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公务员(1017)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

如果说其他人的反应,还都是余波,是旁观。如山的压力就到了刘三吾这里。

方孝孺在太子的压制之下,终于选择的沉默。

这一点刘三吾虽然有一些失望,但也可以理解。

就正如,刘三吾知道太子的真实意图之后,并没有劝太子劝谏陛下一样。

天下之间,有些事情,需要人去死,也需要人活下来。

刘三吾是准备去死的。而方孝孺是要活下来的。

一来,刘三吾年纪比方孝孺大太多了。二来,虽然方孝孺继承了宋濂的衣钵,但是在士林之中,很多时候也是要讲资历的。方孝孺的权力是比刘三吾大。但是在士林上的威望却不如刘三吾。最后自然是为了太子。

其实刘三吾早就知道,自己所做所为是徒劳无功。

但是那又如何?

在大明,朱元璋的意志就是天,就是一切,没有人能阻碍朱元璋的意志。

刘三吾自然不行。

只是圣学是要有人捍卫的。

有些事情,是不管成败,都是要做的。在刘三吾心中,儒学神圣无比。自然改万古长存。一些异端邪说,虽然一时兴起,但是千载之下,又有什么?理学更是金玉之言,虽不敢说,一字不可易,但决计不是何夕这样做的。

比起这些,刘三吾区区头颅算什么?

而且如果他刘某人一颗头颅,能让陛下看到这一件事情的阻力,从此回心转意,那么他死而无憾。

毕竟,他一开始就准备死谏的。

何夕的建议反而给了他机会,给了他说话的权力,这一段时间,刘三吾大声疾呼,寻找了很多人,发出更多的声音,想要引起声势。只是,朱元璋这三个字名头太重。

官场上,几乎没有愣头青。

所有人都臣服在朱元璋的淫威之下。不敢多说一个字。不做错一步路,这个时候,他们怎么可能与刘三吾一样,上书反对。毕竟这些人最有政治敏感度了,能从很多角度,分析出朱元璋的真实意图。

只会换着花样拍朱元璋的马屁,或者说,说一些无用的废话。表示自己的中立想法。敢头铁反对的,三品以上几乎没有。

第一百七十七章 火候到了

事已至此,其实已经很明了。

在朱元璋的权威之下,大明不允许有第二个声音,如果有,就是死人的声音。

而刘三吾就想要当这个死人。

刘三吾一次又一次的上奏朝廷,更是自己在官报上发言抨击新法。

一时间,南京城中好生热闹。

……

何夕在大内办公,他这个大学士,仅仅负责修订大明律这一件事情。而此刻,各方面的情况都汇总到这里。何夕默默一算,火候差不多了。

且不说,有解缙与丁显,近一年的预热与冲突,还有朱元璋坐镇,何夕看来,舆论已经到了顶点,不能再等下去了。

何夕起身走过长长的走廊,来到的乾清宫外,报名请见。

朱元璋接见了何夕。

朱元璋说道:“怎么准备好了。”

何夕说道:“已经准备好了。小火慢炖一步步来。快了反而不好。而今朝野上下,对修订大明律这一件事情,有了共识。可以着手下一步了。”

朱元璋说道:“我早就准备好了。”

随即一封圣旨拿来出来,朱元璋给身边的太监,太监当初取出玉玺,盖了上去。

小心翼翼的将圣旨给收起来,递给何夕。

何夕一看,这圣旨不是别的。核心就是一句话,十日之后,令三品以上官员悉数到场,商议修订大明律之事。

这是废话,也是流程。

而这一封圣旨一下。下一步开始了。

……

十日弹指之间。

何夕在家中整理官府,大红官袍,黑色官靴,再加上乌纱帽。看得人气宇非凡。而今现在的何夕,完全不是当初的何夕了。不至于撑不起这一套衣服。须知,衣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表现,他背后代表的很多生活细节与习惯。

很多人穿不惯西服,有些人穿不惯汉服,或者其他样式的衣服,身材或许是其中原因之一,更多的是并不适应这衣服后面所涵盖的生活习惯。

就比如,这一身官袍,除非站得不动,否则永远要注意,什么时候要提起衣角,要走四方步,否则整个人的气质就不搭,有一种沫猴而冠的感觉。

这些东西,不用人教的。从小穿这种衣服,自然就习惯了。

何夕刚刚到了大明的时候,其实有很多不习惯。

但是而今,何夕与古代人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了。

何夕看重铜镜之中的自己,深吸一口气。虽然他知道这一场的朝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内心之中依然是有压力的。心中暗暗祈祷,不想出什么乱子。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