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收余恨(129)
作者:松风 阅读记录
我摇摇头:“没有。”
“是啊,”豆儿说,“娘娘还是不要出去的好,再怎么说宫里也有禁军,总归要安全些。”
“嗯?”我抬起头。
豆儿道:“昨日粟米出宫去给我买些小玩意儿,回来的时候说,现在应京五个城门外都有灾民,尤其是东边,日日都有人撞门,日日都有人被杀死在城门口。粟米说,那撞门的声音可大了。好似真的要被他们撞破一般。”
“据我所知,陛下在城外设了粥棚,每日供应三餐,粥煮得很稠,插筷子不倒。他们如何还要撞门?”我问。
“或许娘娘有所不知,”豆儿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我却能为娘娘解答一二。那年我也是历经过兵灾的,一个地方遭了灾,难民拖家带口往富庶的地方去。可是没有哪个地方会打开门接纳难民的。一则怕人多了以后会分掉当地百姓的口粮,二则是这人嘛,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为了一口吃的,杀人放火都有。当地的官员为保安宁,都不会让灾民进城。”
我蹙着眉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豆儿接着道:“遇到了城内官老爷们良心未泯的,就在城外支粥棚,好些的是掺了麸皮的玉米糊,差的干脆就是掺着各种烂叶的汤水。饱腹谈不上,吊着一口气活命罢了。然而灾民想要的绝不是施舍的这一口粥水,他们失了地,失了房,想要的是一个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生计。官府的粥棚不会长久地开下去,他们也得活命。”
听了豆儿的话,殿里长久地沉默。后来又说了些什么我不记得了,心中反复回想她这一番话,仿佛能看到诗中所言饥妇弃子的画面。
送走了豆儿,阮言一打着哈欠从里屋走出来,一边舒展身体伸着懒腰一边道:“这位昭仪可真能说啊。娘娘这样就信她了?”
我道:“不信。自小父亲说过,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不过现在我们仍要争取豆儿,才能得到皇子倾向。”
阮言一放下手,看着我道:“娘娘做的很好,越来越好。刚才就连我也以为娘娘与昭仪已经化解了之前的龃龉。”
“我想去城门楼上看看。”我道。
阮言一愣了一瞬,道:“最好不要。环境与周遭氛围对人的判断会造成影响。从来天子高居庙堂也是这个道理。或许不够深入了解民间疾苦,也有被下面的人欺瞒的风险。但相比这些,治理天下更重要的是理性,是旁观的冷漠。如此才能在权衡利弊之间真正做到顾全大局。”
我略微思索片刻,依旧决定要去看看,便对他道:“你说的对,只是,不亲眼看了,如何切身忧民所忧?”
阮言一虽不赞同,但也未与我争辩,只道:“我陪你去吧。”
“好。”我道。我知道即便我不同意,他自己有腿也会跟去。况且阮言一自诩清醒,有他在身边,也不容易做些昏头的决定,于是我也就同意了。
翌日,我们准备妥当乘着马车千万东城门。起先靠近皇宫的地方与从前无异,越接近城门,街上的百姓也变得稀疏起来,不少商户大门紧闭,一片萧条之景。
第143章
一个半大的士兵引着我和我身后的图南鹅黄沿着城门楼的台阶拾级而上。他身形瘦小精干,皮肤黝黑,嘴唇干裂渗出血丝,总是不自觉地舔舐自己的嘴唇。
见了我,这个士兵笨拙地行了一个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呆滞且麻木。就连图南对他说话也没有听到,直到图南又对他喊了一遍:“军爷?”
“啊?”他仿佛才回过神来似的,停住脚步将头转过来,一脸的疑惑,“姑姑喊我?”
“是啊军爷,我都喊你多少遍了?”图南问,“城门外怎么如此嘈杂?”
这小兵许是第一次见宫里来的人,他深深保持着鞠躬的姿势,不敢直视我们,道:“回禀姑姑和皇后娘娘,这是城门外的灾民在砸门呼喝。”
“日日都如此吗?”我问。
小兵仍将腰弯得很低,道:“回禀娘娘,并非日日如此。只不过今日早些时候有两名妇人饿死了,她们的丈夫将她的肉分与几位饿得几近昏死的老人与孩子。结果就在刚才,分食过那两名妇人的肉的其中一位老人口吐白沫而亡。外面的灾民都说这是报应,哭喊着要进城。”
不等小兵把话说完,鹅黄和图南已经趴在楼梯旁吐了起来。我也是强忍着反胃问道:“不是日日施粥吗?如何到这个地步?”
“回禀娘娘,是日日施粥,只不过这粥越施越薄,今日我瞧着,倒是与水无异了。”小兵道。
一个年长些的老兵从台阶上下来,张开粗粝厚重的手掌“啪”一声拍在小兵的后脑:“你小子,在皇后娘娘面前胡言乱语什么呢?”
小兵吃痛,回过头去,语气中带着些气恼:“老伍!你干什么你?!”
被叫做老伍的老兵并不理会他,将脸上的褶子堆积出一副笑脸,躬着腰伸手往城墙上一指:“皇后娘娘,这边请。”说着他推搡一把那个小兵,斥道:“还不快回你的位置去!谁让你来的?”
“是老……”小兵还想分辨,被老兵一脚踢开。撅着一张嘴闷闷不乐地离开了。
“皇后娘娘别见怪啊,人小不懂事。”老伍指了指小兵离开的方向。
我微微颔首,感觉这个老伍过于圆滑,让人很不舒服,于是让他前方带路,刻意与他拉开了距离。
到了城门楼上,一眼就见张念站在城墙边上,面色凝重,眼神悲悯。
我们脚步太重,惊动了她。她转过身来见来人是我,也不寒暄,只道:“你来了。”
我点点头,向她走去。
这是什么样的画面。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记。一门之隔的城外,三三两两聚集着骨瘦如柴的灾民。他们的脸上没有我预想的愤怒,怨恨,悲伤,痛苦……只是面无表情地或坐或躺。
好在棉衣棉被这样的家当对普通百姓而言异常重要,谁也不会将它丢弃遗留,现下正好拿出来裹上。不然这个时节,指不定也要冻死人的。
再往远处望去,不能说饿殍遍野,可目之所及仍让人心惊。
我稍微不慎,将城墙上一小块碎石碰落。周遭的灾民听见响动,突然纷纷眼冒绿光扑上前来争夺。待发现只是一小块碎石,又纷纷作鸟兽散。
眼前的景象冲击着我,我不由得向后退了两步。稍稍消化一些之后,不可置信地回望城墙的另一边。
这次映入眼中的,是整洁干净的大道,远离城门的街道依旧熙熙攘攘,与另一边的景象相比,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张念命人搬来一把椅子,扶我坐下,问:“宫里无事吗?今日怎么会过来?”
我心有余悸,道:“若不来,还不知城外人的处境呢。”
张念的眼神中没有波澜,道:“城里也有百姓,也要过活。如今天寒地冻,也不好再垦地。龙溪、赵一阳等人已经快马去别的郡县借粮,这一两日也该回来了。”
“我能做什么?”我问她。
张念闭上眼,缓缓摇了摇头:“皇后娘娘在此处,什么也做不了。你且安心回宫去,只要帝后稳住了,这里一切有我。”
不知道是什么缘由,张念说的话和说话的语气,总让人觉得安心。听了她的话,我没有多做停留,即刻启程回宫。
还是那个被称呼作老伍的老兵送我们下楼。他一路弓着身,姿态很低,甚至陪着有些谄媚的笑脸。
我很是看不上这样的人,但又很好奇,究竟是怎么样的人才能日日面对这人间炼狱,仍不忘媚上讨好。
心里想着,不由得又多看了他两眼。他感受到我的视线,将腰弯的更低了,咧嘴笑道:“不知皇后娘娘有什么吩咐?”
“你入行伍多久了?”我问。
“不久,”老伍道,“今年刚刚好是第十年。”
依着他的模样,我大概估算了一下他的年龄,又问:“那岂不是而立之年才投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