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小夫郎是赚钱能手(46)
作者:西瓜啵啵柚 阅读记录
第二天下午,李轻舟就去吴婶娘家把豆腐背了回来。七斤豆腐,最后拿回来十六块豆腐,一罐子豆腐脑,还有些豆渣。
豆腐脑虽然已经凉了,但直接吃滋味也不错。家里除了李轻舟兄弟俩喜欢吃咸豆腐脑,其他人都偏爱甜的。
当天月笙就取了四块豆腐,上锅蒸了一小会儿后,全部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摆在竹筐子里,拿棉布盖上,放在了角落阴凉处。等过个三四天,豆腐块就会长一层白毛,到时候在用白酒、盐、胡椒粉调碗汁儿,沾湿豆腐后裹上一层辣椒面就可以装进坛子里。霉豆腐配稀饭馒头或者拌饭吃正好,放几个月都没问题。
之后月笙又拿了几块豆腐剁碎了,混着肉末和面粉,炸了许多丸子。至于剩下的豆腐,则用竹篮子装了,吊在土灶上方,这样就不容易酸。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年三十越来越近,家里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为过年做准备。
炒瓜子、炒花生、打年糕、剪窗花、大扫除、杀鸡……每天都有不同的事儿做。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大年三十。
一大早,家里人就都起来了,忙着把院门贴上新的桃符,每个窗子都贴上各式各样的窗花,走廊上也挂起大红灯笼。
今天的重头戏是晚上的团圆饭,早中两顿便都吃的简单。
过了中午就要开始准备团圆饭了。
最先准备的就是包饺子,和面的、擀皮儿的、包饺子的,一家五口人都围在桌子前忙活,连嫣嫣都做的像模像样。因着过年,饺子馅儿也准备的比较丰富,有韭菜鸡蛋、猪肉大葱、猪肉白菜、韭菜猪肉的。
陈秀云洗了个铜板包进面皮里,“我今儿也包个铜板,讨个彩头,就看你们谁运气好了。”
“那我今儿可要多吃点饺子,说不定就能碰着了。”月笙打趣道。
李轻舟笑了笑, “那你肯定没有我和重山吃得多。”
“吃得多也不如正正好。”
———————
月上树梢时,团圆饭终于备好了。这是这么多年以来,李轻舟他们吃的最丰盛的一次团圆饭。饭菜摆了满满一桌子,最中间是一钵黄豆炖猪脚和一条清蒸鱼,除此之外,还有珍珠丸子、粉蒸肉、炸酥肉、白切鸡、凉拌猪耳和白菜豆腐,主食则是大白米饭和饺子。
烧纸焚香,祭过祖先之后,李轻舟去院里燃了炮竹,一家人才上桌吃饭。
每人面前都是一碗饺子,煮过的饺子长的都差不多,从外表看根本看不出哪个里面有铜板。
月笙一碗饺子快见了底,也没见着铜板。他夹起最后一个饺子喂进嘴里,咬了一口就发现了不对。拿出来一看,果然是个铜板,上面还裹着猪肉白菜,只露了一半在外面。
“呀,还是我们月笙运气好,这就吃到铜板了!明年定能财源滚滚,好运连连了。”哪怕不是自己吃到了,陈秀云依然十分高兴。
“嫂嫂真厉害!”
“那我可要沾沾月笙的光,也争取多赚些钱。”
“都好都好,我们一家人都要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肉喝酒,说说笑笑,这顿饭吃得就格外久……
吃了团圆饭,就该发压岁钱了。重山和嫣嫣都收了三份压岁钱,月笙没想到李轻舟和陈秀云还给他也准备了压岁钱,虽然不多,但这种被人珍视的感觉更难得。
大年三十,除旧迎新,按照习俗今夜要守岁,以期祛除邪祟、家人安康、父母长寿,是不能早睡的。
屋里屋外都点着灯,堂屋里燃了泥炉,上面温着热水,旁边的凳子上放着瓜子、花生、柿子片、柿饼、麦芽糖等各种小零嘴。
汤圆在院子里时不时地吠叫,有小孩子们吵吵嚷嚷的人。守岁时小孩子们都不太能静下来,便会成群结队地上各家敲门,说上几句吉利话,讨些零嘴吃。这样的日子,哪怕平日里再小气的人家,也不会吝啬,或多或少都会给一些。
嫣嫣也被李萍萍和几个小伙伴叫了出去,在外面跑了一阵儿,才兜着各种各样的干果炒货回了家。
嫣嫣到底年纪小,在外面跑了一圈儿就累了,回来没多久就歪在陈秀云怀里睡着了。立香燃了几根,天已经不早了,陈秀云和李重山j都被劝回房休息了,只留了月笙和轻舟两人继续守岁。
“坐过来点儿,靠着我要舒服些。”李轻舟拍了拍自己的肩。
坐了这么久,月笙确实觉得脖子有些酸了,也没矫情,就把椅子挪过去,歪头靠在了李轻舟肩上。
“累不累,要不要也去睡会儿。”李轻舟把月笙的手抓在手里揉了揉。
“有点儿累,”从早上起床就一直在忙,不可能不累,“但我想陪着你一起守岁。”
李轻舟把月笙的手抓得更紧了些, “好,我们一起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泥炉里的柴火发出“噼啪噼啪”的声响,堂屋里隐隐传来低低的说笑声,直到第一声鸡鸣响起……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又是新的一年开始。
--------------------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李世民《守岁》
第41章 (捉虫)
==========================
天渐渐大亮, 四面八方传来炮竹声,十分热闹。
李轻舟去开了院门,也拎了一串炮竹到院子里, 用火折子点燃了, 就快速跑到屋檐下。月笙早就捂住了耳朵, 炮竹声噼里啪啦地响起,大红碎纸四处飞扬。
陈秀云等人也陆陆续续起床, 今日都穿上了过年前做的新衣裳,颜色鲜艳, 衬着满面笑容, 瞧着喜气洋洋的。
正月初, 家家户户都要四处走亲访友去拜年。初一,月笙就和李轻舟回了青山村,给他爹娘、大伯还有李轻舟舅家拜年。
清河村里有来往的也不多, 就只去了张黎家和李成林家, 初三又去镇上给宋宴清拜了年。
之后就一直窝在家里待客。往年他们家是没什么人来拜年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村里人人都知道他们家要有钱了, 加上他们又时常在村里收山货、买鸡蛋,村人都有心想和李轻舟他们打好关系。于是来李家拜年的人就多了起来, 每天都有人上门。
事实上, 不止清河村的人知道李轻舟家的事儿,邻近的几个村子都有所耳闻。村子离得近, 多少都有些沾亲带故, 不管什么消息都能传开。
正月初六, 杨柳村杨发贵家。
“娘, 我们真要去给李家拜年吗?”杨平有些表情很不情愿。
“当然要去, 人家可是我们的大恩人。”张菊花给杨小玲梳了个发髻, 又拿出自己一直没舍得用的胭脂给杨小玲抹上,“哎呀,还是我们小玲长得俊,这样一打扮还不得把那些个毛头小子迷了眼。”
杨小玲才十三岁出头,浓眉杏眼的,五官确实长得还行。但肤色暗黄,身形瘦小,脸上也没什么肉,张菊花拿来的胭脂颜色艳红,而且也不够细腻,有些抹不开,涂在两颊上就显得有些滑稽。
但杨小玲和张菊花一样,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听了张菊花的夸赞娇羞一笑:“娘!你说什么呢。”
“哎哟,有什么好害羞的,你这个年纪正是好时候。”张菊花摸了摸杨小玲的发髻,“我都打听好了,那李家二小子跟你年纪相仿,还没开始说亲呢。你长得好,我们多来往着,没准儿就成了。他大哥待他和那个小妹是极好的,有什么好的都想着他们,他大嫂也是个好相与的……”
杨平看着那母女俩就这么兴奋地讨论起李家,仿佛嫁入李家已经是板上钉钉,而他爹坐在一旁半眯着眼,嘴角微微翘起,听得也很是入迷。
“可是当年我们那样子,这么多年也没来往,那李家能……”杨平终究还是没忍住开了口,只是有些事儿连他自己也羞于开口,话说得有些不清不楚。
屋子里的其他人却都听清了,一下子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