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门到精通的开荒生活+番外(329)
颜柏玉凝望着李寸心的眼睛,敏锐如她,察觉到李寸心内心深处保留了一块隐秘之地,即便是亲密如她,也无法窥探一二。这是寻常事,就是夫妻也需要给对方一点自己的空间。
但李寸心愿意和她聊自己原来世界的家庭,分享自己成长期的故事,谈一切关于村子的事,诉说自己的烦恼和想法。
唯独不向她说起那流落到异世界后,未与她相遇的前五年。
她的猜测无法落实,几次旁敲侧击被拙劣的规避,她意识到那必然是一份深刻到让她不想触及却无法遗忘的记忆,重新揭开伤疤会带来怎样的痛苦,她无法预料。
她并非一定要知道这份经历,知道了也于事无补,因为痛苦无法分担。
只是希望在一次次试探的过程中有一天能得到她已经释怀的信号。
第135章
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半个月后尽兴而归, 送别的日子村民围满了广场,约定下次再往森林打猎,再往东湖捕鱼。
徐怡扬了扬手中用一方棉布仔细包裹起来的书, 向文曜笑道:“文馆长,这本书我带走啦, 就算下次我没办法过来, 也会叫队伍给你捎回来的, 你的下册要快快誊写出来啊, 我等着看呢。”
许常安向李寸心说道:“李村长,你说的三个村子统一度量衡和日期的事,这一次没机会了, 等下次探索的队伍再来,我会派村子里的工匠过来和你们一起核对。”
“好。”
两个村子的人各自上了马, 分走两条不同方向的道路, 村民们挥手作别,叫道:“路上注意安全, 明年再来啊。”
送离两个村子的人后,村子恢复到日常平静的生活中,种庄稼、修房子、织衣裳、喂养家畜,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秋收前通往石矿的道路修缮完成,村子转向修建通往巴冬南海两个村子的道路, 三个村子间距离虽然遥远,但路径相比较于通往露天铁矿的路不算复杂,没有崎岖山路和险湍激流, 地势起伏还算得柔和。
村子不需要开山凿路, 也不需要遇水搭桥, 对于他们来说最麻烦的还是茂密的灌木禾草碎石树林遮挡住路径。
村子趁着秋冬两季天气干燥,放火将杂草和灌木清除干净,等到泥土裸露出来时,再将土地一寸寸夯平,遇上烂泥地,还要用来一车车石头填铺,工作虽不用似夯地基那样细致,但路径长,周期长。
三个月后,要到施工最前方还得骑马过去,队伍趁着路过树林,也不绕远路,趁势伐木开林,劈出一条道来,又用这伐来的木材在路边搭出几间简易的木屋,做为提供后勤的场所。
一直到严寒大雪,工程实在难以进行,村民们不得不返回村子越冬。为着避开植被茂盛水分充足的季节赶工程,在冬天里做事,不少人积劳成疾。这冷风一刮,骨头缝里就像冰渣子在摩挲一样。
医馆里在两村融合治疗烧伤患者之后,十来张病床上又躺了不少来艾灸热敷的人。
这些村民,男女皆有,年长的四十多,年少的也快到三十,除了在李寸心那儿能没皮没脸,跟小孩似的哼哼唧唧,就数在钱榆这儿最会撒娇撒痴耍无赖,连脸都不要了,带着哭腔对钱榆巴巴喊疼,让人怀疑医馆的门槛是否对年纪有满三十减二十的奇异功效。
村民们享受着这种被关切被在乎的感觉。即便钱医生没多少好脸色,不是病人哭一声就去哄一声给糖吃的人,但她在职业上也有足够的耐性,只要病人说不舒服,她就要去看就要去检查确认。
冬天的村落得到短暂的休憩时光,除了特定时间的食堂,就属医馆最热闹。
村民们或围坐在两张病床上烤着火盆聊着天等候看病,或治疗过后躺在病床上休息看着从隔壁图书馆借来的书。
颜柏玉跃过医馆,走到后门,后门对着一排小屋,屋子外头的置物架上放满了棉衣,左侧两间传出来说笑的声音。
新修建的汗蒸房也是医馆的一大附属建筑,吸引着来医馆的一半村民,每天消耗的柴薪也很是可观。即便立下得缴一筐柴做为门票,门票也供不应求。每天前往木材厂劈柴,去林子里树木枝条做柴火的村民络绎不绝,只得又开始排号。
颜柏玉掀开帘子走进最右侧一间,一阵热气顿时驱散周身寒意,屋内地面铺满了卵石,这石头的热透过鞋底传递到脚心。
靠墙的长椅被挪到了中央,李寸心趴在长椅上,钱榆正给她推拿,夏晴和孙尔两人坐在另一边扯着短袖衣襟,脸上因热度而红扑扑地冒汗。
颜柏玉走到长椅的侧面垂眼望着钱榆推拿的腰部,问道:“觉得怎么样?”
“没什么要紧......”