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584)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阅读记录


苏璟竟然敢如此随意的品评自己的父皇,那可是大明的皇帝啊!

妄议皇帝,死罪一条。

但朱棣也知道,这一点在苏璟身上肯定是不适用的。

所以这时候的朱棣,只是低着头,啥也没说。

苏璟继续道:“你父皇他啊,太自信了,自信的以为自己设立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就不需要任何的变化了,只要你们这些子孙能按照他设定的方针不改变,就能子子孙孙无穷尽,大明王朝万世长存。”

“当然了,现在他稍微好点了,知道自己求变了,也不枉我一番敦促吧。”

老朱对于稳定不变的追求,那真是刻在骨子里的。

只不过,朱棣对此的感受不深,因为他还小,许多事情还没经历过,大明也没稳定下来。

“苏先生,父皇乃是一代圣君,难道这样不好吗?”

朱棣朝着苏璟问道。

苏璟的话,他倒也没有完全的认同。

苏璟说道:“明君你父皇肯定是,但这圣君么,就得看标准了。”

朱棣脸皮跳动,内心已经开始纠结自己回去之后该如何向自己的父皇汇报了。

“苏先生,那若是要改呢?日后大明该如何改这卫所制度?”

朱棣只得将话题重新给引导了回去。

苏璟也没多在意,看向朱棣道:“这个不是今日讲解的重点,也不在粮草保障的内容之中,暂且不提。”

“说回粮草保障,卫所制度是一方面,但仅仅只是这个肯定是不够的。”

“既然可以在当地屯田解决运输路径过长的问题,那么还有一个便是建立粮道,方便运输。”

“交通,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除了前方进攻需要开辟的进攻路线交通,还有后方运输补给的辎重路线交通。”

“我问你,燕王,这战争中,运粮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什么?”

朱棣立刻回答道:“人力和牲畜,一些水战可以用船只。”

苏璟点头道:“不错,现在的战争,基本上就这三种选择,其中最为广泛的还是牲畜,运输的数量比人力多,可以适应的环境比水力多。”

“这交通方式就这么多,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运输的效率呢?”

朱棣不假思索道:“路!路越好,运输的速度就能大大的提升。”

“很好!路就是战争中粮草安全保障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苏璟说道:“而且路好不仅有利于运粮,还有利于运兵,还记得去年中秋节的时候,我讲的秦统一六国的课吗?车同轨,看起来是规定的马车的规格,其实目的是为了让路统一起来,提高行车的效率。”

“同时将全国各地的行道打通,建立起一个四通八法的交通网络,嬴政对于路重要性的认真,那是相当到位的。”

苏璟的话瞬间将朱棣的思绪拉回了去年的中秋节。

当时的苏璟的的确确讲述了秦朝大一统的诸多内容,其中就有关于路的一些描述。

“原来如此,学生受教。”

朱棣认真行礼道。

两人边走边说,已经回到了小院。

苏璟打开屋门,朝着朱棣道:“燕王,泡脚吗?”

???

朱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苏璟这思维跳跃的程度,着实有些太快了。

不等朱棣回答,苏璟直接道:“你骑马来的,肯定要泡,咱们去厨房烧水。”

“是,苏先生。”

朱棣立马跟着苏璟到了厨房里。

不多时,一锅热水便烧好了,苏璟又找来两个脚盆,一人一个,直接在厨房里开始泡热水脚了。

要说为什么不去大厅里屋泡,那自然是在锅边加热水方便。

苏璟这里虽然说是小院,但其实还是挺大的,厨房的空间也完全够两人泡脚。

“嘶……真舒服。”

苏璟感受着脚上的灼热感,分外的舒适,他还加了一些生姜,可以去去脚味。

朱棣自然也很舒服,骑马虽然不用走路,但踩着马镫一路,还是很累脚的。

“苏先生,这粮草的保障,就这么多了吗?”

朱棣趁机继续向苏璟询问道。

“怎么,燕王还想知道什么?”

苏璟笑着说道。

朱棣回答道:“学生是觉得,苏先生说的这些,虽然都很有用,但好像应该还有一些东西。”

“哦,什么东西?”

苏璟淡淡道。

朱棣说道:“苏先生之前教过学生大纵深作战理论,其中一些战法苏先生告诉学生,现在的火器水平无法达到,但将来等到火器不断发展,便可以了。”

“学生便想,到了那个时候,这粮草的保障,是不是也会有着不同的地方。”

听到这话,苏璟那也是被朱棣惊了一下。

好家伙,朱棣真是天生的将领,这都能想到。

明明之前还是一个对于后勤保障没多少了解的菜鸟,这会已经直接联想到了现代战争中的补给运输了。

苏璟顿了一下,说道:“那自然是有着变化的,就说个最简单的吧,运输方式的变化。”

第四百零八章 军粮的变化与经济重心的关系

“运输方式?”

朱棣眉头一蹙,没理解到。

苏璟淡淡道:“没错,就是运输方式,人力和畜力在未来的战争中,将不再是主流。”

“一切的原因,便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运输工具,让交通变得更加迅捷便利,从而大大提升了运输的效率。”

“如果有一辆车不需要马拉,只需要烧煤就能走,燕王你觉得可能吗?”

苏璟的话缓缓说出,而朱棣则是陷入了越发的震撼之中。

“不需要马拉,只要烧煤就能走的车?”

朱棣仔细思考着苏璟说的话,或者说应该是想象着。

但他终究只是一个明朝人,连蒸汽机都没见过,又怎么可能想象出火车的样子呢。

“学生不知道,但既然是苏先生说的,那肯定是会有的。”

朱棣朝着苏璟如实道。

对待苏璟的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自己知道什么就回答什么。

苏璟笑道:“燕王,接下来的话,你可以当成是我随口说的故事,不必当真。”

话都到这里了,苏璟也说开了,反正就是瞎聊,他也没想着多注意是不是明朝的东西了。

“学生知道了。”

朱棣点头,但神色却没有半点随意,反倒是非常的认真。

苏璟看了一眼朱棣,也没管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淡淡道:“只需要烧煤就能走的车,名字叫火车,不过火车不是在普通的路面上行驶,而是在铁轨上,就是用铁条铺好的轨道,不是陷入路面之下,而是架在地面之上。”

“火车的构造要说起来的话,我也说不太好,但核心的部件是蒸汽机,就是能够将烧煤产生的能量转换成火车前进动能的机器。”

“火车的速度比起骑马差不多,而且只要一直烧煤便能一直前进,同时载重量非常多,我估摸着一次起码也能运送上万石的粮食。日行百里,不知疲倦应该算得上。”

“有了这样的交通工具,战争之中的后勤补给还有军队输送效率就大大的提升了,当然,主要还是后方往前方的运输,真到了两军对垒,主要靠的还是士兵本人的脚程。”

“毕竟火车的行进需要铁轨,只有铁轨铺到的地方,火车才能开到。”

朱棣已经听傻了,火车这样的运输工具,若是真如苏璟所说,那对于战争来说,就是彻底的改变。

后勤的补给可以如此的运输,前线的战法也能做出巨大的改变。

若是大明有了火车,那疆域再扩大个一倍恐怕也很简单。

少年朱棣已经有了相当大的雄心壮志了,也难怪成了永乐大帝之后要先后五次御驾亲征,一直打到了斡难河。

开疆拓土,那就是刻在朱棣骨子里的东西。

“苏先生,不知道这火车,您什么时候才能发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