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名状农场(36)
作者:西门金子 阅读记录
克罗斯了然:“跟我来。”
第35章
种子给到老爷子的第三天, 他来帮江澜盯房子的时候手里拎了一个纸袋子。
江澜探头往里一看,是两只肥嘟嘟的棕黑色小狗。
“你之前不是说想养狗吗?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早点养比较好。不仅能帮着看家,还能看着地里不让别人乱来。”老爷子说, “就是你说的那个牧羊犬不好弄,老痦子家的狗是家里的狼狗跟山上的狼生的后代,威风得很,我跟他弄了两只, 寻思着应该不比你说的那个牧羊犬差。”
江澜以前是想养过边牧或者柯基, 不过那都是受到了网上视频的影响, 现在看到这两只肥嘟嘟的小狗喜欢得不得了, 哪个女孩子能拒绝一只忠心耿耿的大狗呢?
“谢谢爷爷!我那也就随口一说, 您弄来的这两条肯定是好狗。”
这两只狗不怕人,被江澜抱出来之后就一直围着她打转, 伸手去摸还会热情地舔人。
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的, 所以老爷子特意选了两只小公狗, 领地意识比较强。
江澜给这俩兄弟起名叫五吨和六吨,延续了她的起名传统,如果再养什么东西, 就只能找别的“字辈”了。
“对了爷爷, 这两条狗多少钱?我拿给你。”
江澜小时候虽然每年都会来这里待一段时间, 但她其实跟村里人都不怎么熟,后来就连小时候的玩伴们她也忘得差不多了。
不过不熟归不熟, 村里那些人的情况她是十分清楚的,主要是有两个熟悉的人经常跟她说——隔壁三爷和江小柱。
据说江小柱小时候也被她追着打过, 不过江澜早就不记得了, 也根本不承认。
反正对方一来就表现出一副非常熟络的态度,很是热情地帮忙。如果不是他已经结了婚, 江澜说不定还得误会一段时间。
在他们的口中,老痦子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极高。
江澜的爷爷是因伤退役后才回村里结的婚,虽然腿脚不好,但是为人勤快,不仅有一笔丰厚的退役金,还很快就找了个维修机器的活儿,一下子就成了村里适婚青年中的香饽饽。
当时江澜的奶奶在村里也算是富户,她的父亲,也就是江澜的外曾祖父一下子就看上了她的爷爷,江澜的爷爷也对她奶奶一见钟情。
那是个村里少有的读过书的姑娘,模样温婉,说话软声细气的,可别提有多稀罕人了。
于是双方迅速达成一致,办了喜事,流水席足足摆了3天。
对于其他人来说皆大欢喜,但对于同为江澜奶奶的另一位追求者痦子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老痦子一开始是没有那个老字的,主要是脸上有个黑色的大痦子,大家就这么叫他,后来他年龄大了,才在前边加了个老。
村子中要问哪个姑娘最受欢迎,那毫无疑问是江澜的奶奶,而老痦子则是当时看起来最有希望的追求者。
他虽然个子矮,脸上有个痦子不大好看,但他有两一个在单位上班的哥哥和一个工人姐姐。
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哥哥姐姐每次回家都会给他带各种好东西。
可以说姑娘只要嫁过去,日子就能过的很好。
他也以为自己稳了,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
老痦子和江老爷子的仇就是从那时候结下的。
江奶奶身体不好,生下江澜的爸爸之后没多久就撒手而去了,江爷爷一直没有再娶,而是独自一人将儿子养大。
老痦子则不同,在那之后,他娶了邻村生产队队长的女儿,对方直接给他生了三个儿子,让他腰板子都直了起来,话里话外都在炫耀自己子孙满堂。
江澜父母意外去世后,老痦子甚至说出了江老爷子绝后,为别人养孙女的话来。
回村后江澜见过老痦子一次,那人也不顾自己长辈的身份,嘲讽江澜在外混不下去,读了大学还要回村种地,不如找个男人嫁了老老实实相夫教子,否则就没人要了。
江澜完全可以想象这样的人会在她爷爷面前讲出更过分的话来。
老爷子从来不是小气的人,但对于这个老痦子,他似乎直接跟人闹翻了。
现在他找老痦子要小狗,对方指不定要怎么为难他呢!
最不济就是抬价了。
江老爷子笑了笑:“没事儿,不要钱,他送我的。”
不要钱?
老痦子怎么可能这么好心不要钱把小狗送给她爷爷?
江澜已经在内心脑补了一场大戏,老爷子却笑而不语,她也不好再追问。
两吨过来后接受良好,只是家里的猫咪如临大敌。
可能是从没见过这么热情的犬星人,爬上了猫爬架的最顶端,怎么都不肯下来。
不过它们十分懂事,知道这两只是主人养的新伙伴,没对它们下手,否则以它们捕猎的能力,这两只小家伙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活蹦乱跳。
倒是大个儿和四两对它俩接受良好,两小吨要么跟着大个儿一起去山上放鸡,要么跟着四两去草场上撒欢,快乐得不得了。
有了爷爷打掩护,江澜很快种了一批小白菜出来,这是带给师兄的,车里大部分是番茄。
她之前只载种了两排番茄,收的时候没注意,没想到番茄的产量这么高,半亩地一眼望去全是沉甸甸的果实,赶紧把小石头挖了出来,估摸着能有个好几吨的样子。
几只黄鼠狼不知从哪里又跑了出来,江澜只负责摘,黄鼠狼负责把她摘下来的果子收起来,一天下来也就摘了七百多斤。
剩下红压压的一片,江澜看着眼前就一片漆黑。
什么时候作物产量高也成了负担?
之前拔萝卜有四两帮忙,又有黄鼠狼夫妇帮处理叶子,一个萝卜拔出来五六斤重,感觉也还好。
但这番茄……江澜累了一天果断放弃,第二天就去县城找了几个勤快的妇女来帮着采摘。
这还是她通过县城农贸市场的那个工作人员联系上的,那几个妇女都是其他地方的人,跟这边也没什么沾亲带故的,江澜价格给得又高,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
西红柿是可以隔几天采摘一次的,她就算把催熟的小石头挖出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番茄也会不断成熟。
这次之后她就有准备了,以后也不会干这种事情。
起码在选择产品上,得选那种能用收割机收割的作物,人工费是小事,要是因此被人发现农场的异常就得不偿失了。
第一车略有瑕疵的番茄被江澜送到了学校里,虽然学校给的价格不如明贵和群里的高,但老师当初的支持江澜一直记在心中。
若是去任何其他的地方,都不能用市场价收她这么多鱼。
现在她农场里的东西价格贵了,也不能忘了当时老师一口气买下近一千斤鱼的豪爽。
番茄的产量很高,她给老师们送一两吨也没事。
把这车番茄送给学校后,她才又拉给御膳居的货。
第36章
如今市场上的西红柿十二块一公斤, 好一点的要十三四块,江澜这些柿子后勤老师一口价给了十五块,说是不放食堂了, 发给老师拿回家去吃。
至于御膳居,明贵直接开出了三十的高价,并且又留江澜在这边吃了一顿。
这次依旧有一道牡丹燕菜,是用江澜送来的萝卜炮制而成, 味道比起上一次吃到时果真要鲜甜许多, 其他的菜色都换了, 还用上了新鲜的西红柿。
江澜送到御膳居的西红柿都是个头大而均匀、无疤的精品, 至于味道那就更不用说。
生吃的时候就酸甜可口, 比圣女果口感还好,皮薄薄的一层, 脆而无渣。
御膳居用它随便炒了个番茄炒蛋, 鲜甜的番茄汁被外焦里嫩的鸡蛋块完全吸收, 每一口既有鸡蛋的焦嫩,又有美味的汤汁,甚至都不需要加太多的佐料, 就已经十分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