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2900)

作者:寒梅惊雪 阅读记录


“孤,姑且叫我年七百。”

朱文奎想了想,父皇游走地方时化名年六百,自己接续上,叫年七百貌似也挺好。

“年兄。”

于谦作揖。

朱文奎打量着于谦,笑道:“我对你的《石灰吟》很是佩服,若全天下的读书种子都有石灰的品性,不怕烈火焚身,立志留清白于人间,那这大明何愁盛世不至?”

于谦平静地笑了笑:“在我看来,国子监、府州县学与社学,便是朝廷打造的石灰窑。无数先生、训导、教喻、博士等都在努力,想要让每一个结业的弟子如石灰一样,清白一身,又有所作为。”

朱文奎连连点头,坐了下来:“听说你选修了五门课业,实在是惊人,你这个年纪当真可以学习这么多吗?”

于谦遇到了同龄人,总感觉有些亲切:“先生教导,一个人只要不懈怠,肯吃苦,没有学不出来的学问。我不怕吃苦,大不了少睡一个时辰。你修的是什么课业,为何我没听说过你。以你的年纪能进入国子监,想来也有过人之处吧。”

朱文奎摇了摇头:“过人之处?不,我之所以来这里是父亲安排的,每个月都要来这里上四堂课。至于课业,也就是儒学、商学、农学与兵学,不过我在自学航海的学问。”

于谦有些惊讶。

北京国子监可是最高学府,这些年来其作用已经超过了科举,许多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人,大部分都需要进入国子监重修,以至于科举近乎名存实亡。

在这种情况下,国子监对人才的把关就变得至关重要。

不成想竟还有人走关系,将孩子送到国子监来,他父亲是谁,国子监为何不拦一拦?长此以往,国子监岂不是会被人用关系、钱财打通门路,到那时,滥竽充数者众,国子监何以引领学问?

“你对航海有兴趣吗?”

朱文奎见于谦不说话,问了句。

于谦摇了摇头:“没兴趣,大明百姓大部分都生活在陆地上,虽然海洋带来了丰厚的贸易品,推动了商业与造船业的发展。但我认为,航海只是锦上添花的一笔,真正重要的还是七千万百姓。”

朱文奎并不认可于谦的话,反驳道:“陆地上的百姓自然是根基,可航海并非锦上添花,而是支柱,如同一间房屋,地基打好之后,需要立柱,而柱子不可能只有一根。既需要有百姓的柱子,军队的柱子,官员的柱子,也需要水师的柱子。”

于谦反问:“航海除了带来贸易品之外,还会带来什么?”

朱文奎笑道:“难道高产农作物你看不到?没有航海,哪里有这些农作物?还有矿产,你不知道吧,如今铁船也好,蒸汽机也好,有些钢铁里面含着来自遥远非洲的金属。大明地域虽大,但并非所有物质都有。”

“父亲说,地多了,现在不用,荒废着,不意味着日后不用。有些地下深处埋藏着珍贵的物产,只是局限于我们当下的技术与能力无法使用,但未来总会用得到。航海可以将那些没有人的地方纳入大明的领地,日后找矿、挖矿也方便一些。”

于谦发现自己对眼前的人有些偏见,全都是他走后门惹的……

偏见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与情绪,这是不对的。

于谦调整好心态,赞同了这位少年的话:“你说的是有些道理,只是我认为,主次区分上,一切应以这七千万百姓为主,其次才是划分资源去航海,开拓。”

朱文奎微微点头:“是啊,主次要明确,轻重缓急也需要明确,课业上也是如此。”

于谦吃惊地看着朱文奎,起身,肃然行礼:“受教了。”

朱文奎笑了,跟着站起身来,拿起宝剑,对于谦道:“我们年纪相当,一定有许多话可以说得来。我还会来国子监,到时候会来寻你。你若是有想知道的国子监隐秘,我可以带你去,包括一些密室与实验室。”

“当真?”

“自然,但你需要遵守好进出规条。”

“那郭嘉乐的电能实验室,我也能进去?”

“那里有些危险,你确定要去?”

“我也想知道电能是什么。”

“没问题,我带你去。七日后此时此地,如何?”

“一言为定!”

于谦看着离开的朱文奎,想了想,转身去了儒学院休息课业,等到晚间郭嘉乐、沈达道回来之后,才问道:“年七百是谁?”

郭嘉乐疑惑地看着于谦,对沈达道问:“国子监有姓年的?”

沈达道摇头:“这倒不曾听闻。”

于谦连忙说:“他年纪跟我差不多,今日在兵学院上课业。”
上一篇:大明国士 下一篇:红颜倾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