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30)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阅读记录


“苏师,您所说的市场调节中,生产具有滞后性是什么意思?”

苏璟愣了一下,看向朱标,有些奇怪。

但转念一想,这是个大户人家的孩子,不缺钱,没学过经商也正常。

苏璟淡淡道:“就拿土豆的事情来说吧,土豆市场,是先有了蓬勃的市场之后,生产者发现商机,便会想办法生产,想要靠着土豆市场赚钱。”

“但是呢,生产土豆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土豆的市场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本身就是由生产土豆这个行为引起的。”

“等到土豆成熟,土豆市场已经不再是当时刚生产土豆的那个土豆市场了。”

“这就是市场调节滞后性的体现,算是一条适用性很强的经济学规律吧。”

苏璟的话里除了一些专有名词,并没有太多深奥的地方。

哪怕是明朝的商人,也能自发的悟出这个道理,只是可能表述不到位而已。

所以朱标理解的很快。

“所以预测市场很重要,想要赚钱,就需要对市场就正确的预测。”

朱标若有所思道:“这就和行军打仗一样,料敌先机才能战无不胜。”

苏璟点点头道:“不错不错,孺子可教,走带你去吃黄焖鸡,再不吃,就要等下拨土豆成熟了。”

两人很快来到了金陵饭店内,要了两份黄焖鸡。

鲜美的鸡肉,软糯的土豆,让朱标十分的享受。

“原来土豆做菜也如此好吃。”

朱标感叹道:“高产易种,做菜好吃还能当主粮,这土豆还真是太神奇了!”

苏璟笑道:“这也是我选择种植土豆的原因,不过现在地里还有一种比土豆还要高产的作物,也能当主粮哦。”

朱标一愣,看向苏璟道:“苏师,您是说比亩产二三十石的土豆还要多吗?”

“那是当然,不同于土豆,我可是发动农户种植了许多,到时候绝对收获满满!”

苏璟淡淡道,红薯种植他就比土豆大胆多了。

因为红薯可以用来制糖酿酒做红薯粉等等,是生产原料,所以并不担心销售的问题。

朱标看向苏璟,眼神中满是光芒。

只见他朝着苏璟一拜道:“苏师,您真是在世神农!”

第三十五章 苏璟可是我的宝贝

时间流逝。

朱标跟在苏璟身边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自从土豆收获之后,苏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教朱标经商。

毕竟他最拿手的,还是商业。

像是之前那些封建制度,王朝寿命之类的,全赖初高中历史政治学得不错,吹吹牛逼还行,真聊深了,他也有点招架不住。

当然了,也有和朱元璋对着干的意思。

毕竟他不止一次的在苏璟的面前贬低商人,苏璟自然是要把他的儿子教导成一个非常优秀的商人来气气他!

至于朱标,他没有选择的权力。

苏璟教啥他学啥。

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还有账目,那是一点点的学,从头开始。

朱标的生活,劳累而充实。

而朱元璋这边,也确实没什么时间去理会苏璟。

因为各地的农民起义,正在接连的爆发。

规模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多。

还有就是北元的残党,不断的骚扰。

朱元璋在对待这两件事上,还是相当的重视的。

他本身就是农民起义起家,天下就是这么打下来的。

所以对于农民起义他是相当的警惕!

朱元璋不允许有任何后来者复刻他自己的道路,必须在苗头就堵死!

事实上,历史上的其他开国皇帝也都是这么做的。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跃成为皇帝。

之后他就对武将格外的提防,怕的就是自己也被这么搞一波。

说到底,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奉先殿内。

朱元璋看着大明各地呈上来的军报奏折,也是相当的头疼。

无论是镇压农民起义,还是抵挡北元残党,都需要出动军队。

而军队的出动,势必需要钱粮。

“钱粮钱粮,要是国库充盈,朕何须烦恼!”

朱元璋无比的烦忧道。

他手下强将悍兵很多,什么徐达汤和之类,全是当世之名将。

“陛下,韩国公到了。”

太监的声音响起。

“宣。”

朱元璋直接说道。

很快,韩国公李善长便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陛下,臣在。”

李善长两鬓斑白,朝着朱元璋行礼。

朱元璋则是赶忙道:“善长,不必如此,你可是朕的萧何。”

李善长闻言立刻道:“陛下可是有西征的想法。”

朱元璋笑道:“没错,朕欲征陕西,将此地元党余孽尽数铲除。”

“只是这军饷粮草一事,却是需要善长你来费心了。”

作为朱元璋的后勤主管,这些事,向来都是李善长亲自操办的。

“陛下,此事重大,臣必当全力解决!”

李善长没有推辞,直接应下了朱元璋。

“好!”

朱元璋十分高兴。

李善长却是没有离开,而是朝着朱元璋问道:

“陛下,在臣开始筹措粮草之前,还有一问,请陛下解惑。”

朱元璋愣了一下,说道:“善长,不必如此,有什么想问的直接问。”

李善长说道:“臣听闻陛下得一物,可做主粮且产量甚高,是真的吗?”

“没错。”

朱元璋点点头道:“确实有此物,名为土豆,皇后已经命人在宫中种下了。”

“亩产几何?”

李善长又问道。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二十石。”

因为只是第一次种植,朱元璋也不敢报的太高。

或者说,其实他的心里,也稍稍有那么点虚。

毕竟,他没有和朱标一样亲眼所见。

“陛下,若是真如此,粮草军饷一事,臣不出数日,便可解决。”

李善长直接说道。

虽然土豆并不能马上成熟,但却能让来年无需担心粮草库存的问题。

大明是一个国家,李善长筹措军饷粮草,那是不可能把国库一下子全部掏空的。

但有了土豆,就不一样了。

来年的粮食不用担心,那今年的粮食便可以随意供应了。

“当然是真的。”

朱元璋直接回答道,没有丝毫的犹豫。

西征很重要,朱元璋知道兵贵神速,他甚至连出征领兵的人选都已经拟定好了。

“陛下真乃天命之人,臣这就去办。”

李善长夸赞了一句,转身便离开了。

朱元璋看着地图,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苏璟,你又给朕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应天府内。

随着李善长开始筹措粮草,许多将军文臣便知道了朱元璋欲行西征一事。

朝堂内,瞬间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以武将为主的主动请缨派。

有仗打那就等于有功立,武将自然是无比支持的。

而且现在大明土地众多,而人口稀少,可以赏赐的田地充足,武将们都是跃跃欲试。

而另一派,则是以文臣为主的休养生息派。

他们认为现在大明国库不丰盈,百姓刚经历战火,不宜再战,应该休养生息。

不过此时是明初,武将们功勋在身,话语权极大,所谓明面上并未爆发什么太大的冲突。

只不过,朱元璋哪里,文臣的奏折那是一直在往上呈。

“这些个读书人,真是一点也知道轻重缓急!”

朱元璋随手将奏折一丢,淡淡道。

如今不比朱元璋当吴王那会,地盘比较小,很多事情推行起来简单而直接。

大明很大,需要顾虑的地方也很多。

文臣们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朱元璋心意已定,却也不想弄个一意孤行的名声。

得堵住那帮文臣的嘴!

“还好,我有土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