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初唐峥嵘(605)

作者:狂风徐徐 阅读记录


事实上,在整个代州都在排斥李靖的时候,唯独这些势族对这位代州总管和善,甚至于,崞县一战后,李善生死不知,这些家族已经毫不犹豫的试图攀上李靖这条大粗腿。

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性,谁也无法责难,李善也无所谓,但李靖这厮……李善想想心里就不爽利,李靖对这些势族极为宽容,然后在一次常规搜检中查获实据,最后将事情送到自己手上。

简单的说,李靖设了个套,还真有傻子钻了进去……李善倒是不在乎解决这些麻烦,万一以后捅出大麻烦来,说不定还会牵连自己,毕竟不许互市的诏令还在,开拓商路是自己既公开又不能摆在明面上的事,要是下次再多几个势族携带铁器出塞呢?

与草原部落交易,利润相当大,其中以茶叶、盐、玉壶春的利润最大,但利润最大的却是铁器……这也是李善、李靖都决不允许的。

前几日,李善指派齐老三、周二郎专程陪着李靖去矿山转了一圈,那儿有一座规模不算大的铁作坊,专职打制马蹄铁。

马蹄铁对战马的意义不需要多说,打制也不麻烦,草原上肯定有不少人知晓,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草原缺少铁料。

适才李善全盘想通之后,脑壳都疼,你李药师要杀鸡儆猴,却要我来抬铡刀?

暗自摇了摇牙,李善侧头瞥了眼已经汗如雨下的周家的主事人周奕,“听闻周奕当年与杜士远为莫逆之交?”

贺娄善柱呆了呆,周奕更是一下子从座位上蹦起来……可惜早有准备的苏定方一把就将其摁了下去,王君昊随手拿了块什么擦桌子的布塞进这厮的嘴里。

厅内略为骚动了下,半响后贺娄善柱才颤颤巍巍的回答,“殿下所言,似有耳闻。”

“噢……”李善拖着长长的调子,“难怪那日德谋兄遍邀各家南下相援,偏偏周家视而不见,原来如此!”

“呜呜呜……”周奕疯狂的扭动身躯,就连苏定方都险些脱手。

由不得周奕不胆战心惊啊,即使是贩卖铁料出关,也不过是带商队的堂侄一个人下狱,商队其他的伙计估摸都没事,但如果和叛唐的杜士远扯到一起,整个周家都有倾覆之危。

在场诸人个个闭气凝神,人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又有谁有胆子说穿呢?

怨恨邯郸王?

别开玩笑了,邯郸王即将回朝,何必玩这一手?

更何况诸家子弟日后在长安,还要靠邯郸王提携佑护呢。

甚至如贺娄善柱还要感激李善……如果真的以私携铁料出关的名义问罪,整个代县势族团体都可能被问责,李靖怎么可能放过这个能牢牢掌控商路的机会?

而且贺娄善柱也想明白了,这事儿八成是李药师设的套……如果要怨恨,也只能暗中怨恨李药师啊。

我们送了那么多好处,毕恭毕敬,你却要设个套,企图将我们全都装进去!

“送去代县衙,让德谋兄处置……勾连叛军,此为重罪。”李善挥手让苏定方亲自押送周奕去县城,“诸位,好自为之吧。”

众人叩拜退下之后,李善转头吩咐,“曲四郎呢?”

“小人在。”

“全家问罪,你满意了?”

曲四郎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李善才懒得去问对方与周奕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只简单的吩咐,“杖责二十辊。”

曲四郎深深埋头,“多谢郎君。”

第六百七十六章 再见灞桥

八月二十二日,两百骑兵的队伍缓缓出现在灞桥边,不大的马车掀开帘子,一位身材瘦削的青年探身而出,视线落在河边的垂柳上。

再见灞桥,再见灞桥。

李善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去长安,自己就好奇于灞桥在哪儿,真正第一次见到灞桥,是被李乾佑招入军中去河北,那是自己发迹的起点。

第一次返程见到灞桥,那时候的自己想着,即使做一枚棋子,也要做一枚分量重的棋子,在山东搅风搅雨之后,自己在长安或主动或被动的变本加厉,以至于名声鹊起,也正式拉开了与裴世钜的较量。

第二次返程见到灞桥就是今年初的事,雁门大捷,名声遍传朝野内外,手握代州军的自己已经有了退意,还符合圣意的将李靖推了出来……却没想到造化弄人。

李善不顾驱车的曲四郎劝阻,跳下马车,亲手抚摸着丝丝垂柳,心中感慨万千,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个念头是,此生不能虚度,既然来到这个为后世无数人称颂的时代,那就要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史书上。

现在,自己似乎已经做到了,但同时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两个多月过去了,悲伤被藏在心底,李善并不时时感伤,但即将返乡,终究难免……自己再见灞桥,但朱石头、朱石榴、范老三、谭家兄弟他们再也见不到灞桥了。

两个月前,李善遣派人手将阵亡亲卫的尸首送回长安,凌敬在信中提及,原本因为使用红砖而一片紫红色的庄子如同冬日大雪一般,一片雪白。

第三次回程见到这座名传千古的灞桥,自己将会在长安遭遇什么?

如今已经是武德七年,夺嫡即将白热化,自己会主动或被动的参与进去吗?

“终于回来了。”

听到这句话,李善好笑的看了眼凑过来的张文瓘,这小家伙脸上没什么欣喜。

一个多月前,崔信就回朝了,带走了李昭德,而张文瓘却死皮赖脸的留在代县,玩的不亦乐乎……在长安,还有那么多长辈管着,在代州,谁能管得了他?

不过,张文瓘所谓的玩也是有价值的,帮了李善一个大忙。

“怀仁兄……”张文瓘干笑几声,“这两日尚需修养,等你拜会崔府的时候……记得带上小弟。”

李善忍不住笑出声了,张文瓘的父亲张虔雄任阳城令,武城张氏在长安的故旧姻亲不少,但关系最近的是崔信的妻子张氏,也是张文瓘的嫡亲姑姑。

张氏虽然对李善这个女婿很满意,但对侄儿张文瓘……谁让这厮吃里扒外呢,一次次替李善和表妹暗通款曲。

前方有探路的斥候回报,脸上带着一块大疤的范十一驱马疾奔而来,“郎君,中书侍郎西河郡公、郢国公并驸马都尉霍国公在长乐坡相迎。”

张文瓘啧啧了两声,小声说:“好大的排场,怀仁兄……自建国以来,除却秦王,再无这等场面。”

的确,大胜而归,朝中当遣重臣出迎,最开始是李世民平定西秦,圣人李渊以宰辅陈叔达、裴寂在长乐坡相迎,之后洛阳大战、洛水大捷,出迎的人不同,但都是在长乐坡。

其实也正常,毕竟李唐一朝,诸次意义重大的大战,基本都是李世民一手打下来的,李孝恭倒是有这个资格,可惜被诬告谋反,灰溜溜的滚回长安,自然无此待遇。

所以,在洛水大捷之后,再一次出现长乐坡出迎,虽然这次没有宰辅,但两位中书侍郎,一位驸马都尉,而且挑的还都是和李善关系友善的,显然是刻意安排。

宇文士及和李善结交最早,柴绍夫妇和李善的关系最深,而西河郡公温彦博奉命巡视代地,和李善关系也不错,而且此次大战,温邦也在顾集镇寨堡内呢。

李善没有登上马车,而是在曲四郎的帮忙下骑上一匹高头大马,一行骑兵缓缓通过了灞桥。

长乐坡处,遥遥望见出迎众人,想起此次李善三破突厥的丰功伟业,年轻的张文瓘不由低低道:“大丈夫当如是。”

那一日,李善启程离开代县,自永康县公李靖以下,几乎所有的属官、将校、吏员汇集一堂,为李善送别。

那一日,启程的车队、骑兵被汇集而来的民众挤的水泄不通,张文瓘亲眼所见,年迈的宿老抖着手亲自斟酒,以谢邯郸王护佑代地之功。

离开代县,一路南下,张文瓘发现,几乎每到一处,李善都受到极其隆重的款待,不管是底层的民众,还是城内的居民,甚至高高在上的门阀,无不称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