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自小丧母,又将妹妹一手拉拔着长大,又能顶撞父亲的安排,可见她性格的强势。
偏偏姚翝可以包容她,无论在内在外,都顺从她的心意,给足她脸面、尊重,逐渐俘获了她的心。
最终柳并舟的一语成谶。
二人打破门第、身份的阻隔成婚,在当时的南昭还引起了极大的议论。
虽说柳氏后来也是心甘情愿嫁给姚翝,可想起当年的这桩婚姻的初始,却又难免有些心结。
而真正令她不快的,则是后来妹妹的婚事。
到了小柳氏长大后,因为有前车之鉴,柳氏早早就在给妹妹相看未来的夫家。
她虽说与姚翝成婚也算心甘情愿,婚后夫妻二人感情和美,可当年与姚翝相识的原因,终究成了柳氏心中的一大心结。
随着小柳氏成长之后,她总担忧父亲会像当年插手自己婚事一般,插手小柳氏的人生。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她还没有物色到适合的人选,柳并舟已经引来了一个人,与小柳氏相识。
“那就是你的姨父,苏文房。”
苏家祖上倒也曾出过几个大文人,也曾声名显赫,但传到这一代,早就已经落魄了。
到了苏文房这一脉时,已经是数代单传,且家中十分贫困,早年曾靠亲友资助才能活得下去。
这样一个人,压根不是良配。
“那会儿我怀着你大哥,听了这些,心急如焚,急急的就赶回家,想要阻止这件事。”
但她还是回得太晚。
苏文房长相斯文,又才华横溢,小柳氏对他一见倾心,最终如柳并舟所愿,嫁他为妻。
第10章 姻缘错
“自此之后,随他浪迹天崖,再没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
柳氏说到这里,眼中闪过泪光。
这个妹妹是她一手带大的,虽名为姐妹,却又情同母女。
“她自小娇生惯养,又有人服侍,哪里吃得了苦头,做得来侍候人的事?”
她担忧小柳氏吃苦,强势的反对这门婚事,最终做了恶人,却没能改变注定的结局。
从此,亲密无间的两姐妹感情有了裂痕,之后的十几年时间,二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苏文房仕途不顺,你姨母跟他东奔西走的,偶尔来封书信。”
不知是不是小柳氏性格报喜不报忧,信中她从不说自己过的不好,只说自己生了一女一儿,偶尔讲些外地的趣事给柳氏听。
而柳氏也因为当年的事有了心结,并不愿过多插手妹妹的事。
“直到半年前,收到她的信,才知道她如今已经成了这个样子。”
信中透出她好像病得很重,苏文房甚至无法抚养自己的一双儿女。
“这样的一个人,娶了你的姨母,竟然把她拖累成这样子……”
而这门婚事,是当年柳并舟一手主导的。
“也怪我,当年十分宠她,怜悯她年幼体弱。”母亲去世的时候,小柳氏又很小,几乎记不住母亲的样子,柳氏以姐代母职:
“所以对她很是纵容,让她看多了才子佳人的话本,养出她天真不知事的无忧无虑的性格。”
听到这里,姚守宁不由道:
“照娘这么说,姨父必定也是有过人之处的,就算没有外祖父,姨母是与他相遇,也会喜欢他的。”
“胡说!”
柳氏一听姚守宁这话,顿时不高兴了:
“什么喜不喜欢的——”
她想起昨日茶楼之中女儿讲的那一番话,那时觉得她讲的那一番话太过直接尖锐,可这会儿一想,也总比小柳氏这样昏了头好些。
“你自己也说了,门不当户不对,就是不般配。”
苏文房家道中落,连自己都养不起。
成婚之后还要靠小柳氏嫁妆养家操持,屡屡入仕失败,连累家人随他天南地北的奔波,没有安稳的时候。
光凭他满腔才学又如何,连妻儿都养不起!
这样的两人,如何又相配?
柳氏一贯端庄淑雅,平日这样的激进之言是绝对不可能出自她口的。
这话音一落,她有些不大自在的轻轻挪了下自己的身体,又咳了两声:
“就算是这样,若他们二人缘份天注定,我就是再不满意也认了。”
可千不该万不该,由柳并舟来主导这场婚事。
“我后来琢磨着,你外祖父的变化,皆因当年参与了应天书局而起,自此受人影响,改变了心意。书局之上的人提过,有某种力量会在他后代之中苏醒,我与你姨母的这两桩婚事,便都在他掌控之内。”
看似由两个女儿自己做主选择的女婿,其实最终都是由柳并舟引导而成。
“你外祖父这个人心中做事自有玄机,他想要办的事儿,最终一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