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我在春秋不当王(357)
作者:羲和晨昊 阅读记录
“二位何故去而复返啊?!”
“楚王有难!我家先生如今欲折返乾溪助楚王一臂之力,故而途径此地。”
守将闻言,虽是不知其用意真假,但是这“楚王有难”的消息他其实也已有所耳闻了,就这件事而论,倒也的确不假。
作为行伍之人,他自也是知道这如今军情之紧急的,于是他促步上前,亲自将李然与孙武是给迎入关内。
“二位如今是要去往乾溪?殊不知寡君如今已去了琐地驻扎了吗?”
李然和孙武闻言,不由是对视了一眼:
“琐地?楚王已经准备亲征吴国了吗?”
很明显,琐地乃是吴楚交界处的最为前置的一处据点,楚王熊围如今将大军开至此处,那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了。
“不好!赖地已失,巢与州来又是岌岌可危。若楚国此时再要与吴人决战,此绝非致胜之机!”
孙武根据目前所听闻的消息,做出了一番自己的判断来。李然听闻之后,又不由问道:
“那……以长卿之见,楚国此战想必是凶多吉少了?”
“定是如此!吴王余祭此番兴兵前来,显然是做足了准备。如今又恰逢雨季,舟师之利更甚!楚军无法筑起城防,而吴人又兼有舟师之利。此消彼长,楚王怕是不日便要吃大亏的!”
“而且……”
孙武突然眼珠瞪大,似是极为惊恐:
“而且……琐地背水,乃为死地!楚王选择于此处驻扎,退无可退,若再有吴人舟师袭扰其后,楚军岂不危险?”
“以武之见,若楚师果真大败,那届时楚王非但不能后撤,反而还会被驱赶去罗汭,此间唯有罗汭可渡河后撤。然而,罗汭本属赖国,如今赖国既已入吴,那毫无疑问楚王处境必将极为凶险呐!”
而就在此时,一直侍候一旁的守将却突然插嘴:
“将军此言差矣,罗汭虽本属赖国地界,然则渡河之后,便是蔡国地界。如今蔡国乃属我们楚国,而四王子又为蔡公,楚王如何会无法脱身?”
“而且如今既然情况紧急,二位何不去往蔡国请四王子出兵迎回寡君?!”
李然和孙武听罢,又是不由一惊。
因为外人对此间内情虽未必清楚,但是李然和孙武却是对此是非常清楚的。
将楚王驱至罗汭,然后将其困死于罗汭,这本来便是观从的计划。所以,如今身为蔡公的王子弃疾,又怎么可能会派兵去接应呢?
待李然缓过神来,不禁是在点头小声言道:
“果然,真是好一个里应外合啊!”
“想必,楚王之所以会选择背水驻扎于琐,应当亦是观从之谋!这显然是观从与吴人里应外合,扎下了一个大袋,专候着楚王往里跳啊!”
“那依长卿之见,现在究竟该如何是好?”
孙武听得先生如此问,便是一边寻思,一边是口中念叨着:
“楚王既已经调走全部主力,那如今乾溪必然无兵可遣。那我等即便现在是去了乾溪那也已无济于事。”
“不如……不如前去往钟离和陈国讨援!”
“陈国?”
对于钟离,李然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因为申无宇如今身为钟离的县尹,而李然自己又是钟离的县公。
而当年,楚王熊围之所以会将钟离封给李然,为的也就是应付像今日这般的状况。
所以,对于钟离之师,李然毫不迟疑。然而对于陈国,他却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故而发出了一声疑问。
“陈县县公乃是穿封戌,此人甚是刚毅,武曾经与他有过数面之缘。如今楚王有难,他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不如便由武去往陈国,面见穿封戌,调来陈国之师。先生可亲往钟离,调集钟离之师,届时我等可在夏汭汇合。”
孙武如此筹谋,虽然乍听起来极为稳妥,但其实,由于钟离和陈国路途遥远,而如今战事一触即发,战局亦是瞬息万变的。
所以,真待他们调集来了援军,却不知到时候又会是什么样的一副光景来了。
李然对此亦是不免依旧有些忧心,但他也知道,这已经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于是,便也是点头言道:
“嗯……为今之计也唯有如此了。”
接着,李然又回过头去,又与身后的守将言道:
“尚有一事,看来还得请将军代劳。”
比阳关守将一听,立刻是受宠若惊,急忙躬身回道:
“岂敢岂敢,末将身份卑微,若得上卿抬举,乃是末将之幸。上卿若有差遣,但讲无妨,末将不敢有违。”
李然则亦是躬身一礼,并是与他吩咐道:
“还请将军命人布告于他处,只说是奉楚王之命,将于夏汭汇集楚国之义士,共讨吴国。”
但见那名守将双手抱拳作揖,示以应诺。
随后,李然与孙武亦是于关内休整一番后,便各自是朝着钟离和陈国是分奔而去。
第三百七十章 然丹最后的话术
话分说两头,另一方面,在李然不辞而别之后,楚王熊围便接到了赖地失守的消息。
他不由大怒,另外,为了寻求早日与吴人决战,他听从了观从之计,决议将楚国大军是开赴到了琐地。
正如之前所说的,他之所以一意孤行,背水设寨,其用意就是为了振奋楚军将士的决心,表明了他要一鼓作气踏平东吴的决心!
话虽是如此,但也不知是为何,自从是李然走后,楚王的心思就一直甚是低落。
似乎,他已经习惯了在这种关键时刻,能够听到一二句“古训”,来指引自己当下的迷途。
尤其像现如今这般,大战在即,但他身边却如此的清净,这反而令他是感到有一丝丝的不适。
因此是夜,楚王熊围为排解心中苦闷,故而是特意找来了左史倚相与自己聊聊天,他希望左史倚相,作为一名同样博古之人,能够像李然一样,说出一番至理名言来。权且算是给自己打打气,鼓鼓劲。
而正当楚王与左史倚相攀谈聊着,营外突然是来人唤道:
“大王,右尹子革大人到!”
楚王闻言,不以为意,只挥了挥手吩咐道:
“请他进来说话。”
随后,只见右尹然丹是含首趋步进到营内,并且一个稽首跪拜道:
“臣丹,拜见大王!不知大王深夜唤丹前来,所为何事?”
“哦,呵呵,倒也无有他事,只是方才与左史倚相相谈,忽然来了一些想法,想唤卿前来一问。”
然丹不由自主的是微微斜过头去,但见侧旁坐着的便是左史倚相。然丹倒也不动声色,并是继续开腔道:
“不知大王是有何疑虑,还请大王明言。”
随后,楚王又抬了抬手,并指着另一侧,示意然丹是赶紧坐下说话。
“方才与左史言及我楚国往事,昔日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周康王。当年周康王偏心,齐、晋、鲁、卫四国都分赐到了宝器,唯独我们楚国没有。”
“然卿以为,若现在寡人派人去到成周洛邑,请求把鼎作为宝器赐给寡人,周天子会同意吗?”
楚王熊围,他为什么会突然跟然丹问这个问题?那是因为然丹他作为郑国人,当年其实与周王室离得还是比较近的。
所以,一方面然丹作为中原人,而且又是当年对周王室相对较为了解的郑国上卿,他的回答自然对他而言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
然丹听得此问,又看了一眼坐于他对面的左史倚相,心中已是了然。
只听他淡然一笑,并是拱手回道:
“呵呵,自然是会给大王的!从前之所以周康王不封赏我们楚人,乃是因为先王熊绎当年乃是住在荆山僻处,乘柴车、穿破衣,开辟丛生的杂草,跋山涉水以事奉天子的。所以,进贡时,先王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作为贡品进贡。”
“而齐国呢?乃是当年天子的舅父。晋国、鲁国、卫国,又是天子的同宗兄弟。因此,楚国没能得到赏赐,而他们却都有。但现如今,周王室和四国本身都是要顺服于大王,都将要都听从大王的号令,难道还会爱惜区区一个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