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1805(530)

作者:王子虚 阅读记录


在一大堆违背祖制的改革之中,给大学士们增加一个传达特殊消息的职责,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比这大的事情太多了。

如果皇帝是董事长兼总裁,那以后得实设九卿,相当于分管几个部门的副总裁。

以前的内阁大学士算是总裁秘书的话,以后就可能会变成总裁助理了。

第391章 中央衙署机构调整

朱简炎在城外行宫住了几天,跟自己的父亲太上皇朱仲梁讨论了改革的方向。

回到紫禁城后,朱简炎开始在每天的早朝之后,留下一批与议题相关的官员和大学士闭门开会,讨论和确定改革的各种细节。

朱简炎通过接受儿子朱靖垣的建议,与父亲朱仲梁讨论,虽然基本确定了改革的方向。

但是要把改革真的落到实处,还要有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还要与官僚系统直接协调。

在第一次早朝之后的闭门会议上,朱简炎首先说明了自己的态度。

也是将方向告诉官僚们,让他们开始在这个方向上努力,完成实际的改革事务。

“朕准备在朝廷设正式的九卿实职。

“初授宗伯、冢宰、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升授大宗伯、大冢宰、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大司寇、太师、太保、太傅,正一品。

“九卿各分管朝廷中央衙署数个部门的日常事务。”

现场一片安静。

今天来参加会议的人,基本都是前几天跟着朱简炎讨论过朱靖垣的建议的。

分管方案就是当时现场讨论出来的。

只不过当时汪廷珍指着卢荫溥这个建议有重设宰相的嫌疑,两人当时差点吵起来。

不过大家的心中,大部分都认为,这是一个颇为合理的方案。

朝廷、皇室、财团的相关部门真的太多了,他们在下面当官的都替皇帝感觉心累。

甚至于,很多人现在都有想法,应该再设立几个新部门了。

比如说工部虽然拆了好几次了,但是现在的工部规模还是太大。

军器司和舰船司这两大块,应该独立出来成立一个部,甚至两个部完全合理。

兵部也应该分成海军部、陆军部,甚至可以再加上一个空军部。

劳动保障,社会福利等职能,也足够成立一个新部门。

挂在内阁下面的审计、统计等职能,也足够分出来单独成立一个部门。

但是之前分的话,皇帝就可能照顾不过来,所以只能让这个几个部门尚书多管一些。

当天参加会议的臣子们,回去之后都仔细考虑,现在如果重设传统意义上的宰相,那这个宰相的活儿也真的是个苦差事。

现在的大明,跟古代时代的王朝,差距真的太大了。

两个宰相都管不过来,可能要分四个到六个,其实以前的六部尚书,直接改成宰相的话,说不定正好是比较合适的。

当然,尽管觉得大明的宰相不好干,但是如果真的有机会的话,他们当然也都想成为大明的宰相,位极人臣是几乎所有臣子的理想。

大学士和尚书的职务虽然也是现在臣子们的终点,但是终究没有古典时代辅佐君王平天下的宰相有权力、有地位、有成就感。

现在好了,皇帝下定决心了,直接重设九卿,而且是能够达到正一品的九卿,比绝大部分时代的宰相的地位都要高。

现在没有人出来喷皇帝是不是在重设宰相。

现在下面的臣子们在惊讶自后,马上开始考虑的事情,是自己有没有机会当上九卿。

这是直接列出来的,实打实的九个从一品官职。

从一品的实职!

最传统的九卿的荣誉!

直接九个啊!

就算是改朝换代,也未必能同时有这么多职位,给最高层的从龙功臣们分啊。

当官当到尚书了,没有不想更进一步的。

而且这是皇帝自己决定的,而不是其他同殿臣子的建议。

喷同僚可以找存在感,在皇帝面前刷脸,可以真心实意的攻击竞争对手的代言人。

喷皇帝就是找不痛快了。

而且九卿确实不是宰相,而且也仍然是分管几个部门,不是总管所有部门。

在当前中央衙署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设立分管几个部门的官员,这差不多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了。

短暂的安静自后,现场的臣子们开始陆续发言。

没有人明确的反对。

除了少数几个隐晦的提醒皇帝应该慎重之外,绝大部分臣子都非常明确的表示了赞同。

现场分析了这么做的好处,能够解决目前的各种弊病和麻烦事儿。

然后朱简炎把自己写好的一份简单规划指示书,递给了身边的大学士:

“大家根据我这个思路和要求,把九卿的实际职责明确下来,做出正式的职位说明书。

“除了九卿之外,内阁也要对应做出调整。

“内阁要设立专门的改革处,负责明确和协调后续改革的各项具体事务。

“后续大学士任职期间的品级也提升到正一品。”

内阁大学士们最近的状态都有点纠结和忐忑。

外朝设立九卿的事情,他们作为皇帝的幕僚,当时也都参与讨论了。

但是他们与外朝官员的心态不同。

外朝官员有机会担任九卿,有机会在正二品之上更进一步。

但是大学士怎么升?

本来大学士相对同级的尚书们,在实际地位上就是有些劣势的。

以后有了正一品的九卿,那自己这些大学士,就越来越近似于古代的内臣了。

结果现在皇帝一句话,大学士们就直接解脱了。

自己果然还是皇帝自己人啊,外朝品级上限提升,自己的品级也跟着升。

关键是,九卿的职务分配,皇帝把这个活儿交给了内阁大学士,而不是给外朝的吏部。

这一下子就把内阁的地位实际提升上来了。

逻辑上也完全合情合理,九卿是各部的上级,怎么能让吏部来决定呢?

自己作为皇帝秘书,来给皇帝做这件事情正合适。

虽然九卿实际的职责,皇帝本人已经基本明确了,自己就是把细节补充完整。

所谓的改革处的实际任务,肯定仍然是把皇帝的设想整理出来,公布下去而已。

但是这两件事情的象征意义仍然非常重大。

这说明,外朝的各种重大调整,都将通过内阁来完成。

朱简炎安抚了内阁的大学士们,继续说明自己已经定下来的方向:

“设立九卿的同时,朝廷各部准备了很久的调整方案,也可以同步实施了。

“拆分工部的军器、舰船两司出来,成立单独的部门,专门负责军事器械研发、制造。

“拆兵部为海军部、陆军部、空军部三个部门。

“成立民部,主管劳动相关制度的制定和监督,社会保障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与监督。”

接下来,朱简炎和内阁以及外朝的臣子们,在这个基础上讨论了这几个部门拆分的事情。

然后第一天的闭门会议就基本上结束了。

看上去似乎事情不多,但其实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

一次内部会议确定了这些大事,其实已经可以说是效率非常高的了。

几天之后,内阁按照朱简炎的要求,把九卿和部门拆分的规划基本整理了出来。

宗伯。

分管文化、教育、考试、外交相关事务,主要分管部门有:

礼部:文化、历史、文献、文物、新闻、出版、影视、宗教、族群。

学部:负责学校的登记和管理,负责教育和考试制度,负责扫盲工作。

鸿胪寺:负责对外交流与联络,国际事务的衔接和掌控。

大明日报社:大明朝廷官方报社。

大明电报社:大明官方电报机构,负责电报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大明电台:刚刚成立的无线电播报机构。

国子监:负责京官员和勋贵子弟和学习和培养任务,学制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是事实上的大明贵族学校。

单纯看学生成绩的话,国子监肯定不是大明最好的学校,主要因为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拉低了总体成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