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贵女:一品女皇商文(168)
金陵是故都,虽然大晋朝二十多年前就迁都北上了,不过在南方,金陵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金陵城所在的江宁府一直是大晋最为富庶的一个州府。金陵城水路发达,贸易繁荣,码头边遍布各家漕行的办事处,本土的外地的,规模层次不齐,市场却极其繁荣。吴记在金陵的生意虽挣不到多少钱,但还能够兄弟们混个温饱,因此金陵那边才保住了四条大船。
当初吴通打算卖了上元县这边亏损的两条船,专心经营金陵那边的生意,想不到如今却是全部出手了。吴通和曹流,一个大当家一个二当家,虽然都受南音这位老板的监督,不过好在她并没有大包大揽,而是简政放权,吴通的风头倒并没有因此减少。在跟南音沟通商讨了无数次之后,又有曹流从旁辅佐,吴通对于重振吴记,信心满满,而且有了曹流这样精明的人才,吴记的处世也与以往大不相同。
上元县这边的的两条船,其实是很尴尬的,大生意接不下来,小生意挣不到钱,因此以往吴通才会每每铤而走险,接一些比较险的路线,但是这样的风险太大,一旦货船在路上出事,不仅白白耗费了人力物力,还要赔偿赔个血本无归。对于南音来说,吴记眼下实在是不合适接这样的生意,她想了两天,终于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卉欣衣局。
林达远此前就一直对南音示好,上头又有文公公交代要照顾南音,对于南音的请求,从他内心来说,自然没有不答应的,不过他仍是先说了自己的难处。
“江南织造是皇家的产业,官方的布匹成衣都有官漕来运送,不过官漕规模毕竟有限,因此还跟一些大漕行有合作。卉欣衣局虽是文公公的私产,不过跟江南织造也是撇不开的,我们的货都是跟那些大漕行签了长约的,这要临时换一家漕行,恐怕也不妥,而且据我所知,吴记的规模这两年急剧缩减,小批量的货尚可消化,若是大批量又该如何?若真的换了吴记,得罪一直合作的漕行,等将来有大批量货物的时候,恐怕……”
其实来之前,南音就知道自己来求林达远,成功的把握很大,不过林达远这番话也在意料之中,她并不着急,只是点点头表示理解:“吴记能力有限,并不是要全盘承接卉欣衣局的货运,只是眼下吴记正是艰难时刻,我又刚接手……唉,我也能理解林掌柜的难处,您不必为难,是我考虑不周冒昧了,不过还是希望您能帮帮我们,您在上元县认识的生意人多,哪怕我们不能跟卉欣衣局合作,您给我介绍介绍其他人家也行,不管成不成事,南音都在这里谢过林掌柜了!”
南音朝林达远福了福身,态度十分谦卑,林达远其实心里生怕引起南音的恶感,也不敢继续拿乔,忙虚扶了她一把,“陈姑娘有困难,林某自然不会不帮……要不这样吧,往后单单上元县这一间分铺,只要有小批量短途的货,我必优先考虑吴记,毕竟这样的生意,一般的大漕行也懒得接,另外我会在相熟的老友中间帮吴记宣扬宣扬,兴许也帮上一星半点。”
南音满脸感激地谢过了,林达远呵呵地笑着。
南音又适时地跟林达远互相恭维了两句,便告辞回家。
果然不出两天,沉寂许久的吴记漕行,迎来了新生后的第一笔生意。是林达远介绍的一家规模并不大的染坊要从南边进染料,路途不近,但是货量少,一条大船足以,赚头自然也就不多,不过吴通得知以后,还是异常高兴。这笔生意单单看路线,走的都是官家的水道,没有危险,十拿九稳,虽然赚头不多,但是总比整日歇着坐吃山空的好。
第143章 离开的打算
吴通和曹流三天两头往金陵那边跑,那边的生意虽然比上元县好一点,但是也不好做,麻烦不断,对此南音其实也很心忧。
金陵跟上元县不一样,大城市里不像小小上元县那么简单,吴记几乎没有半点可倚仗的人脉关系,吴通这些年从来没有花钱打点过官府,虽然跟地头蛇有些交情,不过也还没有好到要罩着吴记的程度,再加上吴通这人性子太直,得罪的同行不少,因此吴记在金陵的处境是真的很艰难,眼下虽然勉强能维持下去,饿不死大家,可跑船时但凡出点什么事,整个吴记就能立马倾覆,经不起一星半点的打击。
她整日焦头烂额地想对策,三天两头把曹流和吴通叫来商量细节,可是仍然还是没什么大的把握,毕竟吴记的底子,实在是太差了,更何况同行的排挤,实在是让人有些束手无策,吴通的人品不差,怎么就能把生意做成这样呢?她现在真有些怀疑,自己当初信心满满地接手吴记漕行,到底是对是错了,困难远比她想象的更多更艰巨。南音的手又不够长,吴记那四条船远在金陵,她一个从没出过院门,对金陵漕运行业一无所知的小女子,又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