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1805(533)

作者:王子虚 阅读记录


同时在外朝的官员们的配合下,开始推动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改革。

南北直隶设省定名自后,其他省份也开始正式改名。

官方公文称呼的等处地方、布政使司、三司之类的称呼替换成省名。

然后开始讨论和确定朝廷直辖省份的范围,同时对现有的省份的区划做小规模的调整。

这是一个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的问题。

最传统的两京十三省,河北、淮海,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肯定是要朝廷直辖的,这一点所有人都没有疑问。

但是对省份之间的区划调整,以及其他的省份是否直辖,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想法了。

福建省是否要合并刚设立没几年的海东布政使司,也就是东宁岛和琉球群岛。

广西省是否要合并交趾布政使司?甚至是否要继续合并澜沧和真腊布政使司?

仁武朝以后是设立的辽东布政使司是否并入山东省?

在两京十三省的时代,辽东只有都指挥使司,负责管理当地的卫所驻军。

辽东民政长期由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代管,所以说辽东归山东也没问题。

在此自后,在辽东布政使司以东,朝鲜半岛北部和鲸海沿岸的乐浪布政使司,苦兀岛以及周边的苦兀布政使司,以及更北部的混同江(黑龙江)黑水布政使司,是否要列为直辖?

更东部的朝鲜、日本的六个布政使是否合并,南方的缅甸、暹罗等布政使司是否也要继续合并,是否也要直辖?西北的漠北、西疆、雪域是否要直辖?

直辖的省份多了,相当于朝廷中央衙署要直接面对的下级机构更多。

直辖省份少了,可能会导致大明本土核心力量的衰弱。

在这种问题上应该如何抉择?

第393章 “我是大明皇帝”

关于大明中央朝廷直辖省份的范围放到哪里,在大明朝廷内部形成了颇为激烈的讨论。

相关话题对外朝公开之后,传播范围也就不仅仅局限于外朝了。

很快就以非正式的小道消息的形式,流到社会民间关注政治事务的人耳中。

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亘古存在的键政方向,是很多键政党时不时的都会提起的事情。

这个讨论的范围,当然也是包括朱靖垣这个特殊的皇子的。

朱靖垣收到了自己父亲的直接发来的消息,询问自己的意见。

算是在原本安排的论文方案之中,临时插了一个新的题目。

朱靖垣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与皇帝和其他官员以及绝大部分大明人,都有很大的不同。

种问题最终怎么决定,除了实际选择本身的优缺点之外,还要决策者的屁股的位置。

朱靖垣来自后世,一个传统君主制度国家已经基本消亡,民主共和制度占绝对主流的世界。

长期的教育和耳濡目染,让绝大部分现代的神州人本能的认为,君主制是落后的。

关键是,君主制是随时会崩溃,最起码有很大概率会崩溃的。

这在后世的环境下当然没什么。

但是放在这个世界的朱靖垣身上,甚至可以称为“焦虑”。

当初的世祖皇帝可能就有类似的焦虑,所以才会安排了新天府这个退路。

后世的皇帝,就算是有世祖皇帝留下的小册子,但是却大部分都没有继承这种焦虑。

包括现在的太上皇朱仲梁和皇帝朱简炎。

他们都不认为目前的大明存在崩溃的危险。

他们对新天府的安排,实际上是作为制衡本土朝廷的筹码。

甚至于,现在大明的官僚,大明的普通百姓,以及大明的敌人们,也都不存在幻想着大明自己崩溃的想法。

太上皇、皇帝、报纸编辑、民间学者、海外政客、各国君主们,都没有君主制落后,总有一天会崩溃的想法。

他们也都无法想象,共和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主流的情况。

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共和制度才是错误的,才是随时可能会崩溃的。

君主制度是传承数千年的理所当然的选择。

他们当然也不会在讨论行政区划调整的时候,考虑行政区划对帝国崩溃结果的影响。

只有朱靖垣有君主制度崩溃焦虑。

朱靖垣又理所当然的参考了红色露西亚崩溃的结局。

一个组合式的国家的崩溃,很大概率会直接以原有行政区划为单位拆分。

甚至于,旧中国的军阀割据混战时代,也基本都是以原有的省区范围为基本单位的。

现在的大明王朝,如果在未来的每个时期,内部的各种矛盾爆发出来,皇帝和朝廷都无法控制的时候,也可能会整体崩溃解体。

到时候可能形成的割据势力乃至是新的国家,也很可能会以原有的政区边界为边界。

很可能不会完全一致,会有边界上的次级行政区互相逆转,但应该不会有量级上的差异。

中央朝廷直辖的范围可能会形成一个共和制度的新大明。

其他的每个大域独立形成一个国家。

所以对大明中央朝廷直辖省份的安排,就在某种程度变成了共和大明的领土分配。

做这种决定的时候,就要看屁股和脑子在哪儿了。

留下的共和大明的规模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呢?

是给这个新大明挖点坑好,还是尽可能给它最好的地缘政治格局呢?

这件事情让朱靖垣非常的痛苦。

不但让自己脑子和屁股分离,还会让自己的屁股随时漂移。

自己首先是最特殊的皇子,是大明皇室的最核心的成员。

站在皇室成员的角度考虑,在本土局势即将失控的时候,整体退守新天府,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预备方案。

在那之后,皇室在新天府独立成为一个新国家,本土形成的共和大明国家,可能会成为皇室控制的国家的竞争对手。

在这个角度和方向来考虑,现在当然是要给未来的共和大明挖坑。

把海东的东番、琉球、日本、朝鲜,以及北方的鲜卑地区设置为一个大域。

把南方的吕宋、婆罗洲、旧港、爪哇、马六甲、暹罗、缅甸等地设置为一个大域。

让直辖省份在鲸海和小西洋上没有海岸线,把它的海岸线限制在本土沿海。

让海岸线的外围,有其他国家控制的,完全包围起来的一圈半岛和群岛。

形成一道海上的锁链和围墙,限制本土形成的共和大明国家势力通往大洋的路。

在陆地方面,还要把漠北蒙古、西疆、雪域、设置,以及安西、天竺设置为一个大域。

让东南西三个大域形成的国家,把本土形成的国家夹在中间。

最好是往这些地区的军政机构里面多塞宗室。

最终形成外围大域国家宗室控制,共同围堵中间的形成的共和大明。

与此同时,朱靖垣自己的灵魂来自后世,前世二十余年受到的教育和实际的生活经历,让自己的理所当然的把自己当做一个神州人。

如果站在这种神州的角度考虑的话,那前面的那些选择可能就要完全反过来了。

本土直辖朝鲜、日本、鲜卑、马六甲、吕宋、婆罗洲、旧港、缅甸。

不但本土直通两大洋,而且能够掌控周围的岛屿和半岛,作为向外进攻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对外防御的海上长城。

这些岛链之内的海域,从鲸海到暹罗湾,都是本土海军的堡垒海域。

这种作为神州普通人思维方式,相对于自己现在作为大明皇子的实际身份,就属于典型的“脑臀分离”、“屁股漂移”了。

脑子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对应自己坐着的实际位置,不考虑自己本人的实际利益。

朱靖垣在这个问题上考虑了很久。

不只是因为立场和思维的混乱,也是因为问题本身的特殊。

大明崩溃的敏感问题,除了自己老爹和爷爷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讨论。

就算是他们俩估计也不会认真跟自己讨论。

只能自己一个人思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