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大明公务员(1020)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不过,这戏台已经搭建好了。岂能不上台了。
朱元璋再次整理衣服,走了出了大殿。
……
呜呜呜,无数号角之声响起,叮叮当当的雅乐,也随风而动,数千锦衣卫,一个个身高七尺,相貌端正。脸上没有一丝瑕疵,身穿锦衣,手持仪仗,簇拥着朱元璋的銮驾,来到了奉天门下。
朱元璋下了銮驾,缓缓走到了龙椅之上,坐了下来。
龙椅与其说是椅子,不如说是塌,一张短塌,人坐上去之后,四面不靠,只能正襟危坐。
朱元璋使了一个颜色。立即有太监出列,手持圣旨朗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历经百战,乃有天下,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朕修大明律再三,依然玉壁微瑕,朕令三品以上官员,上奏言此事,朕今日临朝,令有司畅所欲言,论大明律利弊事,钦旨。”
朱元璋这一道圣旨,并不奇怪,甚至在很多人预料之中。
一时间按照官员大小顺序,下面官员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从大明律之中选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毕竟,或许官员们还不知道所谓变法到底怎么变,但是大明律修订,都是已经确定了。他们一律支持修订大明律,也要给出理由。
何夕倒是听了他们的理由。
第一量刑过重,第二刑罚过多。
总之,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减刑,不管是减少量刑,合并罪名数目。
毕竟,大明律对官员犯罪这一块,太狠了。简直一点余地都不留。岂能不让这些人胆战心惊之极。
然后,就是法外加刑。
这一点也是官员苦恼之极。不过没有人敢多说。
无他,法外加刑的人是谁?是朱元璋。
要这样做的人,岂不是要消弱朱元璋的君权,朱元璋是何等人?怎么会同意?既然不能同意。这方面如果说了,到底会有什么下场,还真不好说。
何夕站在大臣之中,听着陈腔滥调,却没有一点昏昏欲睡的感觉。而是目光看着站在自己不远的刘三吾,还有大臣之中,那些素有清名的人。看看有没有谁忽然跳起来。
出现在他预料之外的变化。
很显然是没有的。
只是朱元璋有些听烦了。他忽然用手指敲了敲龙椅前面的案几,一时间数千平的广场之上,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呼吸,只要风呼呼的挂在旗帜之上,才一点声响。
朱元璋淡然说道:“今日,没有反对修订大明律是吧?”
之前朱元璋,办事何尝如此拖泥带水。要下面人每人发表意见,京师三品以上官员,也有一两百个,其中更有一些超品的勋爵之类的。一个个说,不知道耗费多少时间。
于是,朱元璋直接问了。
下面人鸦雀无声。
朱元璋也不说话,一抬手,立即有太监又宣读一封圣旨。
这一封圣旨,谁要下面人推举修订大明律的人选。
刘三吾见状,大声说道:“陛下,老臣愿意自荐。”
朱元璋眼睛微微一缩,眼睛之中流露出一丝,温柔的杀意,他说道:“好。还有谁愿意自荐?”
何夕说道;“臣愿意自荐。”
朱元璋等了一会儿,却见广场之上鸦雀无声,没有人说话。
毕竟这才是大明洪武年间官场的常态,说人人自危,每日出门都不知道回家的时候头颅还在不身上,是有些过分了。但是在朱元璋的威势之下,大多数人都谨慎小心,循规蹈矩。却是事实。
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有勇气,插手这一件事情。
更不要说,他们也不习惯朱元璋的变化。
之前,很多大事,朱元璋都是一言以决,那么好像今日,居然问下面人的意见?他们敢有什么意见?
朱元璋说道:“刘三吾,你觉得你们两人之中,谁更适合做这一件事情。”
刘三吾说道:“老臣比较适合。”
朱元璋好像很感兴起的说道:“为何?”
刘三吾说道:“何夕资历浅薄,多在外地任职,没有在中枢任职过,大明律修订。乃是天下大事,岂能任用此人?当用儒臣主之。”
朱元璋说道:“那你准备怎么修订?”
刘三吾微微一顿,说道:“减刑修省,与民休息。”
朱元璋说道:“朕定下的赋税高吗?”
刘三吾说道:“不高。”
如果仅仅按官方赋税来说,明清的赋税都谈不上高。只是中后期,有太多的附加税,而今还是没有的。
朱元璋说道:“天下徭役都很重吗?”
刘三吾说道:“北方徭役要重一些。南方的徭役要少一些,即便上也不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