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郡主(147)
乐秧一边提笔,一边问正在把灯罩放回去的阿福。
“按照各宫的喜好,都准备好了,郑昭仪那边按照小主子的吩咐,多加了些。”
乐秧闻言点点头。
等到了年关,乐秧又开始频繁进宫了,朝廷已经开始连放七日的春假,放大臣们回去欢欢喜喜的过年。她进宫路途中看见街边家家户户门前挂了灯笼,街道上的人又多了起来,人人身着新衣面上都洋溢着对下一年生活的期盼,乐秧做马车里偶尔还能听到小孩儿们放炮竹的声音。
这是新朝建立以来第一个春节,虽然宫里的人并不多,但也本着热闹,还请了戏园子进宫表演,启元帝特许宫里的宫人也可跟着玩闹,古板严肃的禁宫都活泼了些。
禁宫的戏台子上是民间有名的戏班子,自然是引人入胜的,一众妃嫔包括太后都陶醉不已,还时不时与坐在身旁的梅月窈讨论。
乐秧听不懂这些咿咿呀呀的戏,偏偏她又要陪着一块看戏,上演皇家和睦的戏份,台上在唱戏,台下的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唱另外一个戏呢。
她双手捧着小巧的手炉塞进白狐袖笼里,乐秧又开始昏昏欲睡。
想睡不能睡,她竟然不知世界上还有这种酷刑。
“郡主今日起早了吗?都打瞌睡了。”
在梅月窈善意的调侃中,乐秧脑子里一个激灵,缓缓睁开眼才发现方才她一不小心闭上了眼,坐在她对面的梅月窈正关切地看向她。
台上的戏已经唱完,正在准备下一场戏的道具,周围便没了敲锣打鼓的声音,是以梅月窈明明不高的声量都显得尤为突兀。一时间台子上众人的视线都投递过来。
太后斜了她一眼道:“也是难为郡主天天进宫陪着我们看戏了。”
“没有难为乐秧,”乐秧缓慢地坐直了身体,嘴角的弧度适宜,“乐秧才学不深,阳春白雪的东西当然不及太后娘娘们理解的透彻,所以乐秧脑子才犯糊涂。”
“既然不懂就要学,你虽然跟皇帝没有正经的血缘关系,但好歹身为一个郡主,出去自然不能丢了皇家的脸面。”太后淡淡地告诫。
她起身行礼:“乐秧知道了。”
等她坐下后又无人说话,启元帝眼神仿若古井无波,一字未说,却让气氛有些冷凝,几位娘娘更是纷纷转移视线,盯着下边的戏台,好似有多感兴趣似的。
乐秧见梅月窈招来身后的宫人,把手里戏本让她递给启元帝:“方才都是臣妾们在点戏,倒是把陛下给忘了,陛下也点一出吧。”
“你们整日待在后宫无事,难得热闹,当然以你们为先,”启元帝拿起戏本翻了翻,“你打理后宫也辛苦了,也别亏待了自己。”
说完,启元帝就点了两出戏,太后听后也露出笑容来,打趣道:“好啊,皇帝有了媳妇忘了娘。”
几个娘娘神色各异。
那两出戏都是梅月窈喜欢的,前几天就点过,启元帝记住了。
梅月窈在太后的打趣下露出小女儿的娇羞来,花一样的样貌神情,动人心扉。
启元帝又哗啦翻了下戏本,点了太后喜欢的一出戏,梅月窈又适时地夸赞启元帝孝顺,太后则是意味不明地看了眼启元帝,启元帝却并未看向她。
真是一出好戏,乐秧在心里面赞叹。
又听完一出戏后,乐秧盯着台上那些戏子穿的五彩斑斓的戏服,眼神呆滞。
“陛下?”梅月窈的声音再度响起,乐秧的视线移了过去,看见启元帝站起了身,戏台上面的敲锣打鼓声立刻就停了下来。
“甘露殿还有些政务未处理,就不打扰你们的雅兴了,月窈,你好好陪着母后。”启元帝缓步走下龙椅,刘保宁立刻就上来给他披上了黑狐裘,抬脚就要离开戏园。
所有人站起身,微微行礼:“恭送陛下。”
乐秧行完礼正要坐下,启元帝行至她跟前脚步一顿,淡淡地问道:“郡主近日习字可有进步?”
“未曾懈怠。”乐秧极快地回答道。
启元帝抬手就敲了她的额头,幽深的眼睨着她,见她抬头,随口呵斥:“避重就轻。”
乐秧摸着额头讨好地笑了下,启元帝已经转发继续前进:“走吧,让舅舅看看秧秧的习字到底有没有进步。”
戏台上大家的动作一顿,几乎是下一瞬间,所有的人视线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乐秧冲太后与梅月窈微微见礼后,就忙不迭地疾步行至启元帝身后。刚出戏园赵福就匆忙地抱着启元帝赏的大氅要来给她披上。
“朕来。”
启元帝不容分说地从赵福手里拿过那件大氅站到她跟前,双手一扬,大氅笼罩住了她的身体,隔绝了外间的风雪,冷白的手指仔细地给她系着带子,乐秧好像闻见了悠远缥缈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