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大明1805(525)
作者:王子虚 阅读记录
“殿下的想法……还是一如既往,乍一看非常的出人意料,但是仔细考虑就会觉得颇为合理,关键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老成持重。
“大家都知道,减少行政级别能够提高行政效率,但实际操作中却往往事与愿违。
“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间,割据政权征战不休,大量的州部郡县反复易手割裂,让州部郡县的数量激增到了泛滥的程度。
“隋文帝统一天下之后,开始撤并州部,减少郡县数量,这是符合趋势的。
“但是隋炀帝意图撤销州部,只保留郡县两级行政级别,却明显属于好大喜功了。
“到了唐代不得不设立监查道,宋代也继续设置路,形成事实上的三级区划。
“如今我大明的疆域,已经十倍于汉唐,就算是三级区划也已经无法支撑,故而增加一级行政区划,也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臣以为大食亲王殿下的建议可行。”
户部尚书卢荫溥,作为职能高度相关的官员,跟在沈复之后开口了:
“殿下的建议,相当于将传统大明的区划整体放大,同时将本土列为朝廷直辖区域。
“迁就实际情况的同时,又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改动,这的确是老成持重的方案。
“臣也以为可行,应当尽快着手进行调整,减轻朝廷各部衙署的负担了。
“不过仍然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大域的官员品级如何安排。”
第388章 又要颠覆祖制吗?
坐在自己位置上的大明皇帝朱简炎,以及坐在左右两侧的参加讨论的官员们,其实也都已经想到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官员品级的问题。
理论上,完全公事公办的角度考虑的话,这完全不应该是个太大的问题,甚至于大食亲王殿下都没有在这方面直接发表什么意见。
但是现场的老官僚们其实都知道,这件事情在实际操作中肯定是个很麻烦的大问题。
任何决定在执行上都会牵连出来的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中央衙署派出机构的官员的品级,影响的不只是要新设立的大域官吏的品级,他们的级别也会直接影响到中央衙署各部官员们的品级。
大明的中央各部的组织框架,基本都是有一个主官尚书,两个佐贰官侍郎。
然后下面就是具体负责各类实际事务的清吏司,清吏司的负责人是郎中,佐贰官是主事。
财部、税部、吏部、刑部等多个中央衙署,都会直接对应下属的省份在内部设立一个同名的清吏司,专管对应省份的财政、人员、刑狱等事务。
所以每次撤藩设省,新设立一个省的同时,这些中央衙署都会对应增加一个清吏司,增加一组郎中、主事等清吏司的职务。
现在这几个大部的清吏司的郎中、主事数量,加起来都已经超过了一百人了。
而且这些人员增加速度的非常快,对应部门的尚书和侍郎都可能已经认不全了。
这其实已经超过了普通人的管理极限了。
这种机构的指数级膨胀,也是中央衙署规模同步膨胀,以及效率直线下降的直接原因。
省份的正式设立,大域正式确立后,这些清吏司是否要从对应各省的形式,改成直接对应大域来设立呢?
对应大域,数量减少到十几个,对尚书们而言,世界就就一下子清晰了。
但是如果改成对应大域的话,是否要清吏司的郎中、主事这些官员品级对应提升上来?
另一方面,原本的省级政务官布政使,就已经从二品的官员了。
管理多个省份的大域主要官员,品级肯定要超过布政使,那就至少得是正二品了。
而且习惯上讲,主官和佐贰官品级要差两级。
布政使是从二品,左右参政是从三品。
知府是正四品,同知是正五品。
按照这个差距对应提升品级的,那大域主官就应该是正一品,佐贰官都要是正二品。
而中央衙署各部的主官尚书的品级也就是正二品。
正一品的官衔实际上是虚的,通常都是给老臣们的荣誉加衔。
大家心中带着各自的思量,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新任的吏部尚书汪廷珍。
大家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但这个令人头大的问题,显然应该由主管部门先开口。
汪廷珍在看完了朱靖垣的建议之后,也站在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角度来考虑了这个问题。
增加一级行政区划,必然要对应的增加官员,必然要调整现有官员体系。
调整官员品级,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实际操作中的麻烦……不是现在马上能够考虑周全的,现在能够说的只有方向。
于是汪廷珍斟酌着语言说:
“臣以为,按照大食亲王殿下的提出的建议,大域的性质是中央衙署的派出机构,所以不需要将其直接作为实际的独立行政层级。
“臣以为可以将总督的职务固定下来,负责一个大域的军务,品级为正二品,佐贰官为提督,品级为从二品。
“可以设立左右都护,负责一个大域的政务,品级为正二品,佐贰官副都护,品级为从二品。
“可以设立提刑官,负责一个大域刑狱事务,品级为正二品,佐贰官副提刑官,品级为从二品。
“可以设立大域左右御史,负责大域监查事务,品级为正二品,佐贰官副御史,品级为从二品。
“吏部、财部、税部、刑部下属各省清吏司,可整合为对应各大域的清吏司,主官品级可上调两级,为正四品。
“本土直隶省对应清吏司保留,主官品级同步提升为正四品。”
汪廷珍说完之后看向朱简炎,朱简炎微微皱着眉头考虑:
“这样大域的四个主官,与中央各部尚书平级,佐贰官与各省布政使平级……”
朱简炎有几句话没说出来。
这样大域的官员,在上面虽然地位不会太低,但对布政使的压力也不会太大。
主官只比布政使高一级,佐贰官直接平级。
而且大域自己内部,主官也佐贰官也只差一级。
政务官还分左右都护,御史也分左右御史。
这就方便皇帝调控他们互相制衡。
汪廷珍当然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同样没有说出来。
这真的是懂得都懂。
不过朱简炎却对这种安排却不置可否。
本来就是因为管不过来了,因为行政效率直线下降,所以才设立大域机构的。
增加一级行政机构,行政效率总体上肯定会降低的。
现在还要在大域机构内使用太多的制衡手段,必然会进一步降低行政效率。
万一这么折腾下来,最终的效率跟现在没太大区别,那就白折腾了。
朱简炎现在就有点拿不定主义。
朱简炎早就已经完全看透了世祖皇帝留下的遗篇了。
但是那上面并没有对应的处理办法。
相比以前,很多世祖皇帝没有讲明白的东西,比如航母、战列舰、原子能武器、电子计算机等等东西,自己那宝贝儿子靖垣都给弄明白了。
这让朱简炎现在对朱靖垣的的期待感比世祖遗篇都要高。
所以朱简炎现在稍微有点抱怨,这孩子怎么没把品级的安排说清楚?
不过朱简炎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什么,只是继续询问其他官员和大学士们的意见。
陆续有几个官员和大学士对汪廷珍的建议表示了赞同。
但是也有官员提出了问题,甚至把汪廷珍没说的事情挑明了。
户部尚书卢荫溥质问汪廷珍:
“大冢宰,过去朝廷派出的总督,通常会挂尚书衔,与尚书平级,是因为总督要全权负责处理某一地或者某一项事务。
“而大域是中央派出机构,所以大域的相应官员不应该有完全的决断权。
“您认为左右都护与户部、吏部尚书平级,总督与兵部尚书平级,大域御史与都御史平级。
“这样大域与中央衙署对接的时候,应该怎么协调处理?以谁为主?
“都护、总督不能决断的事情,能够交给尚书来决断吗?”
上一篇:鱼肠剑(出书版)
下一篇:从秦朝开始的长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