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初唐峥嵘(622)

作者:狂风徐徐 阅读记录


“昨日黄昏,赵元楷入福光坊,借宿妹婿家中。”中年人低声道:“当夜,赵元楷乘坐马车去了荣府。”

“马车?”李善不自觉的伸出舌头,舔了舔干涸的嘴唇,“看清楚了?”

“看得真切,在后门停下,有人来迎,提着灯笼。”

李善沉默良久,靠在椅背上,看向中年人,笑道:“不用再查了。”

“尊郎君命。”

“十一。”李善笑道:“你这位堂兄性情和你南辕北辙。”

虽然经历了顾集镇一战的惨烈战事,但范十一还是皮猴的性子,笑道:“那郎君得多多赏赐。”

“那是自然。”李善点头道:“二十贯钱……你母亲那边不用担忧,起居均有人照料。”

范丰拜倒在地,“多谢郎君。”

“起来吧,细处再说说……”

李善有些心不在焉,荣九思……你究竟扮演的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第六百九十七章 怀疑(上)

细细问了几遍,李善着重询问了荣九思这半年来的行踪,范丰一一作答,非常清晰,范十一在一旁偶尔提示几句,相对来说,他更了解事情的原委。

原本目标是封伦,因为这是个最关键的人物,不过这位在年初晋中书令,位列宰辅,李善生怕出了意外,才会将目标转到荣九思的。

“平日做什么营生?”李善突然换了个话题。

范十一笑道:“他平日是个货郎,走街串巷,也经常在长安周边村落,每个月也要来一次庄子。”

范丰的母亲就住在日月潭,以货郎的身份每月来一次,显然是来探望母亲的。

“嗯。”李善笑了笑,“暂且还是住在长安吧……换个营生,回头会有人交代你的。”

“是。”

“暂且停手。”李善补充道:“若有要事,范十一如不在,可径直寻曲四郎。”

“是。”

看着范十一引范丰出去,李善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渐渐陷入了沉思,在他的脑海中,一条若隐若现的线渐渐露出踪迹,但有一点是他想不通的。

对于赵元楷这个人,虽然有不少人用鄙夷的口吻提及,但李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什么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人,谁不想往上爬?

为了往上爬,不要脸的人难道就少了?

不说李德武这个例子还摆在眼前呢,即使是李善本人,前世不也是一次一次拼命的往上爬吗?

李善对赵元楷这个人感同身受,当他知道此人因为名声不好,太子、秦王两边都不接纳之后,甚至他都有心思用这个人了……不涉夺嫡,名声败坏,但能做事就行。

但是就在履新之前,听崔信提及,赵元楷主责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之后,李善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些什么,有了些影影绰绰的猜测。

这只是直觉,并没有任何证据,但李善在第一日赴任的时候有过些许试探,提及有意巡视关内粮仓……没想到赵元楷真的有所动作,至少他在条件反射下表达出了对李善的抵触情绪。

李善立即察觉到了异样。

赵元楷为什么名声败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人为了往上爬不惜媚上,为什么要攀附东宫或者秦王,无非是为了攀上一条大腿。

如今东宫、秦王府都不接纳,对于赵元楷来说,列入宗室,册封郡王,名扬天下,还得圣人信重,有平阳公主撑腰的邯郸郡王李善,难道不是一条摆在他面前的大腿吗?

这样的大腿你都不想要?

不仅不想要,还如此排斥……这不是赵元楷的性子,除非他有难言之隐。

什么难言之隐呢?

要么赵元楷有更好的选择……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东宫、秦王府都不肯要,难道他还能入李渊的眼?

要么,赵元楷已经做出了其他选择。

李善目光幽幽,盯着正在跳动的烛火,这十来天内,自己拒绝了三波为赵元楷说清的,还好崔信、李乾佑没有被说动,不然自己还真有些被动。

就在两日前,赵元楷也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居然请动了当年和李善在山东一战并肩的河东柳氏的柳濬。

李善有足够的理由拒绝柳濬的说清,毕竟当年是他救了柳濬,而不是柳濬救了他,但李善也暗自恼怒,才会第二天就在司农寺放出风声,三日之后启程,巡视关内粮仓。

在这种情况下,赵元楷请出了荣九思。

而且还不是光明正大的,而是偷偷摸摸的半夜去找荣九思。

荣九思在长安有些名望,但各个方面都并不冒尖,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一点,他是齐王李元吉的心腹幕僚。

李善拿起杯子喝了几口水,心想自己当时的直觉是对的,赵元楷没能得到李建成、李世民的接纳,所以在万般无奈或者其他因素的推动下,最终选择了李元吉。

这次自己将赵元楷逼到死角,对方才最终联络了荣九思……或者是齐王李元吉安排荣九思出面的。

赵元楷是李元吉的人,这件事不算什么,李元吉身为李渊的嫡子,开府建牙,虽然领军能力以及品行受人诟病,但不得不承认,他也是有继承皇位的可能的。

李世民如果能击败李建成,得李渊的许可而入主东宫,凭借的绝不应该是战功,所以在资格上,李元吉并不比李世民逊色。

但在一位穿越者眼中,这不是一件小事……史书记载,在抗衡秦王的时候,太子李建成曾经向齐王李元吉许诺,立其为皇太弟。

有时候史书不比野史的可信度更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李元吉一定有夺嫡之心。

李善联想到那么多,那么多……自然是有由头的。

当日听崔信提起赵元楷主责粮食积储、仓廪管理的时候,李元吉这个名字就突然跳到了李善的脑海中。

一切还是从当年的玉壶春事件说起,王仁佑起了个头,杜淹就急匆匆的冲上来,还请了太子家令韦庆嗣出手,最后李善将事情直接捅到杜如晦面前才得以解决。

虽然事情是解决了,但终究和杜淹结了仇,因为杜如晦将西市中的一处规模不小的商铺送给了李善……而那商铺是杜淹的母亲郭氏留下的产业,杜如晦的父亲和杜淹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更别说之前凌敬抢了杜淹的位置,之后还是房玄龄让贤才得以解决,杜淹和凌敬之间也是有一份恩怨的。

在这种情况下,李善盯住了杜淹,当时负责这件事的就是范十一。

很快李善就发现了异常,杜淹接手玉壶春之后,圣人就下了禁酒令,虽然对京兆杜氏这种门阀没太大的约束力,但也要课以重税,但玉壶春的销售量却是一日高过一日。

杜淹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来酿酒?

关中米价一日高过一日,如果没有便宜的粮食,酿酒说不定都是亏本的买卖。

范十一沿着这条线查到了坊州,而且还查到了杜淹和封伦表面没什么来往,但经常在宵禁之后有来往。

但之后范十一就跟着李善北上代州,临行前举荐了族兄范丰,这位普普通通的中年人这一年多来一直留在长安,替李善盯着几个人。

第六百九十八章 怀疑(下)

年初雁门大捷之后,李善返回长安一段时间,范丰曾经禀报过,他查到了坊州都督府的司库参军,此人乃是中书令封伦的女婿,每个月都会来一趟长安拜访封伦。

每一次的第二日,齐王府的记室参军荣九思就会拜访封伦,然后入宫……应该是去了武德殿找齐王李元吉了。

李善在返回代州之后,嘱咐范丰盯着封伦,但很快封伦就成了宰辅,目标就转到了荣九思的身上。

这次返回长安,范丰曾经禀告过,玉壶春生意兴隆,现在酒都买到蜀地去了,至于粮食来源,依旧是坊州。

京兆周边的大型粮仓有两处,一处是在华州,另一处就是在坊州。

可以确定,荣九思、封伦、杜淹是一条线,如今又加上了个司农少卿赵元楷,从坊州粮仓盗走大量粮食用以酿酒,赚取暴利……司农寺主掌粮仓,没有赵元楷的遮掩,只怕这件事还不一定能成,这也是李善放眼要巡视关中粮仓,赵元楷就抵触的根本原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