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汉之国(792)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过了一会,王宵猎问道:“易安居士初到洛阳,现在生活怎样?”

林夕道:“她一个弱女子,身无长技,怎么会生活好呢?她丈夫留下来的,大多是金石之类,没有现钱,自然就不怎么好。她又舍不得那些东西,就更加不容易了。”

王宵猎听了不由皱眉:“如此说,她生活应该相当艰难才对。但好像又不是如此。”

林夕道:“她公公到底是做个宰相的人,生活再难,也不会一无所有。现在住着一个月租两三贯钱的小房子,日子还过得去。当然,也不宽裕就是了。”

王宵猎点了点头。知道林夕对李清照现在的生活状况不满,问也问不出什么来。

第二天,到了河南府衙门,王宵猎叫来高颖。道:“昨天我才知道,故相赵清宪公的儿媳李清照刚到洛阳。她想办一所学校,收些女孩儿教。只是现在苦于她家的地方太小,一时为难。办学官府是要支持的。你去问一问,她现在还有哪些难处,能帮河南府就帮一帮。”

高颖答应。忙过了一些杂事,问明白了李清照住处,就向她的家里去。

李清照正在指挥着新招募的佣人把自己的金石收藏分门别类,重新整一遍。听见高颖叫门,急忙出来。

出了门,见一个官人带着几个属下站在外面。

李清照道:“不知官人是——”

高颖道:“在下河南府通判高颖。奉宣抚之命,特来拜房。还望易安居士恕我冒昧。”

李清照忙道:“不敢,不敢!通判里面坐。敝舍卑陋,请通判海涵。”

进了院子,李清照请高颖坐了,命佣人点了茶来。

见高颖把茶放到一边,李清照忙道:“洛阳这里,听说喝的都是散茶,想来通判喝不惯这茶了。只是小女子是个念旧的人,点茶喝防惯了,再改散茶实在不习惯。”

高颖道:“不习惯就不改了,人活着总要合自己的意才好。”

话虽如此说,却也不喝李清照的茶。李清照喝不习惯散茶,可今天是待客,总要准备些好茶招待客人才是。嘴上不说什么,心中有些不高兴。

四面看了一眼,高颖道:“宣抚听说居士要建一所学校,招些女孩儿来读书。兴资办学是好事,官府自然该资助此事。看你这里地方狭小,若真招了人来,无地落脚。”

李清照道:“没有办法。小女子遭了难,如今手中不宽裕,租不起大的地方。唉,洛阳城里,什么都好,就是大一点的房子租金太贵,不是富贵人家可住不起。”

高颖道:“不是富贵人家,为什么要住大房子?城里的大房子,本来就是给富贵人家住的。”

李清照一怔,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是啊,既然没有钱,想什么大房子?这样的一个小院,难道不够李清照住的?李清照是大户人家出身,虽然也有过磨难,终究是富贵惯了的,是富人思维。

高颖道:“不过,居士现在的房子做学校终究是小了些,要一所大些的场所。河南府可以想办法提供,不过,也有一些条件。这是你我两利的事情,居士觉得怎样?”

李清照道:“什么条件?”

高颖道:“每年河南府会送十个学生,希望居士好生教导。放心,束脩自会备齐,居士不拒绝即可。”

李清照听了,有些为难。道:“纵然开学校,又能教几个学生?河南府若是送十个来,再招不了多少人了。”

高颖听了笑道:“既是开学校,自然就该开得大一些。居士可以再请些人来,帮着教导。诸如启蒙之灯,自然可以由别人去干,居士一旁看着就好了。”

李清照不由摇头:“这种事情没有做过,如何做得?”

高颖道:“没有做过没有关系,慢慢学着做,总会做好的。”

第890章 战争安排

两天之后,高颖对王宵猎禀告道:“这两天下官多方查探,在道化坊有原冯拯园,多年前已经沦为民家。现在大部荒废,荒在那里可惜。其中有三亩多一处宅院,房子还大致完整。整修一番,可以给易安居士作学校。”

王宵猎道:“道化坊算是繁华之地,就在那里吧。你帮着易安居士定出粗略制度来,如果她愿意,再帮着找几个女先生,让她们聚在一起教书。”

高颖道:“前几天跟易安居士交谈,好似她不肯请人。”

王宵猎道:“你再去谈一谈,如果一定不肯,我们也不逼他。但对河南府来说,费了许多心力,只教十几个人就太可惜了。如果居士不愿请人,就单独划一个小院给她。不必那么大,有一亩多地也就够了。”

高颖称是。

王宵猎道:“现在已经是四月中旬,看看离着芒种不远了。麦子快要收割,这些日子要注意天气,千万不要误了农时。农民一年辛劳,全在这几日。”

高颖道:“这几天下了一场小雨,麦子长势定了。只要注意不倒伏,就又是一个丰收年。”

王宵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闲的时候,王宵猎也经常到桃源仙乡去看,麦子的长势很清楚。

人人都说今年是个丰收年,可在王宵猎的眼里,麦子的长势实在不怎么样。稀稀拉拉,麦穗上的籽料也不多,看着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可能需要时间,王宵猎慢慢习惯了这个时候的麦子,才能够习惯吧。

现在大军正在向河东调动,李清照的事情王宵猎没有精力多理。给了她房子,能不能做好就看她自己了。洛阳的环境总是比其他地方好得多,生活不应有太大问题。

到了下午,王宵猎到了宣抚司衙门,处理军政事务。

汪若海来到王宵猎官厅,汇报了一些杂事。道:“宣抚,已经四月,该定下来司令部的人员了。现在大军正在向晋州和隆德府调动,没有司令部,总是显得太杂乱。”

王宵猎点了点头。道:“我想了很久,陕西不能没有大将驻防,还是让邵凌驻京兆府吧。司令部人员,除了原有人员之外,让马扩来代替邵凌,其余照旧即可。”

汪若海道:“依然让王庶来做掌书记?”

王宵猎点头:“不错。这次大战非比寻常,掌书记之职不能随便给人。”

汪若海道:“我明白了。除宣抚外,李承宣使不再兼任都统,司令部里任何职务?”

王宵猎道:“同提举一行事务,不再兼任中军都统。若有必要,他可以到外地设司令部,可分可合。”

汪若海点了点头。道:“依宣抚命令,现在的司令部除宣抚外,李承宣同提举一行事务,我为参谋,马扩为左都虞候,牛皋为右都虞候,王彦为掌书记。不知确否?”

王宵猎道:“就是如此。你拟一份命令,让他几人来洛阳吧。”

汪若海称是。又商量了一些杂事,告辞出去。

王宵猎在位子上坐下来,看着窗外,想着心事。

预计十月开始正式的军事行动,司令部确实该组建了。这半年的时间,完成军队调动,物资调集,完成各项作战准备,事情不少。一场大战,千头万绪,当然要早早开始准备。

晋州北上是王宵猎预定的主要进攻路线,除两个师在隆德府外,其余的机动部队全部放在那里。半年时间,曹智严已经整修完晋州的道路,北上再无阻碍。

晋州的主要补给路线是在关中。物资从北洛河和渭河汇入黄河,经河中府,在荣河县进入汾河,一路北上。汾河是物资运输的主动脉,关系着前线的生死存亡。

除了汾河外,晋州的另一条补给线路是古轵关陉。洛阳北上到济源,走轵关陉过王屋山,经绛县到绛州,汇入汾河通道。这一条路线是次要的,主要运输的是战备物资。

过了四月雨水增多,河运相对顺利。现在关中大地上船只相连,竞相北上,一眼望不到头。再过一两个月,关中的小麦收割之后,场面会更壮观。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