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流放:边关基建全靠捡(166)

作者:南芙卿 阅读记录

别看红泸县乃穷乡僻壤,是非亦不少啊。

第122章 得罪过了

回到城南集市。

杨一正站在摊位后,神情一如往常般木讷,快速称好酱菜,递交给食客。

宝儿则在旁负责收钱。

沈春行没有问他去了哪儿,自然地捧起木托子,热情地邀请来往行人品尝酱菜。

“姑娘要找的江湖郎中,好像是去了城西。”

不一会儿,有位大娘转悠过来,神神秘秘地说道。

沈春行笑着道谢,顺手塞给她一碗酱菜,大娘推辞几句,没推动,只得欣然笑纳,走时不忘说句:“我待会儿就来还碗!”

“我还能信不过您吗?明儿要再来集市,顺便带来就是了。”

要么大伙儿都爱跟沈姑娘打交道,就是会说话啊!

大娘高高兴兴地走了。

眼看卖得差不多,沈春行把酱菜坛子盖上,开始收拾东西。

城西那头还有一个集市,本地人居多,因着没有城南这边热闹,甚少被提及,老头能寻到那去,也是够厉害。

杨一将坛子搬上骡车,从沈春行身旁路过时,压低声音,快速念出四个字:“济昌药铺。”

闻言,沈春行挑了挑眉,早就猜到他方才去跟踪那汉子,如今发现与济昌药铺有关,似也没什么值得惊讶。

“有人想玩儿,咱就陪他们玩玩。我倒想看看,这北境究竟藏着多少股势力。”她笑笑,将宝儿推到车前。

傻姑娘搂着钱匣子,卖了这许多日,依旧神情紧张,像是生怕会有人来抢,完全没有注意到俩人的嘀咕声。

骡车驶离城南,向着城西而去。

沈春行来过县城许多次,却是头一回去城西。

越往西走,沿途建筑便越是显得破败,青砖瓦房赫然换作茅草顶,仿若回到乡下一般。

街道上冷冷清清,只在暗巷间隐约能窥见人影,野狗四处乱跑,漏着一角的窗户纸,传出瘆人的呼呼声。

骡车在集市口停下。

说是集市,其实就是条乱糟糟的窄巷,一眼能望到头。

几个苍老的妇人坐在箩筐后,挑担路过的汉子被压弯了腰,就连孩童脸上都失去了天真,寻着动静,警惕望向骡车的方向。

到了这里,仿佛才是真的到了北境。

那个在人们口中,被战火燃尽所有美好的荒凉之地。

宝儿跟着沈春行下了车,略显局促地解释:“城西先前被攻破过,一直没人来管,眼下已沦为贫民窟,城里的乞丐基本都住在这边。”

沈春行抚慰般笑笑,并没有对此情景发表言论,都是在努力讨生活的苦哈哈,没有谁比谁高贵,她只是有点被触动,继而生出一个想法——生活或许很苦,但可以真香。

第一步,就从支个摊开始吧。

集市内虽摆着不少摊子,却很安静,偶有行人来此,皆目标明确,走到要购买的物件前,摊主抬头打量眼,便弯腰称重,一手交钱一手交物,彼此间少有交流。

仿佛把所有的话语都耗在辛酸中,面对起那些熟悉的面孔时,反而无法强打起笑脸。

当然,今日出现了例外。

窄巷内靠右边的角落里,此刻正挤满了衣着褴褛的百姓,一个老头跟一个小姑娘被围在其中。

老头搭手给人把脉,嘴里念叨着什么,间或施针,小姑娘则负责记下药单。

可那药单却没有给病人,而是被她自己收起来。

明明该是最冷清的角落,眼下却最是热闹。

沈春行没费什么工夫就找到这里,隔着两个摊位,默默看了会儿,忽得叹口气,自然自语道:“虱子多了不怕痒,挺好。”

宝儿奇怪望她眼,没听明白,心思全放在那边两人身上,焦急地拉了下沈春行的袖子,低声劝道:“姑娘,常大夫这般大张旗鼓,怕是会得罪黄老板……”

沈春行没什么表情:“从我去你家开始,就得罪过了。”

葛大牛虽重新支起摊子,卖得却是些竹筐木碗的小物件,并未敢直接与济昌药铺杠上,可这并不代表对方一无所觉。

她又从未隐藏过行踪,济昌药铺若是有心想查,自然能查到她头上。

再者,从阿淮把宝儿送到自己身边开始,就注定要掺和进这些是非里,他可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宝儿脸上有喜有忧,既高兴于黄老板要倒霉了,又怕会因此害到沈姑娘,可想到老爷乃本地县令,又觉没人敢与朝廷作对?

然而转念再一想,强龙不压地头蛇,她爹都说了,济昌药铺背后乃是有靠山的……

一张小脸就此皱成了包子。

待回过神,发现前面的人群散得差不多,沈春行当先往那边走过去,宝儿赶紧跟上。

“生意不错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