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初唐峥嵘(1055)

作者:狂风徐徐 阅读记录


如今虽然北地备战突厥,但基本还是以御边为主,希望一方面有所杀伤,另一方面休养生息,以待来日。

将灵州军、延州军都卷进来的大规模战事,若是胜了还好,若是败了,只怕唐军大损元气……其实就算是胜了,灵州、夏州、盐州的地势都更适合突厥骑兵往来纵横,唐军就算能赢,只怕也要伤了元气。

“其二,赵国公苏定方乃李怀仁拔于草莽之间,灵州一战,诚为名将。”李靖重新落座,笑着说:“王君昊乃是王伏宝之侄,勇猛不让苏定方,但李怀仁只用为亲卫统领,可见魏嗣王有识人之明。”

“泾州一战,张仲坚独领前军,功勋不让苏定方,此人熟知兵法,腹有韬略,当年在马邑就颇有威名……”

说到这儿,李靖顿了顿,当年自己刚刚抵达雁门关的时候,直到张仲坚时任朔州兵曹参军,就有意笼络,以此为突破口收拢兵权……可惜张仲坚却选择了李怀仁。

李靖下了这个结论,“放心吧,张仲坚即使难以败敌,也当能维系战局。”

尉迟恭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灵州与盐州一样,少重镇城池,很难固守,梁师都年初退兵的时候,还刻意拆毁城墙,张仲坚只能另择地安营扎寨,他能守得住吗?

李靖看了看尉迟恭的脸色,补充道:“可多遣派斥候往盐州查探,突厥以主力攻打灵州,或会偏师攻打会州,但理应不会袭扰盐州。”

尉迟恭愣了愣才反应过来,的确如此,如果突厥要攻盐州,一方面就会与延州道所辖的夏州接壤,另一方面如果要攻盐州,完全没有必要遣派偏师来夏州,张宝相也不会与数千突厥骑兵道左相逢。

看着尉迟恭大步离开的身影,李靖叹了口气,算是糊弄过去了。

延州道出兵有没有必要?

很难说。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芦子关被攻破,自己这个代国公下场堪忧。

如今谁都不知道都布可汗的目标到底是灵州还是夏州,按道理来说,应该是灵州,但攻克灵州、会州之后,有延州道的兵力在旁,突厥想顺利的从盐州南下进入庆州,难度不小,直接攻打原州,难度只会更大。

倒是如果突厥能突袭攻破芦子关,就能从延州的中路一直杀下去,越过肤施,攻入鄜州,虽然因为子午岭等一系列的山脉难以继续南下,但距离长安不远,给长安造就的压力就大了。

李靖在心里反复盘点,情报不明,此时不宜擅动,当以静制动,他也在心里揣测,都说魏嗣王李怀仁擅识人,张仲坚到底能不能承担重任呢?

这个疑问,其实也存在于长安城内的李渊、李世民的心里,甚至于李善本人也有些惴惴不安……毕竟李靖、苏定方是历史人物,而虬髯客是小说角色。

临湖殿内,面对李渊的询问,李善很是无奈。

“伯父,若是小侄言广陵郡公必不至败北,他日真的败北,陛下只怕要觉得臣有私心。”李善觉得自己挺委屈的,“若是小侄言广陵郡公难以守御灵州,只怕陛下还是觉得臣的错……”

饶是李渊心里烦闷,也被这话逗的笑出声了,伯父、陛下,小侄、臣……切换自如啊。

其实李渊也知道这不是李善的错,李善、苏定方两任灵州道行军总管自请回京,大量的军中大将要么调回长安,要么转入延州道,当时也只有李善亲卫出身,在泾州一战独领前军,并且在原州战事、灵州大战均有大功的张仲坚能勉强掌控灵州军。

避暑仁智宫的时候,李渊曾经考虑过在易储之后,调任城王李道宗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总领关内道西北军权,但没奈何杨文干谋逆打乱了节奏。

而李善刚刚立下救驾大功,李渊也不好立即将张仲坚调回长安,毕竟之前李善、苏定方连续弃职以表明心迹。

但没想到都布可汗、突利可汗会盟,突厥内乱得到了平息,突厥即将南侵,在这时候临阵换帅……风险太大了,李渊与李世民商议良久,才决定留用张仲坚,从长安调将校补入灵州军。

这时候,外间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李渊神色一紧,进来的是秦王李世民与门下省侍中陈叔达。

“父亲,灵州军报。”李世民正色道:“都布可汗携大军已抵达贺兰山脚。”

李善呃了声,贺兰这个词汇还是自己发明的呢,汉名应该是怀远,但在灵州大捷之后,连李世民也称贺兰了。

“兵力多少?”

“至少十万之众。”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灵州(上)

灵武县之南十里处,坐在骏马上的张仲坚回首眺望,县城的城墙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内了,他知道,更远处,突厥骑兵将如蔽日乌云一般滚滚而来。

“郡公,启程吧。”

开口的是不久前上任的灵州道行军长史黄门侍郎唐俭,张仲坚沉默的转回头,跟着大队驱马南下,身前身后,多有来回奔驰不停的唐骑。

张仲坚前隋入军,奋战十余载,在遇见李善之前不过是个小小军头,不管是在谁的麾下都难以晋升,一方面是因为出身微末,偏偏又是江南人氏,在北地没有人脉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其长相丑陋。

呃,尉迟恭长的也不行,但人家出身名门,尉迟是北魏勋臣八姓之一,百年间族中多有建功封爵者。

这么多年来,张仲坚一直盼着能手掌大军,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也的确等到了,在李药师与李怀仁之间,他坚定的选择了后者,以至于现在处掌四万余大军的灵州军主帅。

但张仲坚心里很清楚,自己能够出任主帅,很大程度上是因缘际会,自己的资历、战功都并不能服众,特别是在前段时间朝廷从十二卫体系抽调将领北上之后,要不是莒国公唐俭屡屡居中调和,并且支持自己,只怕军心不稳。

但即使如此,此刻也已经军心不稳,特别是灵州总管郭孝恪与天策府大将侯君集。

前者早就与张仲坚闹翻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早在原州战事时期郭孝恪上书弹劾李善就有了……那一次,时任陇州总管的郭孝恪丢了大脸。

而侯君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张仲坚应对突厥的策略不满……他觉得,这位广陵郡公不似魏嗣王、赵国公,或通军略,但却失胆气。

都布可汗携十万大军南下,渡过黄河后驻军贺兰山脚,斥候来报,帐篷如云,牛羊数不胜数,有铺天盖地之势。

一般来说,灵州的防御是以灵武县为核心,第一道防线布置在怀远县附近,也就是贺兰山南侧十余里之处,此地能依长城而守,有一定的优势。

倒不是说突厥骑兵不能突破长城防线,而是因为这时候的西北可不像后世那么干,此刻的长安都号称“八水绕长安”呢,以长城与几道河流,唐军很大程度上能削弱突厥骑兵大范围的迂回、包抄后路的战术。

而灵武县距离长城防线也不算太远,在黄河东岸,清水沟、安乐河等三四支黄河流域的旁支都是在这儿汇入黄河的,唐军主力驻扎附近,一方面因为可以以船只运输,粮草无虞,另一方面也能根据战局随时调整,支援前线。

就算突厥能不管长城防线的唐军前锋,也不管灵武县的唐军的主力,大范围绕过去径直攻击灵州、会州的其他区域也不好使。

一旦绕过唐军主力,就算是都布可汗也控制不住手下的兵力,大量的突厥骑兵肯定是散开劫掠,唐军可不像后世的明军、宋军那样缺少骑兵力量,说不得都布可汗的屁股就要被唐军捅了。

更何况,突厥南侵主要的目的在于粮草、人口,而这两样都是要带回草原的,而带着这些,突厥骑兵的速度、灵活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不可能不考虑被自己绕过的灵武县唐军主力袭击。

所以,不管是突厥还是前些年的梁师都,想要劫掠灵州、会州,甚至攻入原州,一定要将灵州军击溃,不然就不能放心的大抢特抢……而去年的几场战事,主要原因就在于襄邑王李神符、管国公任瑰的两度败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