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妾逃跑之后(50)
作者:凌风起 阅读记录
“不过奴才听说,永安公主这几日举止有异,状若癫狂,更有传言说宫里有人撞见她衣不蔽体,在宫中游走……偏御医瞧了, 吞吞吐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许是有什么不敢说的……只是后来圣上勃然大怒, 将灵犀宫的一干宫女太监全都处置了,也不知道到底是犯了什么事。”
薛钰神色微动,淡淡道:“是么。”
等行至一处假山旁, 忽然从一旁绕出一个身影,高大挺拔, 穿着一件玄色斗篷,戴着紫金冠, 鬓若刀裁、面如冠玉,因着母族中有胡族血脉, 所以五官格外深邃。
他隔着几步之遥,在薛钰面前站定,似笑非笑道:“仕钰,北元一别,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啊。”
薛钰眉梢微抬:“赵王?”
赵王唇角微挑,又往前走了两步,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凤眸闪过一丝异色:“仕钰,一段时间未见,你好像长大了,成为真正的男人了。”
薛钰闻言微哂:“赵王说笑了,难不成我之前还能是女人?”
“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说吧,是娶亲了?是哪家的小姐?能得你垂青,那必定是出尘绝艳、仙子一般的人物了,不知她是否有个姊妹什么的,也可为本王引见引见啊。”
薛钰搭下眼帘,是根本不愿再与他多话:“王爷若没别的事,就请恕我先走一步了。”
“急甚么,你我本是一道,我特意前来迎你,哪有不和你一起回去的道理?”
“不说这个了,本王上次送你的梅花袖箭,你用着可还衬手?”
“王爷费心了。”薛钰说完朝赵王略一拱手,绕开他径直往前走了。
赵王略扯了嘴角,立刻跟了上去:“你走这么快做什么,你还没回答本王,本王送你的梅花袖箭,你到底喜不喜欢呢。我说仕钰,你等等本王啊……”
薛钰蓦地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赵王,一向冷清自持的眉眼,轻易不展露情绪,此时也终于染上了不耐:“王爷,我如今尚未及冠,极少有人唤我表字,王爷大可不必这么称呼我。”
赵王“哦?”了一声,眸中晦暗难辨,望着薛钰,似笑非笑道:“怎么太子能唤得,我便唤不得?”
薛钰也懒得再同他周旋,直接扔下一句:“自然是,亲疏有别。”随即转身离去。
薛钰走后,赵王望着他的背影,低头把玩着拇指上的鹰隼云纹银戒,哼笑道:“好一个,亲疏有别。”
这时从假山旁出来一个道士装扮的男子,道袍猎猎,倒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
此人正是赵王的谋士姚广平。
他顺着赵王的目光,望向薛钰方才离去的方向,摸了一把胡须道:“世子的身后是整个永城侯府,永城侯时任左都督,手握重兵,位极人臣,若是能为王爷所用,自然是有天大的助力。”
“只可惜这位小侯爷未免太过不近人情,冷冰冰地拒人于千里之外,可想而知,他的态度便是永城侯的态度,他们是要坚决拥护太子了,要我看来,王爷大可不必在他身上再费工夫。”
“先生以为我是为了争取永城侯的支持?”
“难道不是?”
“先生,如果说原先留在京城中,我倒是还可以与太子争一争,可如今我既已就藩,除非造反,不然也该歇了这心思了。”
“自古立嫡立长,谁让我那位性格软弱的二哥命好呢?大哥早夭,皇后又多年无所出,他刚好落了个‘长’字,你说他不是命好是什么?先生啊,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大局已定,我们也该认命了。”
“那王爷为何?”
赵王笑道:“不过是薛钰曾救了我一命,救命之恩,自是永世难忘,我觉得与他投缘,想跟他亲近罢了。二则我实在想不通,除了内阁那帮腐朽的老儒,无论是父皇还是朝上的大臣,抑或是教习我和太子的师傅,都是更喜欢我,怎么偏偏薛钰要与他交好呢。”
“他们俩根本不是同一路人,先生你信不信,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反目。”
“太子对薛钰自然极好,屈尊巴结,逢迎讨好,只不过我看得出来,他羡慕甚至嫉妒他。”
“太子生母位卑,他又历来不受父皇重视,因此养成了怯懦软弱的性格。他自然羡慕甚至嫉妒薛钰能够那般肆意妄为,即便背负骂名,也依然我行我素,百无禁忌。
“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能轻易获得父皇的宠爱和皇妹的仰慕,这些都是他梦寐渴求的。”
“通常一个人羡慕嫉妒另一个人,总会想办法从他哪里夺取点什么,以此聊表慰藉。”
“本王倒是想看看,他们最后,究竟会为什么样的人事而翻脸。”
——————————————---————————————————————————
宴席上,统共不过太子、赵王、薛钰三人,魏熙帝临时有政务绊脚,尚未过来。起初气氛还算和睦,太子穿着一件赤色圆领袍常服,上绣团龙图案,五官俊雅,气质温润如玉,将一杯刚由他亲自沏好茶放到薛钰面前,微微笑道:“仕钰,尝尝,这是福建进贡的白毫银针,如银似雪、茶香沁人,你会喜欢的。”
赵王见状把玩着手上的青花灵芝纹金钟茶杯,十分的嗤之以鼻:“我说二哥,你是君,他是臣,哪有君给臣沏茶的道理?多日不见,我竟不知,二哥什么时候跟奉茶监学了这等手艺,难不成是要抢他们的活计么?”
太子闻言却也不恼,只是笑道:“我与仕钰之间,没有那等虚礼。”
赵王便是看他不顺眼,闻言又嗤了一声。
薛钰这时转过头来看向他,极挑衅地一抬眉,微扯了嘴角道:“王爷不是一直记着臣的救命之恩么?不如今日以茶代酒,也请王爷为我沏一杯好茶。”
啧,果然君臣相亲啊,这就迫不及待地为太子讨公道来了?
赵王一瞬不瞬地看着薛钰,竟慢慢地笑了起来:“世子有命,自然无无有不从。”
便亲自执了茶注为他奉茶。
薛钰接过茶盏,却并不喝,反而转手赏给了身后的小太监:“看你们站了许久,想必也渴了,就赏你们尝尝赵王的手艺。”
赵王眯起凤眸,唇角微勾,面上神色难辨。
小太监自然不敢,吓得连忙下跪。
赵王却略一抬手,疏懒道:“世子赏你,就喝了吧。”
————————————————————————————
等魏熙帝过来,见他们正在饮茶,也倒了一杯一饮而尽,过后却忽然将杯子重重摔下,脸有怒容:“看到茶,朕便想起了近日的一桩事,实在可恨!朕才刚刚颁布戒谕,这帮人就敢顶风作案!”
原来是朝中有勋贵在贩卖私茶。
茶叶作为牵着西番的重要物资,一向被严格管控。西番因为饮食问题,需要大量茶叶,偏他们本地又无法种植生产,于是只能向中原进口。
魏熙帝利用茶叶获得了西番大批战马,有了战马才能组建骑兵,同时也能更好地牵制西番。
因此魏熙帝对这项政令一向落实严格,如今竟有人在他眼皮底下走私茶叶,也难怪他如此震怒了。
甚至连陕西的布政使也跟这件事有勾连,可见他们干这种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后来是一位河桥巡检司官吏因在例行检查时被殴打,不堪受辱,才将此事捅到了魏熙帝面前。
东窗事发,那位勋贵已畏罪自尽,只不过据锦衣卫审查,他生前应该藏了一本账本,有了这本账本,就可顺藤摸瓜再查出其他与此事有关联的人员,到时不知又有多少官员落马,只不过任凭锦衣卫如何将他的府邸搜了个底朝天,都没有发现这本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