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1805(832)

作者:王子虚 阅读记录


特别是最后的克里木半岛,在这里打了整整十天。

主力第一军团占领莫斯科之后,又直接在城里停留了七天,一直到三月初一才再次向前推进。

之后的前进速度也非常缓慢,五天时间前进了两百多公里。

虽然在常规战争中不算慢,但是相比大明自己之前的进攻速度,现在确实也已经放缓了太多。

开始的时候一天都能前进两百公里。

大明军队推进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倒不是大明军队遇到了什么成规模的抵抗。

露西亚人的第一波主力部队,都在开战当时的七次核爆中灰飞烟灭了。

莫斯科城和附近的八十万军队,是勉强组织起来的第二波抵抗力量,马上又有点不明不白的投降了。

经过两次调派和征兵,莫斯科城和周围的区域,短时间内不会有大规模的正规军了。

露西亚内陆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城市,就算是不愿意投降,也都相对容易攻占。

除非是莫斯科这种超大城市,杨遇春根本就不用考虑战略打击。

大明军队前进速度放缓的真正的原因,是大明这次泰西战争行动的战略本来就不要求速战速决。

而是追求对当地的彻底征服和全面治理,追求征服的同时就在当地重建统治秩序。

前期打得快,主要是占领区小,占领区的人也少,整体的包袱小,后勤供应速度还快,战略执行效率也高。

现在,占领莫斯科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单纯的清点几十万俘虏和三百万市民,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没收中上层统治群体的财富,集中管理这些人员,拆除西式建筑,建设工厂这些例行工作,也需要大量时间。

大明本土的大后方,在过去三年里面复员征召的部队,正在源源不断的被送往露西亚境内。

大明现在的两千万军队,最终至少要有一半以上的数量,负责对民间的治理。

他们以后也会直接留在泰西大陆上,镇压和管制被征服的泰西人。

大明军队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面,已经控制了至少六千万以上的露西亚和奥斯曼人。

把这些人的数量点清楚,工作和身份确认好,重新建立起身份制度,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和时间。

大明的四大产业集团的管理人员,民间厂商的东家和投资者以及管理人员,也在源源不断的往泰西输送。

他们要负责尽可能完整的接管泰西大陆上的各种产业。

大明对于这些被征服地区的统治阶层的待遇,虽然不能说是净身出户,也差不多是扫地出门了。

他们的产业、庄园、店铺,大明四大产业集团很难全部吃下。

所以很多要转卖给民间厂商和投资者。

这个过程也需要时间。

大明的军队是高度机械化的,对于后勤的要求也非常高。

各种各样的军用物资和补给品,包括军用的武器弹药和燃料以及生活用品,大部分要从大明境内输送过去。

大明到露西亚境内的交通线,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只有那么有限的几条。

战争刚开的时候,露西亚主力军团被瞬间团灭,当时他们是来不及破坏靠近边界的交通线的。

但是大明军队从边界深入内陆之后,露西亚各地的驻军就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可以捣毁的铁路和公路线了。

所以还需要有足够的工匠和士兵,押解俘虏紧急持续占领区的道路。

现在,大明方面的人员和补给,无论是走大食国还是从本土过来,都可以算是路途遥远的。

到了露西亚内陆之后,当地民间的抵抗力量,也开始却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了。

大露西亚分子遍及露西亚各地,越是靠近传统核心地区也就越多。

虽然没有专门的理论指导,但是在正面完全无法抵挡大明的情况下,他们也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搞破坏。

在城市中搞暗杀和袭击,在乡村中潜伏和串联,组织破坏铁路和公路。

穆易和伊赛率领的仆从兵军团,清理莫斯科的同时,也会派出部队到周边地区,开始持续的剿匪行动。

相对而言,露西亚本土的剿匪任务,比奥斯曼山区的剿匪任务,还是要稍微轻松一点的。

因为露西亚本土都是大平原地形。

他们可以开着带有重机枪的轻型装甲车干活,还能召唤直升机和螺旋桨飞机的协助歼敌。

与此同时,也不是所有的露西亚人,都是铁杆的大露西亚分子。

大露西亚分子也不是都有勇气这么反抗。

所以这种剿匪和治安战,不会是无穷无尽的,而是真的能够打完的。

拿破仑率领的泰西军团,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周围山区里的剿匪行动,进展同样可以算是比较顺利的。

历史上,例如阿富汗这种地方,能让外来的帝国陷进去,主要依靠的是外来的支援。

奥斯曼地区的这些匪徒,现在没有外来力量的支持,本身也没有工业生产能力。

他们连上次世界大战的栓动步枪都没有多少,很多人用的都是土枪,甚至只能依靠冷兵器。

拿破仑的部队装备却堪称精良,主力部队已经基本普及了突击步枪,还有大量的轻机枪和肩抗式导弹。

还能够获得大明提供的直升机和螺旋桨飞机的支援。

在这种低烈度的战斗中,螺旋桨飞机比喷气式飞机更好用,续航时间更长,更适合对地攻击。

拿破仑的部队规模也越来越大,完全可以慢慢的地毯式的清理。

大明军队进攻的速度放缓,主要是给后方配合的各方面人员留出时间,让他们相对稳妥的接管占领区。

对占领区的基层社会机构重建之后,这些占领区也就很难出现反复了。

说白了,这泰西战争的逻辑和准则,就是暂时控制不了的土地和人口就不着急去占有。

不追求一波猛攻彻底直接打穿敌人的领土全境。

整个泰西大陆的规模,也没办法真正一波打穿,漫长的战线终究会拖慢速度,不如主动放慢速度追求稳健。

大明现在是国力和战力全面领先,不需要搞任何冒险行动。

进攻的主力部队会等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人都跟上,才会继续前进。

所以主力军队现在前进速度虽然确实在放慢,但是战果却都稳稳的拿住了。

而且这个速度也不会无限制的放慢,当接受和改造工作形成循环之后,就会进入相对均匀向前的状态。

至于说,进攻部队主动放慢了速度之后,敌人重新组织起了抵抗力量怎么办?

杨遇春留着的战略武器就是这时候用的。

能够集中消灭敌人的抵抗力量,那是杨遇春求之不得的事情。

与此同时,对面的罗马三国的军事参谋人员,这些天都在发疯式的寻找救命的稻草。

在开战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与大明的战争会变成现在这种状态。

精心准备的主力军团被一招团灭,后面就开始了一泻千里。

莫斯科已经是露西亚动员出来的第二波的力量,结果也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没了。

现在他们中有一些格外敏锐的人,发现了大明军队前进速度放慢的情况。

他们很快就将自己得发现和猜测整理出来,首先交给了维特根斯坦将军。

维特根斯坦看完之后,觉得这些分析有道理,于是就去找了露西亚皇帝尼古拉。

尼古拉看了报告之后,有些惊疑不定的反问:

“你们的意思是说,大明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

维特根斯坦跟着附和说:

“大明的军队机械化程度远高于我们,军队行动对后勤的压力肯定也远远超过我们。

“他们越是深入我们露西亚本土内部,越是远离他们自己的本土供应基地,后勤压力也就会越大。

“再加上我们露西亚的百姓,也不会甘心服从于大明的统治,地方上的反抗力量也是持续不断。

“他们现在已经占领了上百万平方土地和数千万的人口,这些土地和人口的治理也会牵制大明的大量力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