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嫁给不熟悉的人,萧戡倒是知根知底,连新昌公主她都见过许多回。
新昌公主的身份也算不得什么问题。
大唐的爵位是一代代往下削的,比如太子的孩子封郡王,其他亲王的孩子就只能封郡公了,这样一代代地削下去,很快就会出现大量边缘化的皇亲国戚,名义上算是李唐宗亲,实际上血缘纽带已经非常薄弱,想出头还是得靠自己努力。
连皇子都是这样,公主就更不用说了。
萧戡虽然是公主的儿子,但只要他不继续娶公主加固和皇室之间的血缘关系,到他这一代基本就没什么优待了。
所以萧戡说的自由自在还真不是假话,他就是个半野生状态的皇亲国戚,还是醉心游侠事业坚决不准备入仕的那种。
只是人生大事这种东西,三娘本来是没准备这么快解决的,以前她也从没想过要和身边的什么人结为夫妻,骤然听萧戡提出这么一桩事还有些在状况外。
三娘抬眼打量起萧戡来,以前他们经常一起练武,所以萧戡身量如何她是清楚的,只不过因为从小一起长大的缘故,她都没认真观察过萧戡的长相。
当一个人你看个背影、听个足音都能知晓是对方来了,对方长什么样其实便不那么重要了,这会儿两人坐得有些近,三娘能很直观地看清他的眉眼、鼻梁、嘴唇,甚至能感受到他身上那有些灼热的气息。
最后三娘的目光落在萧戡的耳垂上。
上头曾经被划了一条道,那是萧戡出去剿匪的时候受的伤,到现在上头还留着疤。
三娘伸手捏了上去。
萧戡整个人都快红炸了。
当场落荒而逃。
三娘:“……”
莫名感觉自己在调戏良家民男。
……还怪有趣的。
第107章
三娘如期入大理寺报道, 她老师虽是大理寺二把手,却也没有说一不二的话语权,更没办法让底下的人一下子接纳她这个新人, 所以最开始三娘到了大理寺是坐冷板凳的。
她也不着急,每天不是看看卷宗,就是去大牢溜达溜达, 偶尔还自己记录一些重大案件的发生地,准备有机会的话申请过去实地查证一番。
大理寺是个司法机构,管的是审核各地的刑狱重案,比如蓝田县抓到了死刑犯就得上送到大理寺复核。只要送到大理寺来, 那绝对没什么小案子, 桩桩件件都是关乎人民的。
三娘觉得要是遇到疑点多的案情,亲自过去调查一番也算不得什么出格的事。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嘛!
作为一个大理寺打杂的, 跑腿这种事交给她办多正常。难不成还想让大理寺少卿或者大理寺丞去?不可能的,这种劳累的事怎么能让他们去做。
三娘时不时就跑去她那当大理少卿的老师面前表明态度:有什么外差只管交给我来办!
以前她还坚决不转明法科呢, 现在一口一个老师叫得贼拉顺口, 弄得大理少卿无奈地说道:“你一个女孩儿,何必揽这种东奔西走的苦差事?”
三娘道:“好叫旁人不再说‘你一个女孩儿,何必呢’这样的话。”
大理少卿被她说得哑口无言,最开始三娘被安排进国子监的时候,说这种话的人便不在少数。
你一个女孩儿,何必读这么多书。
你一个女孩儿, 何必考什么科举。
你一个女孩儿,何必事事争强好胜。
还是后来三娘一次又一次拿出远胜于同窗的好成绩, 这么说她的人才渐渐少了,都让大理少卿忘记她有怎么样一张伶牙利嘴。
即便被学生这么辩驳, 大理少卿也没太生气,摇着头说道:“行了,要是有这样的机会我肯定给你争取争取。你不是说晦日要办个活动吗?准备得如何了?”
三娘道:“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
她办事向来走一步记一步,听大理少卿对活动感兴趣便拿出详实具体的活动筹备记录给他看。
由于三娘在蓝田县时已经把长安商贾认识了大半,听说她举办普法活动后纷纷慷慨解囊,而且有人手的出人手,有场地的出场地,大理寺连经费都不必出,只需要到时候出个人就好。
晦日这日子多好啊,街上人多又热闹,一看就非常适合搞普法宣传!
大理少卿看完后满意地点点头:“这是你到大理寺后办的第一件事,须得用心些才是,等其他人知道你的能耐以后就会对你心悦诚服了。”
三娘点头应下。
这事儿她熟,毕竟从小就在干。
唯一不同的是大理寺这些同僚都是成年人了,心里头再怎么不满都会维持表面的平和,倒是和以前遇到的那些血气方刚少年郎不太一样,鲜少一上来就沉不住气放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