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1805(555)

作者:王子虚 阅读记录


“流水线的工作压力太大了,干这个工作就没办法轻松的,为了效率只能这样。

“但是工人的生活保障要做好,厂区要提供必要的娱乐设施。

“更关键的是,工钱要给够,福利待遇也要搞好。

“要让工人觉得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朱迪铠听了就笑着说:

“叔王您真的是太仁慈了,咱们工厂一直都是贯彻您的要求的。

“咱们工厂的工人待遇其实已经是业界最好的了,甚至比工部的官营产业和皇室财团的厂子的都要更好一些。

“关键是,在整个产业内,咱们的工人的工作压力其实并不大,收入也完全足够。

“主要是咱们得产品全都属于行业内的最高端,利润本来就高。

“最辛苦的是民营工厂的工人……”

朱靖垣听了下意识点头,然后又觉得哪儿有问题:

“咱们工厂不是最辛苦的,拿的工钱还高,福利待遇也好,却那民间工厂还有工人吗?”

朱迪铠继续解释说:

“当然有啊,咱们的工厂待遇虽好,皇室财团和工部的军工厂子,工人待遇也都比民间要好,但是咱们也容纳不了所有工人啊。

“所以民间工厂仍然有人干活,而他们干活的重要理想和目标,就是积累了足够的资历之后,往皇室、军工,以及咱们工厂跳。

“所以咱们工厂的工人都选用业界最好的,咱们造的产品当然也是评价最好的,故障率也是最低的,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的……

“对于咱们得工厂而言,现在已经进入了正向循环。

“产品性能和质量好,社会和市场评价高,品牌效应不断增强,认可和追求咱们品牌产品的人越来越多,来咱们厂应聘和被留下的都是好工人,造出来的东西当然质量也好。”

朱迪铠说的理所当然,朱靖垣却再次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这种状态其实就是自己之前就考虑过的那个问题的最具体的直接体现。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商业爆发式的大发展,工厂企业的规模也爆发式的膨胀了。

真正的大机器生产其实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才开始的。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甚至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绝大部分社会生产都还处于作坊状态,各种工厂甚至可以算是一个小圈子。

提前膨胀起来的皇室财团,相对传统地方上的作坊式的工厂,具有绝对的规模优势。

那其实是皇室财团提前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时代。

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铺开了,全球范围的垄断时代到来了,民间工厂也爆发式的膨胀。

现在皇室财团虽然也在膨胀,而且单纯看本体的速度也很快,比例很大。

但是毕竟已经膨胀过的他们,这次膨胀的数量级就无法与民间资本相比了。

关键是,社会上的工人的数量同步膨胀之后,无法吸纳足够大比例的工人了。

走高端核心产业方向的皇室财团,注定没办法吸收足够多的普通工人。

就算民间工厂条件不好,工人们一样要去民间工厂工作。

虽然说,这个“条件不好”的标准,只是相对现在同时期的皇室工厂而言的。

相比世界大战的时候肯定是已经好很多了的。

因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开了,大明的社会生产力正在急速上升,工厂东家们已经能够拿出更多的“条件”给现在的工人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普通工人的“条件”提升的速度,肯定是跟不上生产力上升的速度,跟不上工商业发展的速度,跟不上民间资本的膨胀速度。

经营者肯定会理所当然的将更多的利润收入自己的囊包,用于扩大生产。

当两者的差距累积起来,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了,那就是经济危机的前兆。

在国家层面上,那种情况下的正确做法,是给工人加钱,进而增加消费。

但是站在个人角度看,东西卖不出去了还加工钱,那不是胡闹吗?

在民间工厂理所当然的选择是减产和裁员。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在经济危机到来之前,在生产能力大发展的阶段就提前去做,从而推迟乃至避免经济危机。

而不是等到经济危机来了之后,再作为解决方案去实施,那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朝廷要求加工钱,那厂商就直接宣布破产跑路。

到了经济危机真正爆发的时候,工厂的东家们已经加不了工钱了。

朱靖垣要求增强朝廷的力量,大规模开设官营产业,从民间吸收更多的工人,进入官府的直辖的厂商之中。

直接目的当然是制衡民间资本,但实际操作方向却是在遏制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危害,会在大发展之后到来,朱靖垣父子两个从现在就开始提前布局应对。

预防如果能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最终不出现,那之前所做的一切未必有人理解。

提前预防,而不是等问题出现之后解决,预防问题的人未必能获得声望。

就像后世每到雨季,被淹的城市都会上新闻,而没有被淹的城市没人知道。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罗斯福其实并没有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但是却成功推迟和控制了经济危机,并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战转移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因此成了美国最受人尊敬的总统之一。

现在的大明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还没真正见识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经济危机,不知道那种情况有多么的恐怖。

当然也没办法认识到解决这种危机,避免这种危机实际上的功劳有多大。

如果自己能够和罗斯福一样,为已经跌入危机中的大明“力挽狂澜”的话,那一定能够彪炳千秋,为人乐道的。

但是大明遭受危机的损失,实际上也是无法估量的。

而且,要说自己的“功绩”,已经通过技术革新和主持谈判,拿到让自己手软了。

自己已经可以名垂青史了。

现在,为大明尽可能消除避免经济危机,让大明未来能够持续顺畅的继续发展几十年,应该才是自己的最高目标。

心中想着这些,朱靖垣嘴上没有提相关的话题,除了朱仲梁之外,别人都没办法跟自己讨论这种话题,更不可能公开说。

朱靖垣反而是为了表示自己对民间飞行活动的重视,在参观工厂结束的时候告诉朱迪铠,自己想要看看那个原地起降的玩法。

让朱迪铠以工厂和自己的名义,在最短时间内,邀请到这个民间活动中已经比较知名的“大手子”们,来工厂参加一个简单的邀请赛。

只要得到邀请来参加的都给一百银钞的参与补贴。

入围前十名都给一千银钞的奖金。

前三名的奖品,直接是一架大明航空的新款小型通用飞机。

冠军给最高款和最高配,亚军、季军依次降级简配。

所有的花销全部由朱靖垣个人掏钱。

包括奖品、奖金、补贴,以及参与活动的人的往来交通费,还有工厂组织活动的成本。

所有参加的工人都有都额外另一份工资。

这一次简单的活动,最大的花销是三架飞机,市场价超过十万银钞,按照购买力折算朱靖垣上辈子的人民币,至少是一千万。

最终的花销加起来可能会超过两千万。

站在个人角度看,这就是随便玩玩的事情,白扔出去上千万的钱。

但是两千万就能组织有一定规模的飞行比赛,算起来真的是一点都不高的。

如果是后世搞起来这种活动,肯定能通过各种方式赚钱。

只可惜现在环境不行,朱靖垣掏钱办的这次活动,基本上是不盈利的。

就算是盈利也是未来的事情。

这次活动,相当于给大明航空本身,以及即将开始研发的轻便飞机打广告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展示自己对这个行业的重视。

朱靖垣下了令,还给足了钱,下面人办事当然不敢怠慢也不会怠慢,马上去联系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