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流放:边关基建全靠捡(218)

作者:南芙卿 阅读记录

齐先生读了五十九载的圣贤书,仍没能考中秀才,他自觉人笨就要多做贡献,于是乎,把所有钱财都花在买书跟收养幼孤上面。

抵达狭村那日。

天才蒙蒙亮。

村民们刚准备外出摆摊,就见一行人缓缓朝这边走来。

领头的老人家双鬓斑白,背上背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怀里还抱着一个,两条胳膊上绑着布条,里面沉甸甸的,也不知放了些什么,直坠得人肩头下塌。

老人家身后跟着十多个孩子,每个孩子怀中都紧紧抱着一叠厚厚的书籍。

他们就这样迎着朝露站到狭村村口,略带拘束地看向过往村民,犹豫许久,方才嗫嚅着问:“县令家的沈姑娘……是住这里吗?”

没有金银细软,没有傍身家私,更没有劳什子繁琐的生活物件。

齐先生带来的,唯有十三个孩子,跟满满一墙的书籍。

里面有新有旧,有板正的印刷体,亦有潦草狂书。

沈春行去了趟存放书籍的空屋子,沉默着走出来。

“其实这些书,也不光是我一人的。咱红泸县,以前有县学,城破时,大伙儿都慌着逃跑,我就捡了这些东西……”

屋外,齐先生分完饭菜,给自己打了碗野菜汤,稀奇地瞅了瞅孩子们碗里的毛血旺,摆摆手,蹲到墙角吸溜。

第160章 闹呢?

刁氏不由分说地把最后一勺毛血旺盖到齐先生的碗中。

老头嘬了下筷子,没有再拒绝。

因着是做给孩子们吃的,下料时有所减少,红彤彤的底油,看着辣,吃着香。

鸭血嫩滑,鸭肉紧致,沾满汤汁的面片咸香适中。

在这缺少滋味的年代里,可谓是一道难得的珍馐,瞬间就征服了一众老少。

两帮孩子泾渭分明。

一波学着齐先生的样子,蹲在屋檐下,欢喜地嘴巴都合不拢。

一波则傻站着院子中间,直到香味飘进鼻子里,雾蒙蒙的双眼才似终于找到焦点,小心翼翼夹起一筷子,放进嘴里,继而表情呆滞地咀嚼,再咀嚼……直到把小脸整个埋进碗中。

院里忽然响起哽咽声。

在树林中,最绝望之际被救下时,他们毫无动容;拖着残缺的身子走进六壬城,被无情打量时,他们目光呆滞;忍着剧痛接受治疗,感受到世间少有的善意时,他们手足无措……

唯独此刻,混如一波死水的内心,悄悄泛起涟漪。

仙女姐姐所说的毛血旺,原来是这个味儿啊……吃过这顿,才知以往都是白活,眼里不由多出期待。

见此,沈春行偏过头,笑眯眯地问刁氏:“奶,咱明儿吃酸菜鱼好不好?”

被几十双充满希冀的眼眸盯住,刁氏还能说什么?

“谁要吃鱼,谁自个儿去捉!”

她故意板起脸,却没有吓退孩子们的热情,一个一口“沈奶奶”“包在我身上”,听得人心都化了。

连带着那些残疾孩子,脸上都多些生动,笨拙地把空碗洗净,排着队放进沈家带来的食盒中。

他们也想尝尝,酸菜鱼是啥滋味……

人活着无非就是一个念想,有了追求,才能有活下去的动力。

齐先生先把碗里肉吃完,继而小口小口吸溜着野菜汤,喝光一碗,又打了一碗,方才餍足地擦擦嘴,手无意识地在碗底摸索着写下一个“欲”字。

人生八苦,唯有当下。

口腹之欲也罢,财利诱之也罢,活着,便是硬道理。

沈家大姑娘啊,把人心摸得极为透彻。

想到自个儿的处境,齐先生得意地又打了一碗野菜汤。

村里能有这样的人在,往后只有好日子过。

——

后山底下便有河,冬日里结了冰,如今化开,正是多鱼的时候。

这些孩子里,最大的不过十一二,小的还没沈宴冬高,让他们自个儿去河边,即便人数再多,大人们也是放不了心。

于是乎。

沈春行被刁氏委以重任,让她带着孩子们去河边摸鱼。

在老太太看来,只要有孙女在旁边,死人从河里捞出来都得再多活几年!

学堂简陋,整个院子看起来空空荡荡。

沈春行转了一圈,没找着合适的器具,只好把自家用来装菜的木桶拎上。

临出门前,她絮絮叨叨地跟刁氏叮嘱:“给齐先生先支俩月工钱吧,我可不想吃洗脚盆装的鱼。”

老头尴尬地往屋里一指,“那不是还有洗脸盆吗?”

沈春行看都没看,脸皮也没好到哪去啊!

“学堂这边若是缺些啥,您且写张单子交给吴敏姐,我得空去县城采办。俗话说的好呀,再穷不能穷教育……何况咱以后会越来越富。”她笑嘻嘻地一挥手,领着帮萝卜头冲出了院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