问题是,大明各地都是小农经济为主,即便宝钞崩了,也不可能波及到乡村。也就是说大明的基本盘,不会出什么问题。

这与现代的经济危机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也是朱元璋与朱标最大的不同,朱元璋永远有着近乎狂妄的自信。对于将天下事情掌握于手中的信心。而朱标从小就是在无数期望之中长大。要被动应对所有的人目光与期望,还无时无刻要与自己的父亲相比。最先想到一定是,这些事情不能出错。这些事情一定要做好。

才养出如此谨小慎微的性子。

朱元璋说道:“标儿,其实何夕搞砸不是挺好吗?他搞砸了。我自然要降罪于他,今后几年,他很难重新被启用。你将来再用不迟,到时候,你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吧。”

“这样不好吗?”

第五十章 准奏

太子听朱元璋如此说,立即说道:“父皇,儿臣不敢以私心而坏国事。儿臣也是期盼何夕能做好这一件事情的。但是——”

朱元璋说道:“那就让他去做,我打下的江山,家大业大,一时半会儿败不完的。标儿,其实,有些事情,你不用想太多,在推行变法这一件事情,有谁能做得比何夕好吗?没有。那就让他做便是了。”

“成则赏,败则罚。本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太子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了。因为他知道,即便说出来,也没有用。

什么叫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朱元璋来说,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太子来说,却是无法承受的问题。

这就是太子与朱元璋最大的分歧。

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这种跨越,不是一年两年,甚至十年八年就能完成的。用几十年,乃至半个世纪,一个世纪都很正常的。而这种变革之中,存在激烈的社会变化,重新洗牌。可以说是人为营造的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能与之相比的时代,就是春秋战国,那是从奴隶制度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

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太子只需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但是这些话,说给朱元璋听,又能有什么用啊?

一阵沉默。

朱元璋等了很久,想等朱标继续说话。

但是朱标已经无话可说。

彼此的心思,都明白。而都无法改变的。

好久,朱元璋说道:“你的身子骨不好,回去好好养病吧。等过一阵子身子好了,再来办差便是了。”

太子说道:“是。”随即在小太监的搀扶之下,缓缓的离开了。

朱元璋看着太子的背影,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随即在何夕的奏疏上批上一个字:“准。”

何夕的奏疏,经过十几人的流程之后,终于算是批下来了。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