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恶女+番外(41)
米剌儿轻声对萧童道:“县主,天下独一份,宫里近年新进的都没有这个精巧。”
萧童顿时来了兴致,拣起项链细看。
“郎君好眼光,与我想到一处了。”
李慎只当她是在哄人,他能有什么挑首饰的眼光,不过是觉得只有这种最耀眼夺目的样式才配得上萧童。
她递给米剌儿,“装起来吧,老规矩,记府里账上。”
“是。”
李慎叫住他,“等等,记在永王府账上。”
米剌儿没想到这位是永王,忙行礼,“小人该死,竟未识出大王。”
“不知者不怪,快起来吧。”
“谢大王。”米剌儿委婉道:“大王,小人这里没有贵府帐目。”
这是实话,永王不事奢华,府里也没有女眷。
“去我府上领钱。”
“是。”米剌儿点头退下。
四下无人,萧童若无其事道:“下次见面,我戴给郎君看。”
李慎顿时耳热,看她面色坦荡,他的脸更加烫了。二十四年没开窍,哪里受得了一点撩拨。
二人径出了门,又往别处去。萧童在京城没什么朋友,好不容易逮着个人陪自己玩,不尽兴不肯归。因尼陀早早被打发回去,天黯后,是李慎送她回的家。她是高高兴兴满载而归了,却不知李慎还要回去补今日的公务。她被人捧惯了,鲜少知道心疼别人,只管自己痛快。
但这种事,往往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李慎坐在马车里,闻着空气中残留的香气,脸上的笑容一点点流失,心里像蓦地被挖去了一块,难道这就是“思”的滋味?他们才刚刚分开,他就已经开始思念了。接下来的日子,他至少可以期待下一次见面。下一次见面,怎么和她见面呢?难道只能等待她的召唤?如果她找到新玩伴了呢?如果她回幽州了呢?如果……他怎么变得这么容易胡思乱想,够了!萧童只是把你当兄长和玩伴,明知不可能的事,何必撞南墙?
第18章 端午
每年端午,宫中都会设宴,为三品以上重臣颁赏节赐。
虞朝做官,五品是一个转捩点,可穿绯衣、荫子孙。至于三品,宰相们的实职官衔不过三、四品呢。所以,三品以上重臣,无非是勋贵、台省卿监高官和封疆大吏。
今年,皇帝闭关,取消宫宴,提前一日将赏赐颁给各府。家家镇定谢恩,中使一走,无不露出喜色——这个端午总算不必进宫了。
萧家倒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往年都是派人护送贡品进京,再领赏赐回幽州,不影响自家人过节。
送走了中使,高氏继续指挥装置。前庭后院,每一扇门都挂上胡蒜,婢女们将剪成剑形的菖蒲叶倒插在门边。
屋里也不闲着,萧童撵开仆人,爬上高梯,将一束束人形艾草悬在房梁上。
高氏和平乐县主进门后,原本笑着的脸大惊失色,“阿鸢!”
“阿娘。”萧童坐在梯上往下看。
“快下来!”
“哦。”她纵身一跃,双腿在半空中划拉两下,平稳落地。
高氏拍了拍她衣服上的灰尘,“你上去做甚?”
“好玩呗。”
“挂艾草有什么好玩的?”高氏从婢女端着的漆盘里挑出一朵石榴花,别在女儿头上。
本朝有端午佩石榴花的风俗。
“哎呀,别插发,难看。”萧童拔掉石榴花,塞在腰带里。
“就你主意多。”
萧童走到案前,扫了眼宫中送来的赏赐,从匣子里拿起一串粽子,歪着头闻了闻,“原来这百索九子粽还挺香的。”
“粽子易坏,天气又热,往年到幽州时,早就变味了。”高氏对儿媳平乐县主解释。
后者笑道:“今年大人和弟妹恰好在京城过节,大郎可高兴了。他虽然嘴上不说,但我知道,这两年,他一直思念幽州。”
高氏一边指示仆婢端走赏赐,一边道:“大郎进京后,每逢佳节,总是少了一人。好在他有你陪伴,能让我们宽慰不少。”
“这都是儿该做的。”
“今年扬州送来的江心镜,我留了一柄给你。”
平乐惊疑道:“江心镜不是扬州送进京的端午贡品吗?”
高氏摇摇头,“那是扬州刺史府孝敬圣人的,与我们无干。郎君曾在扬州为官多年,有端午铸镜辟邪的旧习,离开扬州后,他每年都会命旧人制一批江心镜送来。”
“原来如此,多谢母亲记挂。”
一仆人穿过院子而来,禀道:“夫人,永王府送来帖子。”
“哦?”
高氏还没动,萧童从座上弹起,一个箭步抢走帖子。
“永王请我们全家明日赴端午节宴。”她抬起头,脸上浮现笑意。
“全家?永王府没有女眷,请我们三人做甚?”高氏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