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白鹭起【古代探案】(68)
每个飞燕都是一张活地图,地图之广不限于京城。因为,城郊分布着许多京城贵人的山庄别院,也在他们的送餐服务范围之内,每个飞燕都熟记京城四周几十里的官道和小路。
“灶头村?”季杨忽然喃喃念起这个地名,“好像谁提过这个村子?”
沈星河看向他:“谁提过?”
季杨猛地想起来了,两眼圆睁:“大人,昨晚出城寻找左东溪的兄弟们回来后,说他们找遍了左家在郊外的几处庄子,看门的仆从都说左东溪近日没去过。就连左东溪捐的一座神祠他们都去找过,也没见人。我记得兄弟们说,那神祠就在什么灶头村!”
沈星河神色一凝:“左东溪捐的神祠?是什么祠?”
“这事是左东溪一处庄子的看门人告诉他们的。左东溪在灶头村南边捐了一座旺福祠,他有时会去小住几日修身养性。弟兄们随后也去看过了,祠里有个几个道士驻守,道士说他近日没去过。”
沈星河隐隐有不祥的预感:“旺福祠里供的什么神?”
“弟兄们说,旺福祠是专保小儿平安的,里面供的不是常见的神仙,而是玉皇大帝座前的金童玉女,许多百姓去给自家孩子求平安,香火还挺旺盛……”
季杨说到这里,自己也察觉不对了,喃喃重复:“金童玉女?!”
听山嘴里一直在念念有词,这时颤着声说:“灶头村的灶字带火,旺福祠的旺字亦有火势剧烈之意,处处皆是火字……大人,这个旺福祠恐怕与失踪的火命小儿有关!”
沈星河心中骇然:“多半就是左东溪干的好事!带上人,立刻赶往旺福祠!”他翻身上马。
他的座下马匹通体漆黑,唯有额上印着细细一弯雪白,马背一侧备着沈星河的随身弓囊,弓囊设计得轻便,里面装着月钩弓和五支箭。他上马的同时已摘下弓囊佩戴在背上,动作行云流水。
月钩弓虽是远距离才有效的武器,他平时出门却喜欢随身佩带,不喜欢佩刀。弓身轻巧流畅,负在他背后显得英姿勃勃。
旁边,听山慢慢地往后缩,退进屋檐下的阴影里。沈星河却不容他逃,用马鞭指住了他:“季杨,把这个道士捆了带上!”
听山慌得拂尘叭嗒掉地上:“贫道去能干什么啊?大人,贫道只是个小道士,什么忙也帮不上啊!”
沈星河深深盯了他一眼,不答。
季杨驱马靠近,在马上压身,长臂一展抓住了听山的腰带,直接提溜起来,不管他鬼哭狼嚎,横着搁在了身前马背上。
宋明汐也手忙脚乱往马上爬:“云洲等等我,我也去!”
沈星河却道:“你去通知金吾卫,带他们赶往灶头村!”
宋明汐一拍脑门:“对对对!本王这就去!”催着马慌忙去了。
沈星河挽着马缰,转头看了一眼站在路边的方小杞。沈星河也说不清为什么,莫名希望她能同去,却实在找不出理由。
按道理说,大理寺办案,关她一个无辜的飞燕什么事?他凭什么拖上她。
最后只说:“多谢。”翻身上马。
马蹬撞了一下马腹,沈星河与季杨等人风驰电掣而去。
方小杞站在街边,看着一行人打马而去,颇为失落。
她牵挂着要不要也去灶头村看一看,却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若冒失前往,说不定会给沈星河添乱。
他的世界于她而言从来都很远,就像如今这样,她只能站在飞扬的尘土中远望他的背影。
沈星河偶尔离她很近,也不过是片刻机缘巧合,她若有一瞬间的痴念浮想,就会变成一个笑话。
她默然回身,指甲掐进手心里,想令自己清醒一点。
忽然一道身影沿街奔来,欢快叫道:“小杞姐,小杞姐!”
是周痕那小子。周痕跑得很快,接近方小杞时却迅速急刹,准确停在距离她三尺之外,这份熟练是在方小杞的拳头下练出来的,熟练得让人心疼。他兴高采烈问:“赏钱领到了吗?”
方小杞眼色一厉:“我不是在笛语中嘱咐过不许声张了吗?”
周痕吐了吐舌头:“我错了。”
“咱们提供的消息还不知有没有用,也不知能不能领赏钱,你不要高兴太早。”
周痕面露失望,但也只失望了一小下,瞬间重新精神起来:“小杞姐,趁着城门没关,咱们出城去看戏吧!”
他像只精力无限的狗子绕着方小杞蹦跶,延寿街的流浪狗阿秃都比他稳重。
方小杞心不在焉往回走:“看什么戏,不去。”
“陪我去吧,求你了!听说那里的戏是专门演给小孩看的,有皮影戏,有驯猴的,还有变戏法的呢,可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