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1805(539)

作者:王子虚 阅读记录


将这项用于吸纳已经被同化的周边族群的政策,正式在已经属于大明本土的地方推广。

现在名为“大明”的族群正在形成,如果不在这个过程中把本来能够吸纳的人口吸纳到大明人的群体中,那以后他们就会变成大明内部的“外人”。

大明人把他们当外人,他们也会觉得自己是外人,他们会成为天然的分离主义的孵化池。

现在给原本的“蛮夷”和大明人一起发相同的证书,让他们享受和大明人一样的待遇,这当然是有点挑战原有大明人的神经的。

只不过现在大明处于用工缺乏状态,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是非常的充沛的。

就算是给蛮夷相同的任职条件,也不会对普通大明工人的利益造成很明显的直接冲击。

普通大明人也许会嫌弃这些蛮夷出身的同事,但应该不至于会直接跟对方发生冲突。

就算是有个别人员,会去要求东家和掌柜不准用这些蛮夷,但是东家和掌柜们不用这些蛮夷的话,大明工人可不够用的。

所以现在推广这种制度的最佳时机。

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丰厚的科技和战争红利,能够抵消这种制度调整产生的矛盾。

等到红利消失的时候,再想要干这种事情就困难了。

朱靖垣不知道红利会在什么时候消失,所以必须尽可能的抓紧时间。

自己在整个大明跑了一圈,就要把这项制度在全大明普及下去。

合格证制度的普及其实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废除原有的户籍制度。

因为户籍信息上是有族群信息的,而且记录的非常详细,能够上溯三代人的身份。

最后将合格证转化成唯一的大明人身份证。

到了安康六年六月份的时候,朱靖垣在大明各个部门给自己的例行消息抄送的时候,看到南天竺发生了瘟疫的消息。

不过西厂、北天竺官吏,以及朱靖垣本人,都没有觉得这条消息有任何异常。

南天竺打了十几年的仗,英国人有搞了连续几年的掠夺式的人口和物资转移。

南天竺社会秩序已经近乎崩溃,出现瘟疫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意外。

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相关的官僚知识打了报告说明,自己会加强边界地区的警备。

避免南天竺的人群越界进入北方。

然后就没有其他的提报和分析了。

后续的几个月里面,陆续有了一些新的消息传来。

试图跨越的南天竺人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边界警备部队也同步增强了。

现在这个时代,相对于直接击毙,赶走都是一种仁慈的做法。

警备部队管理不过来的时候,就是会直接击毙的。

然后相关消息的密度慢慢的降低,到了安康六年底的时候,已经没有直接报告了。

其实朱靖垣意识不到,跟现代的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不同,这时候没有消息可能就是最大的坏消息。

在通讯通畅的现代社会中,某个地方没有什么消息的意思,是当地没有出现什么值得上新闻的意外情况消息,这说明当地的情况是相对平静稳定的。

但是这时候,特别是在秩序已经崩溃的地方,没有消息的意思,可能是当地已经没有人能向外传递消息了,甚至是已经没有能形成消息的东西了。

现在南天竺的情况,全世界都无人知晓。

安康七年新年过后,朱靖垣再次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前往新的施政实训地点了。

这一次的目的地要更加的靠近本土了。

正月过后,朱靖垣和前几年一样,收到了父亲和朝廷发来的通知和任命。

江户布政使司参议,总督日本群岛与朝鲜半岛地区军政事务。

“某某布政使司”的名字仍然存在,但变成了省份对应的政务衙门的称呼,布政使和参政、参议们工作的地方就是布政使司衙门。

布政使司等同于省级政府,都指挥使司等同于省级军分区,按察使司等同于省级法院。

继续保留这些名称,既能将政务与军务、司法、监查系统称呼明确区分开来,也能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环节上的调整。

(以及方便防和谐……)

除了对于省份的官方总体称呼,从“等处地方”换成了省,机构本身是完全没变。

因为“等处地方”本来就是省,本来就有完完整整的一整套的省级衙门。

朝鲜和日本的总督,这可能是朱靖垣干过的最小的总督了。

下面总共就三个省份,二十多万平方宫里的面积,五千多万人而已。

但是布政使司参议这个本官,却是在正常施政实训流程中又晋级了。

特别是范围从知府衙门的范围跨到布政使司衙门了。

同知是正五品,参议本来是从四品,在本土省份官职品级调整后,变成了正四品。

直接跳过了从四品的门槛,这是皇子才有的特权……

不过在柔佛府的时候,自己作为同知,头上只有一个知府。

到了布政使司,自己上面除了正三品的参政,还有升级到正二品的布政使。

关键是,参议和参政都是“不定额”的,会根据情况设置具体几个,分管某些事务。

所以如果不考虑额外的总督职务,朱靖垣甚至不知道这个参议的官职,在江户布政使司的班子里面的能排到几号。

不过这些事情其实都不重要,这封官方的任命书朱靖垣看过就放在一边了。

重要的是另外一份消息,自己老爹本人的的消息。

内容只有一个,要求自己去江户上任的路上,中间到应天府一趟。

自己爷爷,大明的太上皇朱仲梁,现在已经在应天府了。

他这个大明皇帝,也会用视察南方造舰工业区的旗号,在年后去应天府视察。

他们两个要跟自己现场讨论一个问题。

自己之前在“论文”提到过的,朝廷力量会在变革中持续衰减的问题。

这件事情直接引起了两代皇帝的注意。

因为这关系到皇室乃至大明朝廷未来的稳定。

第397章 “士大夫”

应天府城紫禁城。

在仁武朝之前,应天府紫禁城的养护水平一直很成问题。

主要是紫禁城里面没有皇族居住,皇族自己也没有太多的钱来维护。

所有者拿不出足够的钱,监管也不到位,最终肯定是问题频出。

到了仁武朝之后,皇室有了足够的钱,管理水平也整体上升了一个档次。

在海外建了好几座紫禁城,原有的龙兴之地,应天府紫禁城当然要好好养护了。

朱靖垣带着家人到了应天府,当然就直接住进了紫禁城。

进城当天,首先去拜见长辈。

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嫡母都来了。

朱靖垣也带了一大家子人,六个大明亲王妾兼大食国王嫔,八个大食国王世妇。

以及五男四女总共九个孩子。

柳沐云和余暮雪各有一子一女。

春香有一子一女,冬梅、夏荷各有一子,秋月有一女。

但这只是已经在生出来的。

现在柳沐云和余暮雪肚子里都怀上了第三胎。

朱靖垣在新天府纳的亲王妾,也是朱靖垣后宫的管事王雅,去年的时候终于年满二十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也已经怀上了。

只有一个女儿的秋月,也特别得到朱靖垣的照顾,现在也再次怀上了。

其他的几个亲王妾,以及另外的世妇们,也都会在这两年陆续年满二十岁。

关键是,朱靖垣本人今年已经二十二了。

就算是遵照传统,今年以后生出来的孩子,在继承权上就没有任何瑕疵了。

所以朱靖垣从今年之后,就会开始彻底的放开手脚了。

朱靖垣要广撒网,多生育一些子女,然后才能选出足够优秀的继承人。

所以再过两年之后,朱靖垣的孩子可能会再翻倍,有可能直接超过二十个。

朱仲梁跟朱靖垣也已经分开两年了,父亲朱简炎更是分开了七年了。

终于再次见到朱靖垣这个最重要的孩子,心情都是有点激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