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流放:边关基建全靠捡(114)

作者:南芙卿 阅读记录

沈春行状似随意地开口:“婆婆可是还有什么事要交代?”

姜氏心思流转,“我记得,姑娘家来自南边?”

“是啊,江南水乡,气候适宜,以后若有机会,婆婆真该去看一看。”

“水乡啊,那是比赤岭这边舒适多了。”姜氏微微颔首,再细瞄眼沈春行五官,以及裸露在外的脖颈手腕,突兀问道,“你家二丫头她……以前可是去过苗疆?”

沈春行眯眼,笑了,坦然道:“婆婆猜的不错,知夏她年幼时曾被拐走。至于是不是苗疆,我等不知,她自己也说不好。”

姜氏喃喃自语:“除了那地方,还能有哪儿……这丫头……”

她欲言又止地望向沈春行,良久,嘴唇蠕动。

然而这时,忽有一阵马蹄声传来,将俩人的谈话打断。

由远及近。

轻微踢踏声转为震耳欲聋的鼓点。

“轰隆隆”

配合着天空闪过的惊雷,仿佛在昭示着即将到来的黑夜。

“薛大人可是在此?”

未至跟前,马背上的官差就先喊起话。

沈春行拉住颤抖的姜氏,稍让开路,朗声回道:“大人在里面喝酒,这位官爷有什么事吗?”

田旺林是第二回 见到她。

先前不知沈家大姑娘“威名”,如今听闻了薛府的阔绰,又不好就此舍下脸面,只得继续板起脸,大声喊道:“前线急报,恳请薛大人速回红泸县主持要务!”

再过六天便是除夕。

即便是泡在苦水里的狭村,都免不了贴上红窗纸,祈祷来年能顺顺利利。

可这一声惊雷,彻底惊扰了大伙儿的平静。

周边的邻居,先一步打开门,面色惊惶地仰望着官差。

眼里渐渐浮现出绝望。

为什么总有人宁愿当流民,也想想法子逃离边关?

每逢战事吃紧,都免不了要征兵,而最先应召者,自然是离得最近的边关百姓。

沈春行还没来得及带大伙儿尝到甜头,先体味了把人世间的酸苦。

她把唇抿成一条直线,少有的,露出些许严肃的神情。

“看来没法一起过年了。”沈春行冲走出来的人耸肩。

“我很快回来。”薛永安犹豫下,抬手抚了抚她的发顶。

两人都没有多话。

一个走的干脆,一个只顾着目送姜氏走远,心里已然飘到别处。

院子里。

刁氏站在屋檐下,抬头,瞅了瞅瞬间变得黑沉的夜空,低声喃喃。

“我就说明儿要出古怪吧!”

第84章 绕圈子

隔天。

既无雨来亦无雪。

暖阳挂在空中,俯照大地,稍稍驱逐了些冬日里的严寒。

竟是难得的好天气。

可狭村里却是愁云惨淡,家家户户把门紧闭,哪有一点腊月里的热闹。

就连那些惯爱走门找人闲聊的婆娘,亦是没了踪影。

他们都在等。

等一纸征召令,才好绝了自己的奢求。

整个村子里,许也只有沈家没有受到影响。

一来,家中并无成年男子,征也征不到他们头上。

至于杨一,其实并没有挂户在沈家,到时大不了躲起来便是。

即便是真要入召,也用不着为其担心。

虽说战场无情,可他那双如钢铁般坚固的大手,撕起人来更无情。

二来嘛。

他们眼下还顾不上旁的事,比起听到就生厌的战事,铁矿明显更能牵动人心。

能留在沈春行身边的人,没一个是傻的。

当然,小老四除外。

只从姜氏的话中,大伙儿便觉出许多不同寻常,待薛永安走后,王有才把那袋子打开一看,立马合上,又抛给常大夫。

就这么一个传一个,饭桌上始终保持缄默。

继而互相对视眼,痛饮一碗汤,吃个肚饱,各自回屋歇息。

谁都没有多说一句。

可待天边亮堂时,俩老头扛着锄头晃悠到沈家,拿上刁氏早已准备好的早食,不发一言地离开。

沈春行反倒晚了他们半步,哭笑不得。

“咋比我还积极……”她刚擦干净脸,被冷水激灵了下,才彻底散去睡意。

“谁能有你沉得住气?这么大的事儿,愣是连个口风都没给我透露。”

刁氏冷笑着泼掉盆里的水,把碗塞给沈春行。

里面是刚煎好的糯米粑粑。

冷硬的皮子起了一层金黄的脆壳,比起刚蒸出锅时的软糯口感,又是另一种美妙滋味。

“都没影子的事儿,说了也是白说……”

沈春行挂起傻笑。

学着小老四的模样,鼓着腮帮子嚼吧嚼吧,转头逗起傻孩子。

“乖宝宝都要自己吃饭。”

沈宴冬一下子急了。

从沈鸣秋手里抢过碗,自己划拉着筷子往嘴里扒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