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嫡长子(13)

作者:皇家雇佣猫 阅读记录


王鏊受此鼓舞,心中失望稍缓。

“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殿下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正谈话间,府中管事忽然来禀告。

“老爷,谢阁老。刚刚宫中传来一件如戏文般的趣事。”

“喔?快快说来。”王鏊催道。

管家说:“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乃是太子殿下在皇后娘娘面前,救下了两名宫女。个中缘由,说是因为两名宫女行事不慎,险些冲撞了殿下……”

听到这里,王鏊一紧张,他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不会出啥事吧,“昨日冲撞的?殿下可有大碍?”

“老爷放心,殿下无碍的。回到东宫之后,内侍官问:殿下今日为何饶恕那两位宫女?”

“殿下说:她们是无意之举,我也没有大碍。不必过多苛责。”

王鏊和谢迁都是极聪明的人,话说到这里,他们大概能猜到为何是太子在皇后娘娘面前救下了。

太子饶了,可不是真饶了。

关心太子的人,可不得把那两名宫女剥层皮?

谢迁猜道:“该是殿下去的及时,陛下和娘娘还未来得及惩戒,才有救人这一说。”

故事到这里,也就那么回事,不算什么。

但管家又说:“好叫阁老知晓。此事传开,乃是因为殿下料事在前,回东宫之后便吩咐内侍官张永仔细关心了那两名宫女。否则,皇后娘娘一道旨意,又怎么来得及?”

王鏊和谢迁下意识的相视一眼,“殿下竟思虑到了?”

这便不简单了,不只是聪明,更是一种仁厚。一个太子,竟然愿意为了宫女花心思,这还不够仁吗?

“是了。”

管家的确认这让王鏊忍不住起兴击掌,“当年北宋仁宗忍渴而归,流为一时美谈。今我大明可出两世仁宗,必甚于赵宋!”

这话不读书是听不懂的,但谢迁是谁?听完之后哈哈大笑,“可贺!可贺!”

宋仁宗是评价极高的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深受爱戴。

说他忍渴而归,是指有一次宋仁宗在后花园行走,因为口渴一直往后看,但是什么也不说。

回宫之后立马找水喝,吨吨吨的几大碗下去。

这让身边的人疑惑,皇上想喝水还不容易,怎么会渴成这样?

仁宗解释说:我刚才回头看,发现没有人准备茶水,如果我问起来,就会有人因此而被治罪了。

由此,众人皆知皇帝的仁厚。

文人大概都是喜欢这一类可以像故事一样说出来的事迹的。

所以皇宫里的事,很快便传了出去。

王鏊兴奋,开怀畅饮,并且立下宏愿说:“于乔说的对,太子有这样的美德,我一定全力教导,使之日后可以成为媲美尧舜的贤君!”

好家伙,刚刚还是当今圣上不及,现在就是可以媲美尧舜了。

可见仁这个价值观,在儒家文人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

“济之,你再想想,殿下半道借机离开,也许不是借口,岂知不正是因为救人?!”

这话一说,

王鏊恍然大悟。

“当时殿下说得正是去坤宁宫!”他一拍脑袋,自嘲起来,“可笑可笑!我这气量差得太多,竟为此长吁短叹,哀叹不停,原来殿下是为救人而去。”

“哈哈哈。此事是喜不是忧。济之心中的忧愁也可解了。”

老管家在一旁也是开心的,“老爷、阁老,不出几日,此事必定在京城的酒楼茶馆传颂而开,到时候人人都知道,咱们大明朝有个圣太子,天下百姓亦有福了。”

王鏊是深受儒家‘荼毒’的,一旦太子真表现这样的德道,那他真是要仰天长笑了。

不过谢迁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怀疑,“这次营救宫女,以皇后对殿下的宠爱,请旨收回成命不难。可贵的是殿下竟能提前预料,济之,难不成殿下身后真有高人?”

一个七岁的孩子把这种事都能想到前头,这智多如妖了!

“说不定就是那个杨廷和!”王鏊一拍桌子,因为他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人了,旁人都没和殿下接触过。

第十三章 秋云

“皇后,皇后!”

坤宁宫外,弘治皇帝喜不自胜的冲了进来。他虽然有些失态鲁莽,但陪在他身后的萧敬等人都是脸上挂着笑的。

张皇后原本在坤宁宫伺候花花草草,忽然间听皇帝这么喊,也赶紧扔了东西迎出来。

“臣妾参见……”

“哎呀,皇后不要多礼了。”弘治一张脸笑开了花儿,拉着张皇后的手激动的说:“皇后可记得,昨日照儿来求情,你饶了两名宫女之事?”

张皇后的眼神之中有些茫然,“是……是有这么一回事。”

看氛围好像是好事?

那边萧公公抿嘴浅笑,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陛下,究竟……是怎么了?”

皇帝展了一封奏疏给皇后:“恕者感天动地,宽者名垂青史,仁者无敌天下。皇后可知,这是王鏊上的折子,贺大明皇太子朱厚照之恕、宽、仁。要知道朕的这些臣子,有时朕都拿他们没办法。但朕的皇儿却是很受他们喜爱啊!”

“当真如此?”张皇后也是一番惊喜,这会儿她仔细回想起来,“所以陛下才提起照儿向我求情之事。当时……当时臣妾都没想那么多,只是被照儿哄了几句便答应了他。”

“答应的好啊。”皇帝一拍大腿,脸上还是笑得很得意,“皇后在后宫或许还不知,外臣已经把朕和皇后的孩儿夸上了天啦!”

萧敬适时拍马屁,“恭喜陛下娘娘,我大明的万里江山后继有人了!”

张皇后捂了捂胸口,喜悦的似是要流下泪水,

“照儿,真的……?”

弘治皇帝又把这事的细节和她讲清楚,不然还以为很简单呢,“当年宋仁宗留下了诸多美谈。照儿此事与宋仁宗的一些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估摸着京城街说书的都该讲上了。”

皇帝自从登基就始终有这样一个牵挂,

首先他得有个儿子,不然大明江山传给谁?

后来结发妻子给他生了儿子。

当时是满朝称贺,他本人也是兴奋异常,这样以后对老祖宗就有了交代了。

等真有了儿子,旁边的臣子会开始说,他自己也会有这样的念头: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人。

让他成为一个能够托付天下重责之人。

朱厚照生来就是要做皇帝的,弘治皇帝对儿子的期盼也是这样,所有有人说他孩子不成才,他很生气。

现在太子得到这样的认可,他也一样很兴奋。

“好,好,好。”皇帝砸吧着嘴,心中万语千言,最后就这三个字。

“传旨。詹事府少詹事王鏊才渊德厚,勤勉尽忠,教谕太子有功,赐斗牛服,用慰显扬之志,畀以殊荣!”

王鏊刚刚晋升过,再行升官显然不太合适。

但此番立功,皇帝就是为了彰显太子之德也要行赏。

赐服,本来也有弥补一些大臣达不到提拔标准但又该赏赐的作用。

当然,斗牛服一般赐给三品以上大员。

但詹事府少詹事是四品官。皇帝用在此处也是突显对王鏊的重视。

“朕就是要让人知道,把太子教谕好、伺候好,朕什么恩荣都可以给。”

“臣妾代照儿谢过陛下!”

消息传到东宫,

朱厚照都有些惊讶。

现在人人都说他当日求情时,用了一句刚学的‘为人君,止于仁’。

恰巧是王鏊那日教得他。

但实际上,

只有部分人知晓,最早是杨廷和教他的……

张天瑞还在和杨廷和说呢,他自己倒还好,因为那天他退缩了,但提起这个同僚却也有些唏嘘,“介夫,殿下那日学了半篇大学,应该……”

应该包含那句吧。

干同样的事,完全不同的命运。

杨廷和原本也是心胸开阔的人,

但是连续的运气不好让他也有些苦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