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万死陛下万受(36)
南宫霁锁眉长叹,感慨道:“若非相隔千里,当下倒可向大人阐明心意,事或还存商榷余地,然而现下。。。纵然书信去往一回,能否表尽心意还是其次,而一月之久,想来事已大定,吾也只得听凭之了。。。”
此言自是无心,然越凌听在耳中,却还有所触动,一时沉吟不语。
而另一面,由此一言,南宫霁的烦恼似又更多教牵惹出,一时愁云覆面,乃道:“家母病重,吾却不能朝夕侍于榻前,着实不孝!转瞬离家已有年余,却不知此生可还得见!”言时戚色尤显。
越凌也不禁动容,挥手屏退左右,道:“正值年下,汝既思亲心切,不如去求道恩旨,许你回蜀走一遭或可!”
南宫霁苦笑:“殿下美意臣自领受,然恕臣直言,今上既当初留我下来,当下怎会轻许吾归蜀?再言此若传入朝中,经别有用心之人谗言挑拨,反遭加罪,岂非得不偿失?”
越凌颔首道:“此言在理。只是除此法,实是再无计消你此忧。。。”
南宫霁沉吟半晌,道:“殿下既出此言,便知乃是有心!此刻吾倒生了一计,只不知殿下可愿助我?”
越凌道:“何计?”
见四下无人,南宫霁便凑近与越凌细语了两句。
听罢他之言,越凌顿失色:“这。。。怎可?!且不说你如何出得了城去,便是你一来一去至少也需月余,如何瞒得了?”
原南宫霁之意,竟是要私自回蜀!
当下越凌的惊诧自在南宫霁意料之中,然他既出此计,心中便是有计较:这一年来,宫中对他戒备已不如先前,常日里出行皆算自由,虽说身侧不乏耳目之类,然只须谨慎些,乔装出走,应不至引生猜疑!
至于此事如何瞒住旁人,他也自有打算!乃躬身一揖:“如此才要殿下相助!当下再有半月便至元旦,吾便称病,资善堂这里大体也无甚妨碍,至于府中,我那两个老家人自会好生替我掩饰,难为的只是那张令其,他本是我近随,又极机敏,此事迟早教他察觉,因而我离京这些时日,只得求殿下将他召进宫中,一切便妥当了!”
越凌思忖良久,犹显不定,道:“话虽如此,然而难免出何意外,万一你年后不及归,或是其间爹爹有召,该如何是好?”
南宫霁道:“殿下放心,吾虽不敢妄称君子,却也绝非无信之小人,自不会陷你于不义,此去,必尽量赶在上元节前归京;至于宫中传召,吾自可称病推却!”
越凌依旧不敢轻诺。
南宫霁知他为难,便道:“我此去须尽早,殿下何时可给我回音?”
越凌踌躇良久,终道:“明日罢!”
虽是百般为难,然反复思量了一夜,越凌终还是应了他此求!临别,越凌乃与那人反复叮嘱:“速去速回!”
南宫霁自然允诺:“定不食言!”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大家的留言,非常感动!只是这两天忙于工作和更文,没有时间一一回复,只能先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谢谢大家的关照,等到春节放假一定挪出时间和大家好好交流一番!
第22章 归来
越凌此生,还未历过这般难捱的一个新春:时时忧惧,坐立不安,但有人提起“南宫霁”三字,更是如临大敌,惟怕教人识破端倪,真可谓惶惶不可终日。
宫中每年初五日例行大宴,皇亲大臣皆要奉召。虽说先前南宫霁已称病,越凌却依旧不放心,还是遣人去南宫府中先通传了此事,好教禹弼等人有所准备。
实则自南宫霁去后,禹弼与淮安二人也着实度日如年!当初南宫霁唯恐他等会阻拦,竟不辞而别,只留信大略交待了一番,待他二人发觉,已然晚矣!禹弼情急之下,驱马一气疾驰了近百里地,却未能追上!无奈之下,只得先且回转京中再思对策。
初五宫中大宴,南宫府自然称疾推脱了,此事倒也寻常,因而并无人起疑。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已到正月十四,其间允熙允则因说良久未曾见到南宫霁,央太子许他等过府一探,究竟所染何疾,可还要紧?越凌自不敢许,只说乃是染了风寒,应是过两日便好!这般搪塞过去,只望他能依言于上元之前赶回!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到上元当日,南宫府依旧未传来消息,而至今南宫霁已“病”了二十余日,若此回还不能应召,恐便不太好瞒过了!
上元节,越凌却如坐针毡,不时教黄门出外打探南宫霁可有入宫,然所闻却都令他失望。如此到了申时,终于闻听消息:蜀王子因疾未愈,今日依旧不能奉召!越凌正满腹焦虑,却忽闻今上宣召!心中自为惶恐,然事已至此,还须强作镇定,应召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